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60年代。 ( )
1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解决基本矛盾。
( )
11.一般认为,引进硬件,引进成套设备,属于比较低级的引进方式。 ( )
12.社会主义法制实质上是制度化、法律化了的社会主义民主。 ( )
13.市场经济是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讲的都是资源配置问题。 ( )
14.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这种稳定是绝对的。 ( )
15.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制、传递处理与管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 ( )
16.财政部对国务院其他部委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财政税收政策、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属于职能监督。 ( )
1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9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 ( )
18.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 )
19.党员违法犯罪后受到国法追究,可不再受党纪追究。 ( )
20.工会、共青团、妇联受同级党委以及其上级组织的双重领导,以上级党委为主。 ( )
第二部分 主观题
四、案例分析题(共10分)(更多复习资料)
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每小题5分)
1.黄某9岁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一天邻居单某家的鸡少了一只,说是黄某所为。后其母亲与单某发生争吵。黄某因而对单某怀恨在心。一日,单某来黄某家串门,黄某假装为其倒茶,将其事先准备好的一包剧毒农药倒入茶中。单某回家后毒发身亡。经查,黄某在作案时仅差5天就满14周岁。
问:黄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某刑警队侦察员邢某着便装执行任务时,看到熊某正在商店购买东西。邢某上前要熊某跟他走一趟。熊某知其是侦察员,于是撒腿就跑。邢某抬起警棒,朝熊某喊“站住”。随即朝熊某砸去,正中脑部,将其打倒在地,熊某死亡。
问:(1)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是否对熊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
(2)谁为赔偿请求人?谁为赔偿义务机关?
(3)对邢某应如何处理?
五、公文改错题(共10分)(更多复习资料)
请将下面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关于推荐陈雨等九位同志参加××考察活动的请示报告
×财发[2002]07号
省外办: [事业单位考试]
根据你办《关于组织××省第九届对外交流考察活动的通知》精神,经我局研究决定,同意推荐陈雨等9位同志参加××考察活动,名单附后:
××行 李 强 高级会计师
××所 陈 雨 所长
┇ ┇ ┇
报告当否,请批示。
××市财政局
2002年2月10日
六、综合分析题(共10分)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也令人触目惊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骗税、走私、商业欺诈、财务失真、文化市场混乱……这些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给国家、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已迫在眉睫。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种种表现违反了市场交易的哪些原则?
(2)说明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的原因并分析其后果。
(3)就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更多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事业单位题库]
1.B 【解析】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属八至十一级。而县长属县级正职,因此B项不可能属于行政八级。
2.B 【解析】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权力机关。这点考生必须注意。
3.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在戊戌变法中,改良主义者设立了京师大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4.C 【解析】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而意识则不是客观实在的。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运行过程。其中计划职能就是在政府管理中,围绕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6.D 【解析】生产力是一切问题的最终根源,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样离不开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7.A 【解析】注意这里问的是基本目标,B、D 都是其目标之一,C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有一定的失业率,而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8.A 【解析】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其中劳动者是主体要素,居于主体地位。
9.C 【解析】只有C是最全面地概括了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的内容,他是一系列要素的总和,注意选择最佳答案。
10.A 【解析】政府职能的实施有赖于多种手段的采用,包括行政、经济和法律及其他,其中最主要的是依法行政,即通过行政立法、执法实施其职能。这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11.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三个月。故选D。
12.D 【解析】这是因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这两者决定了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成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和工作重心。
13.C 【解析】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而这种性质和利益上的一致性,必然要求法的实现主要依赖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
14.B 【解析】这一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但社会生活和犯罪的现实是多样的,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也并非一概不考虑客观形势。而A、C、D都已显得过于极端化。刑法原则不是僵硬死板的。
15.C 【解析】对党员的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决定权应该在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而不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察部或者各级检察厅等,这是由党员纪律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
16.D 【解析】结合材料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议案实际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政治权利的行使,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的行使。
17.C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由这个规律延伸出来其他的辩证法的观点,如质量互变、否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