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被选择,最终固定下来。候鸟如此执着,令我们感动的是____:
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候鸟遵守了回归的承诺
B.
生命的延续竟可以如此坚韧
C.
候鸟是春的使者
D.
候鸟的迁徙搭起“南北大陆桥”
参考答案:B
· (49). 下面的句子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本次活动是在炎热的气温中举行的
B.
本单位的三个参赛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奖金金额分别为2000元、1000元、500元
C.
我单位本年度的亏损减少了两倍
D.
这类社区居民活动乐意使居民接受
参考答案:B
· (50).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第六章规定,发文办理的主要程序是( )。
A.
复核、登记、印制、核发
B.
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C.
草拟、复核、登记、分发
D.
审核、签发、用印、核发
参考答案:A
· (51).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应当( )。
A.
由审核部门直接修改
B.
请示上级部门
C.
由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
D.
由起草单位修改后直接发文
参考答案:C
· (52).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XX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这则公文标题的主要问题在于( )。
A.
标点不规范
B.
用词軍叠
C.
层次混乱
D.
文种错误
参考答案:B
· (53). 《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控制烟花爆竹销售燃放的通告》的主要特点是( )。
A.
被动服从性
B.
知照性,需要人们周知的事情
C.
教育性,以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注意
D.
较强的时效性
参考答案:B
· (54). 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人村规民约的是( )。
A.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B.
牲畜毁坏他人农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D.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参考答案:C
· (55). “社会管理创新”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实际上意味着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下述对“社会管理”理解正确的是( )。
A. “
社会管理”是“社会问题管理”或“社会危机管理”
B. “
加强社会管理”就是“加强社会控制”
C. “
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实现治理模式从“霸道”和“王道”向“民道”的转变
D. “
社会管理”是基于权威、说服和道义合法性来构建统治秩序
参考答案:C
· (56). 立法监督指的是( )。
A.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
社会及舆论监督
C.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D.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参考答案:A
· (57). 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A.
特殊主体
B. —
般主体
C.
平等主体
D.
财产主体
参考答案:C
· (58). 甲与乙订立赠与合同,约定若乙考上北京大学,则甲送乙一台苹果电脑。该民事法律行为是( )。
A.
附积极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
附消极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C.
附积极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
附消极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参考答案:A
· (59). 甲出发期间,将其7岁的儿子委托给甲的姐姐乙代管。结果,甲的儿子将邻居丙的小孩打伤,医药费应由( )。
A.
甲承担大部分,乙承担小部分
B.
甲和丙各承担一部分
C.
甲承担
D.
甲承担,如乙有过错则负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D
· (60). 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一年的是( )。
A.
甲开车撞伤了乙,乙诉甲要求赔偿医药费等损失
B.
甲借给乙5000元,约定一年后还款,到期乙未还,甲诉乙
C.
甲在乙处冲洗照片,约定一周内取。乙一个月后未见甲取照片,将甲照片丢弃。甲诉乙
D.
甲购买乙公司电脑的保修期一年,一年内出现故障,乙公司拒绝修理,甲诉乙
参考答案:A
· (61). 2010年5月,甲借给乙10000元,约定一个月后返还,结果乙未还。2012年8月,甲见乙,要求乙还钱,并警告乙现在不还10000元就去法院告乙,让乙连本带利还20000元。乙无奈向甲支付10000元。乙回家后妻子告诉他甲这么长时间没提还钱的事,不用再还甲了。于是乙后悔,要求甲再将10000元给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诉讼时效已满,甲无权向乙主张还钱,乙支付给甲的10000元应该返还乙
B.
诉讼时效未满,乙应当向甲还10000元
C.
乙自愿支付了10000元,不能再要求甲返还
D.
乙在甲的欺骗和胁迫下,支付了10000元,非乙真实意愿,应当要求甲返还
参考答案:C
· (62). 为避免绕道,与邻人商量通过其土地直接到达自己的土地,该项权利属于( )。
A.
相邻权
B.
地役权
C.
地上权
D.
土地使用权
参考答案:B
· (63). 关于农地承包经营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农地承包经营权是承包人和发包人通过合同设定
B.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客体可以是集体所有制土地
C.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必须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
D.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目的是在他人土地上从事农业活动
参考答案:C
· (64). 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亡的条件或情况是( )。
A.
法律权利
B.
法律义务
C.
法律后果
D.
法律事实
参考答案:D
· (65). 下列财产不属于原始财产的是( )。
A.
继承的财产
B.
存款的利息
C.
种的果树结的果实
D.
动产的善意取得
参考答案:A
· (66). 甲、乙分别拥有同一套房屋的60%和40%的份额,甲准备转让该房屋,则( )。
A.
甲所占份额超过一半,可以自由转让
B.
甲只有在乙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转让
C.
甲应当通知乙,乙有优先购买权
D.
甲只能转让给乙,不得对外转让
参考答案:C
· (67). 供货方和需货方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货物交付地点,合同履行地是( )。
A.
供货方所在地
B.
需货方所在地
C.
供货方或需货方任意所在地
D.
供货方和需货方的中间地
参考答案:A
· (68). 甲在商场看好了乙销售的一套价值10万元的家具,甲未带足够的钱款,乙要求甲先支付一笔定金。甲支付的定金最高数额不应超过( )。
A. 1
万元
B. 1.5
万元
C. 2
万元
D. 3
万元
参考答案:C
· (69). 甲有乙、丙两个儿子。乏和甲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乙常年照顾家。丙在外地,很少上门探望甲,也不尽其他赡养义务。甲去世前留下遗嘱,将自己的一套价值90万元的房屋给乙,将存款10万元给丙。甲过世后,丙主张遗嘱继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甲的遗嘱为准
B.
乙和丙平分甲的全部财产100万元
C.
丙未尽赡养义务,丧失继承权
D.
房屋归乙所有,存款10万元乙、丙平分
参考答案:A
· (70). 下列关于司法解释审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司法解释应当在公布之日起5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B.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司法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
C.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此司法解释与法律相抵触,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D.
有关专门委员会认为此司法解释与法律相抵触,可以直接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予以修改
参考答案:C
· (71). 某罪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后经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减为有期徒刑15年,在服刑期10年时,又经某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为14年。但检察院认为减刑不当,向该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就此给予书面答复,没有更改裁定。上述案例中,何处程序违法?( )
A.
第二次减刑后没有由高级人民法院受理
B.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不当,没有以抗诉的形式提出
C.
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书面纠正意见没有重新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
D.
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纠正没有先予执行
参考答案:C
· (72).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要求不明确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应按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按照( )履行。
A.
地区标准
B.
企业标准
C.
通常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
D.
所有者标准
参考答案:C
· (73). 甲、乙二人婚后生有一子丙,后甲、乙离婚,丙由乙抚养。丙5岁时,乙患重病,立遗嘱指定乙的妹妹作为丙的监护人。不久,乙死亡。丙由乙的父母抚养。现甲请求法院担任丙的监护人。法院应当判决( )为监护人。
A.
甲
B.
乙的妹妹
C.
甲的父母
D.
乙的父母
参考答案:A
· (74). 下列选项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A.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
B.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
十七周岁的大学生
D.
十六周岁的民营小业主
参考答案:C
· (75). 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们说:“我能够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用什么方法呢?”他回答说我平时治疗半身不遂的病。现在我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么?”这则寓言故事说明( )。
A.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B.
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C.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D.
要善于把握问题的重点
参考答案:A
· (76). 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自觉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表明( )。
A.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
B.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由人的潜意识决定
C.
人类具有潜意识
D.
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参考答案:D
· (77). 下列古语中不包含辩证思想的是( )。
A.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
B.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贤良对策》
C.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