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汉学者,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因此,本题选择C项。
2011-北京-16.下列属于城乡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措施是()。
A.农民工子女在城里上学也一样享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
B.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购买商品房准予办理本地户口
C.国有企业对农民工实行同工同酬
D.城市下岗职工到农村创业获得银行优惠款
【答案】A
【题型】时政常识
【考点】城乡发展
【解析】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广大农民的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其实质在于承认和保障农民的自身发展权益。新阶段农民的自身发展权益集中体现在广大农民的发展能力与发展机会上,这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直接相关。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所述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A项。
2011-北京-17.关于低碳经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
B.尤其是二氧化硫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
C.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D.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答案】B
【题型】时政常识
【考点】低碳经济
【解析】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硫的控制不属于低碳经济。B项错误。其他选项正确。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1-北京-18.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其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
B.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C.其内容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还包括流通、金融、科技和文化领域
D.其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
【答案】A
【题型】时政常识
【考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A项是错误的,其它选项是正确的。因此,本题选额A项。
2011-北京-19.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竞争。
A.社会制度B.人才C.科技发展D.综合国力
【答案】B
【题型】时政常识
【考点】小国际竞争
【解析】科技发展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都取决于人才,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故选B。
2011-北京-20.近年来,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汉语是联合国的一种工作语言
B.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答案】D
【题型】时政常识
【考点】汉语热
【解析】 “汉语热”现象的根本原因应当归结到物质基础上,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得中国的影响力上升,从而,汉语热持续升温,所以本题应选D。
2011-北京-21.毛泽东在哪篇着作中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着标志之一( )
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B.《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人〉发刊词》D.《反对本本主义》
【答案】B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毛泽东的着作
【解析】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着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1-北京-2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A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解析】: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因此,本题选择A项。
2011-北京-23.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A.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C.有无群众观点D.消除腐败
【答案】C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解析】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C项为正确选项。
2011-北京-24.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三大D.中共六大
【答案】B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重要会议
【解析】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解决自己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是党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新起点,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项“八七会议”、C项“中共三大”、D项“中共六大”,都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选。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1-北京-25.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动员全民开展武装斗争B.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
C.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D.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答案】C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解析】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即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只有党的建设搞好了,党自身具有非常的先进性,才能确保中国革命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顺利进行。AB是党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D项内容是党的基本工作思路。因此,本题选择C项。
2011-北京-26.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建立过不同政权形式,而对地主阶级态度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形式是()。
A.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B.工农民主政权与“三三制”政权
C.人民民主专政与苏维埃政权D.工农民主政权与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新民主主义政权
【解析】工农民主政权对待地主阶级是敌视的,主要以消灭地主阶级为目的;“三三制”政权形式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对地主区别对待,其中开明绅士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性质相同而名称不同的政权形式,因此A项排除。而人民民主专政将地主阶级整体列入了专政的对象,因此与工农民主政权和苏维埃政权对待地主阶级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CD也被排除。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1-北京-27.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
A.刘少奇B.朱德C.邓小平D.王稼祥
【答案】D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毛泽东思想的提出
【解析】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为纪念党的22周年而作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因此,本题选择D项。
2011-北京-28.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
A.消费者的偏好B.价格因素
C.消费者的收入D.替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答案】B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需求量的影响因素
【解析】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有:(1)消费者的偏好;(2)替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4)消费者的收入;(5)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虽然上述因素对消费者的需求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仍然是价格因素。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1-北京-29.发明的专利权、版权或商业秘密带来的独占权,是由哪种市场垄断造成的( )
A.由资源的天然禀性带来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
B.强制势力形成的垄断
C.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
D.创新带来的垄断
【答案】D [事业单位招聘]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市场垄断
【解析】解析:一般而言,发生市场垄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五种:(1)由资源的天然禀性带来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这类产品在市场上独一无二,所有者就拥有排他性的独占权(2)创新带来的垄断。如发明的专利权、版权或商业秘密带来的独占权。(3)实力和能力带来的垄断。指竞争的胜出者在一段时期内凭借其实力和经营策略而拥有的一定垄断能力。(4)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即“自然垄断”。有些产业或产品需要巨大的一次性投资才能形成供给能力。这些投资一旦发生,就成为巨大的“沉没成本”(几乎别无他用),也会使新的竞争对手因进入成本巨大而被排挤在外,从而形成自然垄断。(5)强制势力形成的垄断。即通过运用非经济的强制力量,清除竞争对手,保持对市场的排他性独占。这种强制的势力,可以是高度非制度化的,如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也可以是高度制度化的,如政府管制牌照数量,或由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行政性垄断。题中,发明的专利权、版权或商业秘密带来的独占权属于创新带来的垄断。因此,本题选择D项。
2011-北京-30.现代企业制度指( )
A.个人业主制B.合伙制C.合作制D.公司(法人)制
【答案】D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现代企业制度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