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08年山东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及答案A类(七)
2015-02-12 13:41: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本题应选AB

  46【答案】D。解析:根据公文的格式要求,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并且按此顺序组成。所以排除选项AC。从文中看本公文的文种应属通知而不是通报。通报与通知的不同点主要在于,通报不是像通知那样以具体的任务、详细的规范化要求和有关规则来指导和推动工作,而是用典型事例、有关情况来传达意图,启发教育有关人员,指导有关方面的工作行为;有关执行方面的要求也比通知要原则,甚至不涉及直接具体的执行要求;发送范围广泛,一般情况下,均直接下达给广泛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所以从上文题干中可知,本公文文种应为通知。所以选D

  47.【答案】C.解析:“忧患”是忧虑祸患的意思,常用于人;“隐患”的意思是潜在的危险与问题,根据文意这里应该用隐患。

  48.【答案】D。解析:根据公文正文主体内容可得知。

  49.【答案】C。解析:文种选用主题词要力求准确、简明、有层次。其中,所谓层次,就是先标类别词,次标类属词,最后标文种。所以选C

  50.【答案】D。解析:公文的成文日期年月日必须齐全,不能省略;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党的机关公文使用阿拉伯数字),一律用汉字书写。应选D

  51.【答案】A。解析:行政赔偿的时效,是指赔偿请求人行使赔偿请求权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内,如果赔偿请求人不行使请求权,就丧失了得到行政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52.【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第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53.【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54.【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第十五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有本法第十五条第()()项规定情形的;()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对有前款()()项规定情形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题干中说二人相互扭打时丁某被推倒在地,致其死亡,由此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赔偿法》二十四条之规定,因此选项C正确。

  55.【答案】A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第六条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56.【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57.【答案】AB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58,【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59.【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60.【答案】A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章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61.【答案】ABC。解析:可撤销事由有以下:①欺诈。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②胁迫。③乘人之危;④重大误解。对合同性质的误解(如将保管作务赠与);对合同当事人的误解;对合同标的的误解。⑤显失公平。D选项属于无效合同事由。

  62.【答案】解析:ACD。《合同法》第5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63.【答案】D。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题目中系国家严禁采伐的

稀有木材,故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故属于无效。

  64.【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理。

  65.【答案】D。解析:乙公司提供的木材有质量问题所以造成违约。侵权行为的构成必须以存在损害后果为必要,其所引起的侵权责任也以损害为构成要件,甲公司因木材质量问题导致生产的木制品被日本商场退回,则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故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财产权。所以甲有权选择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66.【答案】ACD。解析:从材料1,“近年来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可以得出选项AC。从材料2中可得出“环境污染”即选项DB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67.【答案】A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1028修订通过,200841起施行。《能源法》只是征求意见稿,未颁行。 

68.【答案】ABC。解析:我国政府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思路:一是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要加快建立能源资源技术支持体系;三是要注重优化消费结构,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四是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五是要建设促进能源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六是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七是要建立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八是要加强节约能源资源的宣传教育。

  69.【答案】ABD。解析:我们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大力度、迎难而上,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70.【答案】ABC。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卜方式和消费模式。       [事业单位考试]

  71.【答案】A。解析:修改节假日放假是为了调整相关公共政策。

  72.【答案】ABC。解析:由材料1第一句话可知公众具有较强的参政意识;第二句话体现了政府注重民意;“在此次调查期间,部分群众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书面等形式得出了意见”体现了形式多样性。D选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

  73.【答案】ABD。解析:公民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5种途径:①以国家主人或主权者身份,对某些重大政策直接行使主权;②用间接或代议方式,选出自己的代表者参与公共决策;③使用各种威胁性方式反对某些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④通过参加利益集团,或通过舆论或游说的方式去影响政策;⑤对政府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决策中去。

  74.【答案】ABD。解析: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属于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国务院制定的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发布规范性文件的则属于部门规章。因此C选项错误。

  75.【答案】ABD。解析:国家的相关政策调整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76.【答案】ABD。解析:从材料1第一句话可得出选项AB。材料2中的数据可得出中央财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D。所以选ABD

  77.【答案】A。解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了各级财政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和任务。

  78.【答案】AD。解析: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来提供,政府更应该是规则和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的监管者,并且应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79.【答案】AC。解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平均化。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排斥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

  80.【答案】AB。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81.【答案】ABC。解析:国家经贸委在《选择若干城市进行协会试点的方案》中,明确规定行业协会有六大职能,却没有一条说行业协会可以自己主张涨价。方便面统一涨价,是一种经过协调而统一进行的价格同盟。所达成的“一致意见”,抹杀了企业间的个体差异和企业经营战略。

  82.【答案】B。解析:国务院及各部门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科公共服务职能。

  83.【答案】A。解析: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第七条“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第十七条“行业组织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的规定,以及国家发改委《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第四条“经营者之间不得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的规定,已经构成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

  84.【答案】ABCD。解析:行业协会是行业企业的业主自行组织,符合社会团体法律法规,经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合法的登记的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自律性组织,代表企业利益并为企业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同行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协凋关系。

  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该条中有关结社自由的法律规定是行业协会法合法性的基础,是宪法性规范。

  85.【答案】C。解析: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

  行政监察行为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所任命的其他人员(统称监察对象)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及违法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0年山东省事业编录用考试公共..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