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四川省成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和答案(九)》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四川省成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和答案(九)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谁可向谁,依据何种法律理由,主张什么?”这句话揭示了法律中的基本问题,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谁可向谁”表达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B.“主张什么”表达的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C.“依据何种法律理由”是指法律关系是有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D.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不能主张法律上的权利
2.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力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3.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
4.王某违规在自家楼顶加盖别墅,相关行政机关责令王某限期拆除违章建筑,王某不履行,于是相关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工程队把违章建筑拆除了。拆除违章建筑属于下列哪一性质的行为?()
A.行政许可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处罚
5.关于行政诉讼审判人员的回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B.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C.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D.当事人对回避决定不服的,可以上诉
6.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实施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下列不属于其基本原则的是()。
A.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B.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C.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D.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7.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B.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C.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刑罚的轻重既要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又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8.甲用自己的一套房屋抵押,向乙借款10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后甲将房屋出租给丙,债务履行期届满,甲没有偿还债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
B.房屋租金自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由乙收取
C.抵押期间,甲不得转让该房屋
D.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抵押权
9.近年来,网络监督越来越直接、有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越来越透明。这说明,在我国()。
A.公民管理国家越来越直接
B.民主决策的形式日趋多样化
C.民主监督的渠道越来越多
D.政府机关越来越有权威
10.《战国策》中的“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
C.物质的客观性原理
D.质量互变原理
11.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2.关于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部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
B.以乡村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逐渐形成
C.以股份制和私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D.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3.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观念正确的是()。
A.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B.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四川省成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和答案(九)》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