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四川事业编面试题和答案(三)(完整word版)
2021-02-28 01:44:55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四川事业单位面试题和答案(三)》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四川事业单位面试题和答案(三)

120129月至20138月间,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受人指使,收受他人贿赂,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多次收取他人提供的“酬劳”,致使中联重科声誉严重受损,导致广大股民损失惨重。请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参考答案】

陈永洲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且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公信力。在不断完善的法治社会过程中,陈永洲的行为实属对法律的沉重践踏,引人深思。

一方面,从新快报本身来说,缺乏有力有效地工作机制以及必要的监督机制。新快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中连续发表多篇该记者署名的捏造事实的报道,不仅是工作机制的漏洞问题,更是监督机制不利造成的。对于记者发表的文章,新快报本该有最终审核与验证权,但却无动于衷,造成了大量不实报道,且使广大股民损失惨重。这种严重失职,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另一方面,从陈永洲本人来说,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置法律与不顾进行收贿,甚至在工作之时,在不对稿件进行全面思考的基础上,断然对稿件内容进行删减,造成稿件内容不实,直接触碰了职业道德底线,更加践踏了法律的威严。

从陈永洲事件中,我们应该警醒的不仅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更应该警醒的是法治的内化于心。

首先,新闻工作者应拥有良知与法治素养。新闻工作者,无论任何时候,在任何利益面前,都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忠于事实真相进行报道,时刻保有良知;并且,充分认识到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等行为带来的严重危害,严肃新闻纪律,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将法治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与做事方式。

其次,新闻相关单位应切实注重行业操守,加强行业监督。新闻相关单位,一方面,应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加强对工作的适时考察与监督,严把稿件质量,真正做到客观性与真实性;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意识,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加强内部人员的法治素养,定期进行法治宣传,真正培养单位人的法治思维。

最后,法治社会的不断构建是历史必然。“徒法不足以自行”,想要真正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需全社会公民对法时刻保有一颗敬畏心、遵从心与信服心,将外在的法律刚性自觉内化为意识柔性,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2、有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请给合自身和报考岗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四川事业单位面试题和答案(三)》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四川事业编面试题和答案(七)(..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