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0月28日浙江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8年10月28日浙江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题:
泰山之高,背而不见,秋毫之末,细而能察,谈谈看法。
审题重点
这是一道文言文类的态度观点题目,选自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背:背对。秋毫:鸟兽于秋天生出的新的细毛。末:梢,尖端。这几句大意是:高大的泰山,如果背对着它就看不见;秋毫的末端,如果仔细审视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我们就要从这句话说明的道理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找到契合的核心观点。同时由于这句话由两个分句组成,故要我们发散思维,最好找到两个或以上的核心观点,分别论述:
审题点1:“泰山之高,背而不见”
虽然泰山很高大,但是如果你背对着它,就看不到。这说明即使有美好的愿景,如果方向不对,路子不对,依然达不到成功的彼岸。所以得出第一个观点,做事情要看准方向,路子要对。
审题点2:“秋毫之末,细而能察”
新生羽毛的末端,虽然很细小,只要仔细观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说明面对事物时,我们人是否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决定了其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很多事情,我们做到多去观察多去发现,就能看到事物的细节。所以得出本题的第二个观点,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这句话还可以挖掘出第三个观点。即“不能”与“不为”的区别。人的视力可以看清秋毫之末,却不见泰山之高,不是人的视力有问题,而在于人的“背而弗见”,在于人的主观不作为,换句话说,这是“不为”,而不是“不能”。所以我们应该去主动积极作为。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为:解释题目——启示'>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0月28日浙江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