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5月6日上午福建事业单位联考(学员回忆版)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毛泽东的诗词中有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古人却说“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夕”对这两句话你怎么看?
第2题:今年两会上的矿泉水瓶多了一个标签,上面印有中英文双语的“给水瓶做记号,并请喝完”,喝不完鼓励带走。对此你怎么看?
第3题:如今很多当地人都不了解自己本地的饮食文化,请问如何宣传推广本地的美食文化?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类的题目,重点考察考生对同一问题不同观点的理解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观点一个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论调,一个是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的看法,因此建议考生在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能够灵活变动,认真思考两个观点当中融会贯通的地方,求同存异,找到破题口。
审题点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句话饱含了毛主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殷切期望,是毛泽东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诗词中的一句经典。1962年冬,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苏联一再发表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郭沫若同年填《满江红》一词,借此表达中国人民反对反华势力,团结一致,坚持斗争的必胜信念。毛泽东阅后回复了《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一万年”包含了一种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太久”两个字充满了时代感和紧迫感,从而引发了“只争朝夕”这一争分夺秒时不待我的鲜明主题。
审题点2:“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夕”
这句话是说成就大事的人,会着眼于未来,从大局和整体的角度去考虑,不会在一夕一事上过分计较。这句话和“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意思异曲同工。因此对比毛泽东的诗句,我们在切入点上可以有所区分,前者更加强调紧迫性,后者更加强调大局观。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为:分析毛泽东关系“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时间紧迫并举例论证——剖析“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夕”的大局观并举例论证——寻求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并结合自身谈谈看法。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各位考官,这两句话在我看来并不矛盾,毛泽东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更多强调的是在紧迫的环境和压力下,要注重时机,注重效率;而古人的“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夕”强调的是在发展谋划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从大局出发,整体谋划,统筹兼顾。
1962年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国内三年自然灾害和国际中苏中美关系恶化,导致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稳定的情况,面对这一情况,毛泽东号召国人奋起直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这是面对高压态势下的一种无奈之举,更是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种坚定和信心,使得国人备受鼓舞。蜀汉政权建立之初,面对曹魏征伐和东吴失和的局面,丞相诸葛亮当机立断,果断调整内外政策,对内征讨南蛮,'>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5月6日上午福建事业单位联考(学员回忆版)面试真题》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