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产生记忆,但是,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比如想记住某些数字,名称或一个故事,必须选择一定的顺序,然后始终按照顺序去记忆。
在回忆时,仍然必须按照同样的顺序。如果每天养成把经常用的东西放在一个固定地方的习惯,能避免浪费时间!井井有条是我们在复杂的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不可缺少的优点之一。人人都应该知道这一点。
然而,随着人变老,许多高龄人有严重的精神错乱趋向。这是因为,老年人和疲劳过度的人感知迟钝,脑子不好使:思维活动困难,很难集中注意力,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差。另外,他们还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出现局部定向障碍,表现冷漠或情感不一致,甚至大脑出现某种迟钝现象。由于上述情况,记忆力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专家界有许多记忆能手,了解这些杰出的人物如何取得惊人的记忆效果非常有益。例如,伊诺迪是著名的记忆专家之一,他研制出一张很大的方格数字表,把提的问题同方格中某一点联系起来,从而能够立即回答有关数字规则最难的问题。
亨利.埃曾在他的一本关于记忆的论著中讲到了这些记忆能手的一系列奇迹,其中出类拔萃的是吕克博士(C.E米勒的研究对象)。这位数学家只听一遍,经过一百六十七秒的“沉思”,能重复出一串六十位的数字,他只思考一百三十七秒钟,就能倒背出一串五十二位数字。他本人解释记忆数字的诀窍,例如,回忆86219数字时,他立刻想到219是73的三倍,而13的对数是1.86。因此,这些记忆专家运用事先背得滚瓜烂熟的有条理的规则,怀着对这类活动的极大兴趣,并不断训练这种独特的高超技艺,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应该指出,正如亨利.埃所说,这些记忆奇才在智力发育正常的人中间极为罕见,并使人目瞪口呆,而对智力发育迟缓的人来说则更是难以想象。
亨利.埃在他的著作中列举了一系列的病例,有些人的智力程度低得吓人,以致被视为傻瓜和白痴。
因此,人的记忆程度与智力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但是,各种思维活动,尤其是记忆,绝对需要井井有条,要培养有条理的习惯,并且始终如一。
能使用我们上面讲的记忆方法吗?当然能。但要充分认识到,这仅仅是一种方法。无论怎样,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敏捷的思维能力绝对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 (56).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井井有条的习惯的培养对任何人都是有好处的
B.
井井有条的训练方法对提高思维能力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C.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白痴,他们的记忆程度与智力并无关系
D.
记忆有条理的规则、保持兴趣、不断训练,是记忆专家成功的绝密
参考答案:B
· (57). 根据全文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有条理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B.
高龄的人产生的精神错乱趋向,是因为其感知迟钝,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差
C.
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不是后天才形成的
D.
记忆专家运用事先熟知的有条理的规则并不断训练,从而获取了丰硕的结果
参考答案:C
· (58). 为什么说“井井有条”是人们的一大优点?选出理解不当的一项:( )
A.
生活中养成“井井有条”能节省时间
B. “
井井有条”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C. “
井井有条”便于回忆或记住某些该记的东西
D.
生活有条理可以产生记忆力
参考答案:D
· (5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第三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老年人记忆力差,而“井井有条”则有助于记忆
B. —
位老人出门买菜,回家时找不到家门了,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很可能是他在时空概念上出现了局部定向能力障碍
C.
伊诺迪、亨利.埃、吕克这三位都是记忆能手
D.
倒数第二段的“智力”实际上指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等
参考答案:C
· (60). 第四、五两段的例子不能说明的一项是:( )
A.
记忆需要井井有条
B.
记忆需要训练并有其独特的训练方法
C.
记忆的技艺神奇高妙
D.
记忆与智力有关
参考答案:D
· (61). (1)预订机票(2)接到电话(3)留了下来(4)改变主意(5)寄出行李( )
A. 1-2-3-4-5
B. 1-5-2-4-3
C. 3-1-5-2-4
D. 3-1-4-2-5
参考答案:B
· (62). (1)人口普查(2)培训调查员(3)撰写调查报告(4)统计数字(5)成立人口普查办公室( )
A. l-2-3-4-5
B. 5-2-1-4-3
C. 3-1-5-2-4
D. 3-1-4-2-5
参考答案:B
· (63). (1)损害消费者利益(2)制造假冒伪劣产品(3)被举报(4)处以罚款没收(5)公开出售( )
A. 1-2-3-4-5
B. 2-5-1-3-4
C. 3-1-5-2-4
D. 3-1-4-2-5
参考答案:B
· (64). (1)开庭(2)拘捕(3)判决(4)杀人(5)死刑( )
A. 4-2-1-3-5
B. 2-5-1-3-4
C. 4-2-3-1-5
D. 3-1-4-2-5
参考答案:A
· (65). (1)翻地(2)撒农药(3)施肥(4)丰收(5)播种( )
A. l-3-5-2-4
B. 2-5-3-1-4
C. l-5-3-2-4
D. 3-1-4-2-5
参考答案:C
· (66). (1)工作任劳任怨(2)受到表彰(3)竞争上岗(4)取得硕士学位(5)成为劳模( )
A. 4—3—1—5—2
B. 4—3—1—2—5
C. 3-1-5-2-4
D. 3-1-4-2-5
参考答案:A
· (67). (1)飞铲(2)踢球(3)过人(4)治疗(5)扭伤( )
A. 1—2—3—4—5
B. 2—5—3—1—4
C. 3-1-5-2-4
D. 2-3-1-5-4
参考答案:D
· (68). (1)活动(2)助跑(3)过竿(4)起跳(5)欢呼( )
A. 1—2—3—4—5
B. 2—5—3—1—4
C. 3—1—5—2—4
D. 1-2-4-3-5
参考答案:D
· (69). (1)打碎花瓶(2)父母下班回家(3)清理卫生(4)受到表扬(5)主动承认错误( )
A. 1—3—2—4—5
B. 2—5—3—4—1
C. 3-1-5-2-4
D. 3-1-2-5-4
参考答案:D
· (70). (1)造福后代(2)乱砍乱伐(3)农作物减产(4)植树造林(5)土壤沙化( )
A. 4—1—2—3—5
B. 2—5—3—4-1
C. 3-1-5-2-4
D. 2-3-5-4-1
参考答案:B
· (71). (1)召开动员大会(2)大家踊跃报名.(3)参加“志愿者”活动(4)受到好评(5)义务服务( )
A. l-2-3-5-4
B. 2-3-1-5-4
C. 3-1-5-2-4
D. 3-1-4-2-5
参考答案:A
· (72). (1)成效显著(2)意见分歧(3)深入交谈(4)贯彻执行(5)观点统一( )
A. 4-2-3-5-1
B. 2-5-3-1-4
C. 2-3-5-4-1
D. 3-1-4-2-5
参考答案:C
· (73). (1)商量去处(2)约会(3)看电影,感到没有意思(4)去舞厅(5)遇到了老同学( )
A. l-3-2-4-5
B. 3-5-2-1-4
C. 2-3-1-4-5
D. 2-1-4-3-5
参考答案:C
· (74). (1)处方(2)取药(3)就诊(4)挂号(5)划价( )
A. 3-4-1-5-2
B. 2-5-3-1-4
C. 3-1-5-2-4
D. 4-3-1-5-2
参考答案:D
· (75). (1)明维修暗开采(2)煤价步步攀升(3)责令停产整改(4)煤矿设备陈旧(5)瓦斯爆炸死人( )
A. 2-4-3-1-5
B. 4-3-2-1-5
C. 5-3-2-4-1
D. 4-5-3-2-1
参考答案:D
· (76).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B
· (77).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D
· (78).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B
· (79).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C
· (80).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D
· (81).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B
· (82).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A
· (83).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D
· (84).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B
· (85).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B
· (86). 从文化本身来看,经济利益和道德标准代表着两个不同的角度。一般而言,经济与道德在同一文化格局中被要求共同发展,但现实生活本身变化不定,且人类经济文化又处于极不平衡之中。因此:( )
A.
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维护道德规范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
B.
经济目的与道德要求是统一的
C.
人类永远不可能使经济与道德相统一
D.
只要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可以不管这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参考答案:A
· (87). 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同时,作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介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人们在加工自然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一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民族的、阶级的、家庭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见:( )
A.
人在自然面前只有被动地适应,才能生存并发展
B.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C.
人的社会关系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可以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D.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为人也是动物
参考答案:B
· (88). 人们总是这样问律师:“你明知罪犯有罪,为什么还真诚地为他辩护?”律师答:“我这样做是为了维护法律賦予被告的合法权利,这对于实施法律的公正是必不可少的。”可见:( )
①被告即使是真正的罪犯,也拥有法律賦予的合法权利。
②只要维护被告,包括真正的罪犯的合法权利,就能保证实施法律的公正。
③如果剥削那些明显是罪犯的被告的一切权利,那么就不能保证实施法律的公正。
A.
①、②和③
B.
只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