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2年浙江淳安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详解(四)
2015-02-25 18:13: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37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转基因,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其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他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故本题说法正确。

 

38 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工人阶级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来实现。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本题说法正确。

 

39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包括主刑和罚金两种。(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故本题说法错误。       [事业单位考试试题]

 

40 行政决策中枢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中的核心部分,居于核心地位。(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行政决策中枢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中的核心部分,居于核心地位。在整个行政决策过程中既是主要权力的行使者.又是主要责任的承担者。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和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有着重要的关系。故本题说法正确。

 

41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故本题说法正确。

 

42 一定的精神生产由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即物质生产是决定精神生产的。(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一定的精神生产由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即物质生产是决定精神生产的。这是由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属性来辨别的。精神生产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实现。故本题说法正确。

 

43 公文不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响力。(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公文具有特定效力,用于处理公务;公文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响力。故本题说法错误。

 

44 高科技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带有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动态的性质。(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高科技的“高”字,是相对于常规技术和传统技术说的,因此它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带有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动态的性质。今天的高科技,将成为明天的常规科技和传统科技。故本题说法正确。

 

45 行政决策体制是指行政决策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以及制定决策的有关制度。(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行政决策体制是指行政决策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以及制定决策的有关制度.这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涵义。故本题说法正确。

 

46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故本题说法正确。

 

47 1956年底,我国全面完成了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1956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意义是,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本题说法错误.

 

48 司法权的独立性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司法权的独立性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早就指出:“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故本题说法正确。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由曾联松先生设计。(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从报上获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故本题说法正确。

 

50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的公文。(  )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系统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应使用“意见”文种。故本题说法错误。

 

四、写作题(50分)

511.对政务公开。公众呼声很大、期待很高。这样的心理期许之下,政府的公开行为。难免会被更为严苛的目光打量。正因此。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时,有的部门的分项相加与总数不合这种“细节问题”,才会迅速被网友发现。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热情高涨。参与能力也日渐成熟,已经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天价烟局长”在网络监督下落马,个税改革汇集23万条意见。这不仅是政务公开必须要面对的时代背景,也给各项改革带来压力。相比公众期待。政务公开还有差距。西方国家的政务公开已有半个世纪,而我们政务公开一开始,就遇上了浪潮汹涌的信息时代。在中国,政务公开不仅是政府的自我限权,更是在跟公众的期待赛跑。这像是刚呱呱坠地就要开始奔跑,无疑既紧迫又艰难。

2.一些地方正是看到了这样的艰难.所以在公开上思前想后、顾虑重重。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在稳定的压力和要求十分艰巨的重要关口,面对人民群众前所未有的参与激情,面对一些领域改革“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前车之鉴。如此大刀阔斧地推进政务公开,挑战可想而知。但对执政者而言,这是道必答题。绝非选择题。中央的要求、时代的潮流、现代政治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愿望.汇成政务改革的潮流。这背后的逻辑,诚如中央领导同志所言,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当此之时.重中之重是建构一个推进公民有序参与、促进社会良性循环的新型治理框架。把预决算、公务开支甚至有关国家公职人员个人财产晒出来,让公众参与决策、行政和监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如何协调公开和效率的关系,如何处理有序与混乱的问题.如何掌握信任与质疑的平衡,都是这个框架必须回答的考题。公民参与的力量,善用则为推动力。误用可为破坏力,执政者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以制度化渠道海纳公民参与的“百川”。

3.在时下政务公开的实践中,随意性、主观性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一些地方仍习惯于用似是而非的理由拒绝公众的信息需求;一些公开的信息公众要么不感兴趣。要么看不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力”与“权利”的对峙,很容易伤及参与热情。只有加大对公开的“制度供给”,主动完善公开的执行、反馈、监督和问责等过程性规范,进一步厘清公开的标准、方式和责任,不断畅通公众知情权的救济渠道,才能保证公开的热情始终在“秩序”与“稳定”的轨道上前行。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公民,政务公开都是一种基本的民主训练。我们绝不能仅把政务公开视为简单的信息发布,而要看到它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切实保障.是人民群众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是突破诸多领域改革瓶颈的基础性工程。

4.尽管时有波折,甚至不无反复,但作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公开透明”正在带来积极变化。面对舆论质疑,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要把门打得开开的”,并推出捐赠信息发布平台:“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对信息公开的诉求,逐步让事故呈现出完整面貌:作为“破冰之举”,中央部委“三公”经费公开大幕拉开……有主动、有被动,有经验、有不足,但无论如何,公开透明正开启着中国政务新时代,成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必修课,也让更多部门开始学会在阳光下行政。这些变化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新一轮改革的时代场景:公开透明正在成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一个突破口。从党的领导体制规范化制度化,到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从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在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叙事中.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其中备受关注的重要篇章,也是执政党不断推进的一个重点。这是我们把握中央对改革路径“顶层设计”的一个视角,将政务公开作为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以改革促进公开、以公开推动改革,进而找到政府治理与公民参与的衔接点,这既体现了时代变革的大趋势.更可看出党中央“不失时机”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智慧。

5.公开透明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改革攻坚中的重要一环。以政务公开的改革举措和制度安排,一方面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制衡,一方面开拓公众参与的有序途径,进而遏制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保障公众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权利.由此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正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因此,我们绝不能仅把政务公开视为简单的信息发布,而要看到它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切实保障.是人民群众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是突破诸多领域改革瓶颈的基础性工程。

6.近年来,无论是浙江温岭预算公开、新疆阿勒泰干部财产申报、四川白庙“全裸账本”等基层探索,还是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三公’’经费等制度安排和宏观部署,以公开透明促进各领域改革,已经带来了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比如政府职能的转变、治理模式的革新、公民意识的提升、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这些变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意义还会在未来的实践中逐步显现。“公开”是沟通信任的基础,沟通信任则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广州市财政局在网上公布预算时,点击率猛增40倍,网站一度瘫痪。这种由公开政务带来的公众参与.是政府治理的宝贵资源。也许公开的过程伴随着挑刺质疑,甚至会让有关部门出丑.但这并不意味着动荡不稳,却标志着公民热情的唤起,政府公信力的奠基。各级执政者不仅要迎接公开改革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它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充分领会中央的改革部署,认识到政务公开的深刻内涵,以巨大的勇气和自我调整能力适应公开、学会公开,才能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掌握主动,更好地凝聚起人民力量、推进改革大业。实践证明,政务公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政体制改革,使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当前,我们进人到了一个价值多元、利益多样的时代.面对人人手持“麦克风”,政务公开面临一个如何更好满足不同诉求的挑战。

请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深刻,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字。 填写我的答案插入图片  本题共50

参考答案: 请参考解析

系统解析:推进高质量的政务公开

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网络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主阵地时,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央部委公开“三公经费”的举措激起极大波澜.也进一步推动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纸面到实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2年山东枣庄滕州市事业单位招..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