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描述的“雨”不是春雨的一项是( )。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参考答案:B
· (39). 唐代工匠用各种矿物烧制出具有三种艳丽色彩的彩色陶器,被称为唐三彩。唐三彩作品多为人物俑或动物俑,各个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唐三彩的三种色彩不包括( )。
A.
红色
B.
青色
C.
绿色
D.
黄色
参考答案:B
· (40). ( )水面海拔-155米,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泊。
A.
艾丁湖
B.
鄱阳湖
C.
洞庭湖
D.
洪泽湖
参考答案:A
· (41). 目前,我国四大直辖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重庆市
参考答案:D
· (42). 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 )。
A.
数学
B.
天文学
C.
化学
D.
医学
参考答案:B
· (43). 当前,技术创新的主体是( )。
A.
政府
B.
市场
C.
企业
D.
个人
参考答案:C
· (44). 生命细胞中,水的含量一般在( )以上。
A. 50%
B. 60%
C. 80%
D. 90%
参考答案:B
· (45). 下列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的是( )。
A.
西瓜
B.
橙子
C.
苹果
D.
猕猴桃
参考答案:D
· (46). 以下关于著名历史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人称王临川
B.
柳宗元是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永济
C.
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
D.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故而人称康南海
参考答案:B
· (47). 下列“谦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B.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C.
敝,谦称自己说话冒昧,多有得罪
D.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下
参考答案:C
· (48). —年四季中的24节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有误的是( )。
A.
春分一惊蛰一清明一谷雨
B.
小满一芒种一夏至一小暑
C.
立秋一处暑一白露一秋分
D.
小雪一大雪一冬至一小寒
参考答案:A
· (49). 下列关于新能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B.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都属于新能源范畴
C.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间接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发出或产生的热能
D.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污染少、储量大,对解决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C
· (50). 2011年11月,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由于提出了PM2.5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B. PM2.5
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C.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粗细的1/20
D. PM2.5
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是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答案:A
判断题
· (51).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52). 知识分子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53). 在农业社会,核心要素是土地:在工业社会,核心要素是资本:在知识社会,核心要素则是智力。(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54). 俗语讲“龙年生贵子”。从因果联系来看,此说法是把复杂的因果联系简单化了。(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55). 行政法和刑法、民法一样,有一部系统、完整、统一的法典。(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56). 如果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移到世界第一深沟马里亚纳海沟,峰顶会没在水下。(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57). 海洋资源是指海洋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58). 我国最东部的岛屿是钓鱼岛:最南部的岛屿群是南沙群岛。(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59). 油锅着火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沿着锅壁缓慢地倒入冷水。(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60). 公文中的通知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上传”,又可以“下达”。(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给定材料:
材料1:邻里关系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在普通百姓之间,比如互相借用生产生活工具,农忙时互相合作,闲时互相串门,逢年过节相互走访,遇到困难时相互支援,等等。千百年来,“千金买宅,万金买邻”、“孟母三迁择邻”、“远亲不如近邻”等故事和谚语为人们心口相传,是古人对邻里关系最高的评价。
古时,邻里关系非常重要,谁破坏了这种关系,谁就有可能失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条件,谁就可能被动。在古人心目中,邻里关系的地位与价值,是仅次于血缘宗族关系的较为重要的地缘关系。而对政治家来说,邻里关系的好.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融洽的邻里关系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近20年来,邻里关系越来越淡漠,从以前的“远亲不如近邻”,到如今只是“打打招呼”,甚至“老死不相往来”,邻里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对比如今疏远的邻里关系,大多数市民都感叹还是以前好,一条街的都熟悉,大家生活虽然没有如今富裕,但那时人与人的亲密无间令人怀念!”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如英国曾专门提倡“邻里运动”,就是让人们建立和谐的、互相关心的、熟悉的、帮助的关系。我国现代社会的邻里关系,虽然不能绝对地说“完全没有了”,“淡漠”却是普遍而严重的。和谐的邻里关系虽然只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细微构件,然而,从邻里放大到社区,再从社区放大到社会,和谐社会正是由这一个个小部件打造而成。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成为维系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细胞元素,重新构建融洽和谐、互助互爱的邻里关系,既是都市人久违的内心期盼,也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客观需要。
材料2:邻居,曾经是多么温馨多么亲切的字眼,甚至温馨亲切成了“天涯若比邻”,如今的高楼林立时代,谁还有我们住平房、住筒子楼的邻居情怀?谁还在怀念邻居曾经端给你或者你端给邻居的那一碗好吃的食物?谁还在念叨自己的老邻居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顺利?谁还在牵挂自己的老邻居现在身在何处?面对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面对密密麻麻的城市防盗网,如今的楼房时代,我们虽然住得很近,但我们究竟离得有多远?房子越来越漂亮,邻居情是否越来越浓厚?
鞭炮响了不知谁嫁娶
“楼下一户居民家门口放了好半天鞭炮,我们连他家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都不知道。”家住沙市区朝阳社区的陈铭说起邻居家孩子结婚的事,忍不住地笑了。他和妻子以邻居家是娶是嫁打赌,妻子输了请他吃了一顿饭。“不过这顿饭吃得并不很开心。”陈铭说,有一次他和妻子看见邻居家门上贴了喜字,他说是娶媳妇,妻子说是嫁闺女。两人打赌,谁输了谁花钱请对方吃饭。等鞭炮响起时,看到新郎带着新媳妇敲锣打鼓地进小区,妻子承认自己打赌输了。“其实我也不知道邻居家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猜的。”陈铭和妻子吃饭时说起如今的邻里关系,两人都觉着很无语。
只知道邻居的狗
“我知道对门邻居家的狗叫什么名,还真不知道邻居姓什么……”家住蔚蓝水岸的吴娇说,她住在蔚蓝水岸已经有四年时间了,至今只与同栋楼的两三个人比较熟识,所谓的熟识也只是见面打招呼和聊聊天,邻居间从不串门和聚会。至于邻居间是否有过互相帮忙的时候,吴娇对记者说,由于交流很少,根本不好意思提出帮忙的请求。吴娇说,她下班回家后,便泡在网络里,很少与邻居交往。“每次听见对门的邻居出入时,总是叫着狗的名字。”就这样,吴娇只知道邻居的狗叫欢欢,却对邻居本人一无所知。
材料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450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
通过分析发现,租房住的人群中不熟悉邻居的比例为58.0%,高于住自家的房子(39.5%)和住宿舍(23.9%):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为45.1%,高于县镇(29.0%)和农村(11.8%)。人们通过哪些渠道认识邻居?调查显示,73.0%的人首选“见面打招呼”,其次是“散步、带孩子玩,,(34.8%),排在第三位的是“社区活动”(11.4%)。其他渠道还有:业委会(3.9%)、维权(3.6%)、网络(3.0%)。
人们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调査中,74.1%的人选择“见面打招呼”,32.4%的人“知道邻居的名字”,16.9%的人“有邻居的电话号码”。其他相处活动还包括:互相串门(14.6%)、生活上互相照应(14.3%)、一起参加社区活动(6.7%)等。值得注意的是,34.8%的人表示跟邻居“没有相处活动”。
调査中,80.9%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当下邻里关系变冷漠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人们对陌生人的戒备心理增强(52.0%):居住环境改变,邻居难得见面(43.0%):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了(41.6%)。其他原因还包括:人们更看重物质,无暇顾及邻里情感(38.7%):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邻居(36.9%):现代人流动性加快,房子经常换人(35.1%):社区活动少(26.5%):物业等服务机构兴起,邻里互助需求减弱(18.9%)等。
材料4:被告为某小区的五名业主王某、李某、高某、冯某和孙某,与原告陈先生在同一单元居住。去年10月22日上午,高某在单元门口遇见陈先生时说,几家邻居经商量,想把通往地下室的楼梯设成斜坡,方便电动车出人。陈先生当即表示反对:改成斜坡又陡又滑,保证不了行人安全。让陈先生没想到的是,下午他从单位下班回家,发现地下室的楼梯已被改成斜坡状。经打听,是王某和孙某带领民工干的。
10月23日下午,王某、李某和冯某又用沙石、砖块和水泥修整,致使地下室坡道更滑。陈先生说,他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走在这样的坡道上胆战心惊,说不定啥时候一不留神就会出事。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陈先生将邻居王某等五人告上法庭。
区法院经审理认为:不动产相邻各方,应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和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业主王某等五人未经陈先生同意,擅自将地下室楼梯改成斜坡,应承担民事责任。法院判决被告王某等五人在判决生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