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成果、学识、才能方面,“超群绝伦”多用于技能和武艺方面,故本题答案为D。 [www.91Exam.Org]
9.【答案】D。解析:第一个空通过“正确面对”、“短时间接受”,说明是曾经拥有的或者是可能拥有的,排除C,缺憾侧重于从来就没有过。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侧重于潜心研究,排除A。“一遍一遍的……”突出不只是沉浸其中,纠缠符合。短时间接受,弥补,倾向于选择语义轻的遗憾而不是失败。
10.【答案】A。解析:首先第一空与惊叹对应,应是称赞艺术成就之高,而不是多么具有代表性,排除C项。第二空与蓬头垢面、准备不足相对应,说明准确不充分,应接不暇,措手不及侧重强调事出突然,让人无以应付,身无长物形容贫穷,捉襟见肘比喻准备不足,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因此选A项。
11.【答案】B。解析:先看第一空,从一个大学教师到成为畅销书作者,其区别在于有了名气。“普普通通”与杰出相对,排除A项。“无声无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一般作谓语、状语,与句意不符,排除C项。痛心疾首: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大惊小怪: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与之前的“批评的声音相当尖锐”相对应,这里应选“痛心疾首”。
12.【答案】D。解析:预感:事先感觉,通常为第六感觉。题干讲的是一种主观能动性,“预感”与题意不符,排除C。由前文的“高瞻远瞩”、“未来”可知,“人民受到攻击”并未发生,“阻止”不符句意,排除B。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通过部分可以看出整体。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与“高瞻远瞩”对应,“高瞻远瞩”意为看得远,“见微知著”意为看得深入。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A。解析:第二空给出的选项中四个成语都有“一致”的意思,由此可知伊梅尔特的观点应与“低谷投资”相呼应,故第一空只能填“低迷”、“萧条”,排除B、D。“不谋而合”和“不约而同”意思相近,指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但“不谋而合”可以作谓语,“不约而同”则一般只能作状语,故排除C。因此本题答案为A。
14.【答案】B。解析:句中的“酸甜苦辣”指代的是民族的历史记忆,描述这种记忆中所附着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用“承载”比较合适。“倾注”、“饱含”一般与“感情”、“心血”等搭配,用在这里不妥,排除C、D。最后一空中,一个民族不知道自己的历史,应该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但这仍是一个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并不见得就会有现实的“危险”,排除A。因此本题答案选B。
15.【答案】D。解析:先看第二空,句意是能深入到平民百姓中的科学理论很少,“绝无仅有”意为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与后文的“其中的佼佼者”矛盾,排除C项。再看第一空,A、B、D三项都有知名度很高的意思,但由后文的“能深入到平民百姓”可知,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在普通人中的影响力,“妇孺皆知”恰合句意,当选。本题答案为D。
16.【答案】B。解析:文章结构是背景铺垫型,由电子商务的繁荣说到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A、D两项的表述正确,但不够明确全面,C项不是文段的重点。所以由材料最后一句话可知,应该选择B。
17.【答案】D。解析:A选项中的反思文中没有提到。B项说的太笼统。C项是内容,不是启示。只有D项说的是道理启示。
18.【答案】D。解析:文章结构没有认识到自身问题——自身民众要求改变——进入转型关键期,层层递进的结构,最后一句是重点,选项D符合。ABC项非重点内容。
19.【答案】C。解析:抓住尾句关键句“对速度信仰般的崇拜,还要继续吗”,表明作者对片面追求速度经济的质疑与焦虑,因此应当选C项。A、B项都只是内容一部分,D项推论过度。
20.【答案】B。解析:找转折词,和表达作者观点的词句,看到“与此相反”,“病态人格”这些词,肯定是对中国文化现状的不满及担忧;而且文段重点不是中国和欧洲文化的比较,而是中国文化的不足,所以只有B项更好一些。D项表述错误。
21.【答案】A。解析:“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含贬义。“实事求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也指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由题意可知,第一空应填褒义词,故首先排除B。与“遥望星空”相对应的应该是“脚踏实地”。因此本题答案选A。
22.【答案】A。解析:先看第一空,养生专家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只能是导向建议性的,而不能是带有监督强制含义,D项“督促”与句意不符,排除。再看第二空,“游说”是指劝说别人接受某种意见或主张,一般针对特定的群体,无法面向最普遍意义上的公众,故排除B。第三空中,“夸张”与前文的“扩大”有重复之嫌,不如“渲染”契合句意。故本题答案为A。
23.【答案】B。解析:“崇高的信仰者”搭配不当,排除C。“设计改革”搭配不当,排除A。“实现现代化转型”为专业领域的术语。故本题答案选B。
24.【答案】C。解析:这个材料介绍梁存秀的做人哲学——“真我”二字,说明他做事认真并且严肃。首先排除B项。“不明事理”不符合语境,排除A。苟同:轻率的表示同意。不符合语境,排除D。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根据语境,正确答案选C。
25.【答案】B。解析:精湛:(技艺)高超;(学问)精深。“深沉”多用于形容性格、感情、声音等,这两个词都不能形容作品,排除C、D。由“不落丝毫斧凿痕迹”可知“浑然天成”更适合,故本题答案为B。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26.【答案】A。这个材料围绕《建党伟业》展开叙述,根据前后话题一致的原则,排除B、C项,这两项陈述对象是《建国大业》,D项的主语是观众,不符合前后主语一致,所以应选A。
27.【答案】A。解析:文章中讨论的是婚姻问题,幸福的女人是懂得施予的女人。A项表述最全面。B项的“只有……才……”表述绝对化,也不合常识。C项只是原文第一句话的简单重复。D项表述过于宽泛。
28.【答案】D。解析:文中的关键词为“但是”,强调与城市职工的不同,农村群众只需依赖土地甚至无需养老金的特殊性。AB选项不是作者想要说明的内容。C选项没有提到农民有土地可以减轻财政压力的事实。
29.【答案】C。解析:文中通过反问句和一些语气强烈的字眼表达了作者的态度,这就是我们说的关键词。C选项为该段主要表达的意思。A属于过度推断。B选项不够全面。D选项是论据性质的选项。
厦门事业单位招聘网 http://www.xmsydw.com
30.【答案】D。解析:文段属于层层推进的结构,目的是引出后文的结论,户籍限制对企业和个人的双重弊端。A项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B选项偷换概念。D选项不能概括主旨。
31.【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阐述的是“非遗”的保存问题,首句提出“非遗”面临的困境,接着提出过度依赖政府、专家的干预是不可行的,只有让“非遗”鲜活于普通民众的生活里,才能真正得到保护。可见A项为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B项本身表述有误,文段是说“存在于文件里、展柜中、舞台上的‘非遗’可以保存却难以传承”;C项文段虽有提及,但不是说明的重点;D项偷换概念,文段阐述的是“传统文化”而非“文化”,故排除。
32.【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第一句话可知,C项是正确的。A项与原文意义相悖,B项属于过段推论,D项说法绝对化。 [www.91Exam.Org]
33.【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方式还局限在舆论范围的观点,并阐述了近些年来,公民政治参与程度取得的进步,接着用“但”字转折说明问题的解决还取决于政府部门和官员是否听取舆论,进一步印证了政治参与方式存在局限性的观点。故作者强调的内容应为尽快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丰富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34.【答案】A。解析:先讲出土和馆藏,再讲用途、材质和外形,接着评价,最后介绍价值和影响。
35.【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采取“总分”的结构,以“我国是世界上制茶最早的国家,人们很早就掌握了制茶工艺”开头,后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的,从“唐朝”到“宋朝”到“解放前”、“解放后”、“目前”,再到“今后”。所以,正确序号为:⑤④⑥⑦①③②。
36.【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主题词“政府”,材料一二句强调政府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作用,三四句说明政府应该努力的方向,因此结合内容提炼主旨应选C项。
37.【答案】B。解析:材料先阐述清明时节,人们祭拜先祖时情感是悲伤的,接着阐释除了祭拜,人们还会相邀踏青,此时的情感又是快乐的,由此可见,清明节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充满复杂情感因素的节日,B项表述与此相符。
38.【答案】C。解析:文段通过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在传媒播报中禁止使用外语缩略词,指出适当地限制外语缩略词捍卫汉语的纯洁性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刀切地禁止外语缩略词,则容易造成交流困难,C项表述与此相符。A项是迷惑项,材料论述的主体是外语缩略词而非汉语的纯洁性。
39.【答案】A。解析:并通过美国一些风险投资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了乙醇燃料在未来的广阔前景。B项“环保层面更胜一筹”没有依据,排除。原文说乙醇燃料的应用改变了巴西的经济结构,使其不再需要进口石油,为其节约了外汇,但这不代表巴西已经“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排除C。D项“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同”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
40.【答案】C。解析:乔·吉拉德通过特殊的推销方式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业绩,文中的中心句是“我喜欢你”,文段说明的道理是人际吸引的相悦定律,即人与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欢,可以强化人际间的相互吸引。喜欢引起喜欢,即情感的相悦性。ABD偏离主题,故本题选C。
第二部分 判断推理
41.【答案】B。解析:以第三幅图为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呈轴对称分部,故答案选B。
42.【答案】D。解析:每组均有4种小图形,且小图形个数之和为9。
43.【答案】B。解析:题干图形中的小圆圈的个数与其他图形的线条数相等,选项中只有B符合。
44.【答案】B。解析:各项汉字和图形交替出现,汉字计算笔画数,图形计算线条数,笔画数或线条数分别为11、9、7、5、(3),所求项应是汉字,且笔画数为3,选项中只有B符合,所以选择B。
45.【答案】C。解析:大三角形内部有且仅有3条交于一点的直线。
46.【答案】D。解析:图形叠加规律,第一个和第二个图形叠加,相同为空白,不同为阴影,得到第三个图形。
47.【答案】B。解析:从整体来看,第一组图共有3个黑点和11个五角星,填入B后,第二组共有3个叉和11个三角形。
48.【答案】C。解析:题干奇数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为3、4、5;偶数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为5、6、(7)。
49.【答案】C。解析:第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三个图形。
50.【答案】C。解析:第一个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第二个和第三个立体图形,选项中C可以展开成前面的平面图形。
51.【答案】A。解析:A项列车运行时,旅客只能在列车的餐车上用餐是受客观环境限制,而非权利收到限制,不属于强制消费。
52.【答案】A。解析:A项不是“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故选A。
53.【答案】D。解析:关键句“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于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活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D项中“检查好几回”是多余的,“忍不住”说明小黄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故选D。
54.【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