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正确。
94 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励不服韵可以请求行政复议。( )
对
错
本题共0.5分
参考答案: 错
系统解析:《行政复议法》第8条第l款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因此,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励不服的不能请求行政复议.只能提出申诉。故本题判断错误。
95 犯罪的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
对
错
本题共0.5分
参考答案: 对
系统解析:
96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权利能力为前提的。( )
对
错
本题共0.5分
参考答案: 对
系统解析: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则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因此,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故本题判断正确。
97 公文的作者就是公文的撰写者、修改者和签署者。( )
对
错
本题共0.5分
参考答案: 错
系统解析:公文的作者是指制发该公文的机关或机关的法定领导人,负责撰写公文文稿的作者,只是代言人,并不是法定作者。故本题判断错误。
98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理论依据是现代事业管理制度。( )
对
错
本题共0.5分
参考答案: 对
系统解析:
99 我国事业单位要从社会选择型模式向政府控制型模式转变。( )
对
错
本题共0.5分
参考答案: 错
系统解析:随着公共服务型政府目标体系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的事业单位将由原来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转变。也就是说,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价值取向是社会选择的非营利组织模式,而非政府控制型模式。故本题判断错误。
100 社会公德建设应该以“仁爱”为重点。( )
对
错
本题共0.5分
参考答案: 对
系统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公德建设,二是职业道德建设,三是家庭美德建设,这三个层面各有其重点,其中社会公德建设的重点是“仁爱”。故本题判断正确。
四、综合分析题
101根据以下内容,回答101-105题。
(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出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
A.
社会生产力落后
B.
最大的人力资源国家
C.
经济发展不平衡
D.
缺乏民主与法治的传统
E.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小生产思想影响广泛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A
系统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而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在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经历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故本题答案选A。
102 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D.
平等互利
E.
和平共处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A,B,C,D,E
系统解析: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故本题答案选ABCDE。
103 下列关于我国政治建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B.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D.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E.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A,B,C,D,E
系统解析:
104 力日强社会建设的基本措施包括( )。
A.
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
B.
健全处理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
C.
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组织的作用
D.
扩大政府职能,加强社会控制
E.
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A,B,C,E
系统解析:
105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
A.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B.
加强党的建设能够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保证
C.
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科学发展观顺应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心愿和要求
E.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A,B,C,E
系统解析:
106根据以下内容,回答106-110题。
(二)
2009年5月,某乡人民政府为解决乡机关干部及附近群众饮用水困难,作出了《关于筹集资金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乡政府所在地的每个企事业单位缴纳800元.所有工作人员每人缴纳80元,乡政府所在地的甲、乙两村村民每户缴纳40元,作为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建设基金。乙村的张某与妻子外出打工,不知乡政府的集资决定。
同年6月10日,张某返回家乡。第二天,乡政府派人送去一份期限在10日内缴纳40元集资款的书面通知。张某不愿意缴纳,乡政府说愿意交要交,不愿意交也得交,谁敢违抗乡政府的决定就将处以罚款。张某不服,认为交集资款应该首先征得大家的同意,不能乡政府一家说了算,这是违法要求履行义务,于是同年10月18日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撤销乡政府让他交40元集资款的决定。
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属于什么行政行为?( )
A.
具体行政行为
B.
抽象行政行为
C.
行政立法行为
D.
行政指导行为
E.
行政征收行为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A
系统解析: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在于,具体行政行为是对特定的对象,就特定事项作出的处理,而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发布普遍性行政规则的行为。本题中,乡政府筹集资金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决定是针对特定对象,就特定事项作出的,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
行政征收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一定的法定标准和条件,向公民、法人等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的行政行为。目前我国行政征收的种类主要由税收征收和行政收费组成。
因此,B、C、D、E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107 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
A.
从属法律性
B.
裁量性
C.
效力先定性
D.
强制性
E.
双方意志性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A,B,C,D
系统解析: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有:(1)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2)裁量性:行政行为具有自由裁量的余地;(3)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可以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行政行为,而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4)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5)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故本题答案选ABCD。
108 张某向县人民法院起诉,法院是否应当受理?( )
A.
不应当
B.
应当
C.
可受理亦可不受理
D.
无法判断
E.
进行调解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A
系统解析:《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张某知道乡政府决定是在6月11日,起诉之日是10月18日,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三个月的期限,法院不应当受理,故本题答案选A。
109 行政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是( )。
A.
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B.
不适用调解原则
C.
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D.
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原则
E.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B,C,E
系统解析:行政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包括:(1)行政诉讼客体限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原则;(2)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一般不审查其合理性的原则;(3)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则;(4)诉讼不停止行政执行原则;(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故本题答案选BCE。
110 张某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A.
能够
B.
视张某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而定
C.
不能
D.
视张某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而定
E.
张某应联合全体村民
本题共2分
参考答案: A
系统解析:《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41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本题中,张某是乡政府集资决定的相对人,他认为乡政府要求自己缴纳集资款的行为属于违法要求履行义务,对此不服,当然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而成为原告。值得注意的是,118题超过起诉期间法院不受理和张某是否具有原告资格并不冲突。故本题答案选A。
111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111-115题。
(三)
事业单位是我国人才资源,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集聚的领域。目前,全国共有事业单位120多万个,工作人员3000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2000万人,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3%。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一直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社会效益低下。为了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
2000年以来,根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等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有关政策要求.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国逐步推开并不断深化.取得了积极进展。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人员的比例达到80%,聘用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岗位设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