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7年11月22日河北唐山市路北区事业单位面试题(综合岗)
1、你怎么看待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问题,对于空巢老人该如何养老?
费孝通先生早在1983年就总结了中西方养老模式的差异:西方为“接力模式”,东方为“反馈模式”。
意思是说:在西方,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是纯粹的义务付出;在东方,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和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赡养,是同等重要的。其差别就在于子女是否有义务赡养父母。
在中国,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迁,抚育和赡养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等,进而滋生种种失败感、无力感。但是,在西方,西方人对于所谓“空巢”的接受能力更强。两相对比,他们不会因为空巢而忧伤,更会因为孩子无法独立而苦恼。这是观念认知上的差别。
当然,单就理论分析未免把实际问题简单化了。毕竟旧巢总是有余温的,亲子关系的联接和老人社会适应能力的骤降是现实存在的。
下面是2013年《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列举外国应对“空巢老人”的举措:
德国:政府民政部门和大学生服务中心联手,开展老少互助活动。有的老人让大学生们居住在家中,各自拥有卧室,并共用厨房、客厅。平时,他们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起到防止老人孤独,互相关照的作用。
法国: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往往选择“家庭护士”来料理生活起居。由老人挑选一户人家,让他们搬到自己的家中,组成一个新的大家庭,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英国:“老年村”成了一种时尚。“老年村”最早兴起于美国,随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兴起。目前英国越来越多的退休者到老年村定居。
美国:退休老人都有养老金,这是美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仅靠养老金不能保证应付晚年生活的各种问题,于是美国人大多在中年时即开始投资私人养老基金。
龙应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中,提到了一对中国老夫妇去到瑞士的所见所闻和所言所行:
一对从未出过国门的中国老夫妇来到瑞士,在苏黎世湖畔看见无数个老人在湖畔小道上倘佯,有的喂天鹅,有的晒太阳,个个显得悠闲安适。听完对于养老金、退休金、救济金、失业金、医药保险金等的解释之后,老夫妇恍然大悟的说:
“我们的报纸老说什么西方人不懂孝道,不奉养父母什么的。现在看起来居然有理。老头子老太婆每个月都有公家给钱,够吃够住够花,为什么还要子女‘奉养’?根本不需要嘛!靠子女奉养,碰不好还要看小辈脸色,还不如靠制度,自由自在,这简直比孝道还好哪。”
以福利制度来达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理想,这是人道精神的切实实践了。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宣扬“孝道”只是下策,提升社会福利保障、建立稳定的老年人社交圈才是上策。
2、细节决定成败,你怎么看?'>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7年11月22日河北唐山市路北区事业单位面试题(综合岗)和参考答案》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