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0年11月07日甘肃天水市事业单位招考真题试卷密封附答案(四)
2015-02-02 07:14: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nbsp;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81、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414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__ A __五国领导人出席。

A.南非       B.土耳其        C.墨西哥

822010 4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全国总人口(包括港澳台)为_____人,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______人。人口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

A13705368751339724852,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

B13397248521370536875,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

C13397248521370536875,河南省、广东省、山东省

D13705368751339724852,河南省、广东省、山东省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就要(   )

A.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C.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D.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2、“十一五”期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以下原则(   )

A.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C.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D.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4.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正确的说法是(   )

A.它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最高、最重要的问题

B.它贯穿于社会历史观在内的全部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历史起点

C.它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D.它规定着各派哲学的发展方向,最终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的哲学派别

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B.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D.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C.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C.和平共处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是(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9.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具有执行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主要有(   )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

C.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D.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10.宪法的特征有(   )

A.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11.在我国,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的有(   )

A.平等 B.监督 C.劳动 D.受教育

1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因为( ABC )。

A. 它本身是这个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B. 这一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重要观点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C. 它对建设实践起着先导奠基的作用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灵魂

13. 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 ABCD  )。

A. 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D. 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 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体现在( ABCD  )。

A. 竞争主体能够平等地取得生产要素

B. 竞争主体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并进行自主决策和经营

C. 竞争主体能平等地承担税赋和其他方面的负担

D. 竞争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

15.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配方式主要有( ABCD  )。

A. 个体劳动者收入

B.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C. 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

D. 社会成员提供的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16. 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正确的说法是:( BCD  )。

A. 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最终形成的特殊生产基金

B. 它的创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C.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部门或行业

D. 社会保障基金用于保障特定当事人的生活消费,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收入调节手段

17.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是( ABCD  )。

A. 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B. 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消费结构的需要

18.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  ABCD  

A.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B.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C.全国各族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D.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19.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有(  ABC  )

A.金融安全          B.能源安全         C.粮食安全          D.生态安全

2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表现在( AC )。

A. 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    B. 承担和履行义务的主体非常广泛

C. 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十分广泛        D. 保障权利和自由实现的条件非常充分

21. 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 ACD  )。

A. 它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

B. 它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守法的活动

C. 它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

D. 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2. 可以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的是(  AB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国家主席     C. 国务院    D. 国务院总理

23. 下列财产中,可以成为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有( ACD  )。

A. 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B. 森林等自然资源  C. 法律允许的生产资料  D. 林木、文物、图书等

24. 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包括( ABC  )。

A. 判处徒刑    B. 没收财产    C. 剥夺政治权利    D. 罚款

25、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物权的法律特征( ACD  )。

A. 物权的客体是物  B. 物权是一种相对权   C. 物权和权利主体是特定的  D. 物权是一种排他的权利

26. 《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 AD  )状态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A. 年龄    B. 权利    C. 家庭    D. 精神

27. 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 ABC )。

A. 准确    B. 合法    C. 及时    D. 从轻

28. 婚姻法属于( B C )。

A. 普通法    B. 特别法    C. 实体法    D. 程序法

29. 下列哪几项是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ABD )。

A.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公开投票原则          D.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30. 对于有下列(  ABCD )情形之一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作出撤销判决。

A.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B. 违反法定程序    C. 超越职权    D. 滥用职权

31. 犯罪的特征有( ABD  )。

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阶级性     D. 应受刑罚处罚性

32.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BC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 罪刑相当原则    D. 刑法个别化原则

33. 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 ABCD )。

A. 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 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 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4. 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 BCD )。

A.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诉讼    B. 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C. 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0江苏南京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