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8年6月12日上海宝山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完整版)
2021-08-19 17:06:31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6月12日上海宝山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8612日上海宝山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知行合一结合自己工作和学习谈一下如何理解?

 

2题:4-5月人行道路旁树上飞絮引起居民信访,如果你是绿化局工作人员,领导让你来做,你准备如何做?

 

 

 

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是一道自我认知题,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来谈对“知行合一”的理解。谈理解,还是离不开态度观点的答题方式,因此在答题的逻辑上我们同样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论证,只是在论证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可以把这这部分整理成例证来充实“知行合一”这个论点,怎么办就是要结合自己报考的岗位进行规划。

下面我们根据题干来具体分析:

审题点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我们可以按照总分总的架构来分析理解,先肯定“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接着是论证知行合一的意义、二者缺其一的劣势,正反论证;最后把“知”和“行”两者结合在一起谈一谈要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能力。

审题点2:“结合自己工作和学习”

“结合自己工作和学习”,这块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和报考的岗位来具体分析。可以谈以前的工作和学习,作为例子或素材来充实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也可以谈一谈未来知行的规划,即结合报考的岗位去谈,例如国税部门应该了解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实践能力。

整合上述信息,此题的答题思路是:表明态度-阐述理由-结合岗位谈做法。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习 近 平 总 书 记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知行合一”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知行合一,可以规范动作行为。充足的知识是行为的指南。如果只有行,没有知,就会成为乱作为。只行不知,在工作中只顾埋头苦干却不讲究工作方法,就会缺乏目标意识和长远的眼光、缺乏创新思维、缺乏不断思考总结的习惯,导致走弯路,难以让自己的事业和人生成长到一定的高度。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大学生村官,刚开始一腔热血只顾和村民死板传播知识,造成了一些误会和矛盾,后来在村支书和其他党员干部的帮助下,我学习了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径,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支持。

第二,知行合一,可以提升实干精神。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只有知,没有行,就是空想主义。只知不行,只注重理论知识'>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6月12日上海宝山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8年6月12日上午上海松江区事业..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