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4年6月28日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事业单位写作真题解析
2015-06-09 00:13: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编辑推荐  2014年申论热点 | 2014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

91考试网教育专家为考生带来2014年6月28日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事业单位写作真题解析。

材料写作题(共30分)。

材料节选:

在南非,有两座较大的公园,一座是德国人建造的德塞公园,一座是南非人自己建造的克克娜公园。……

……

目光短浅往往代价沉重。

阅读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题干解析】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作文题,要求“阅读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因此,具体写什么主题,从哪个角度切入,需要分析材料进行判断。

【材料解析】

文章属于哲理故事类,此类题型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抓准立意,得出中心论点,需要透过故事挖掘出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是什么,即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哲理故事类的题目,往往采用主体分析法,即:抓主体-找做法-析结果-揭主旨的方法寻找中心立意,前三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故事大意,最后一步是重点,考察分析能力。

抓主体:

德国人和南非人

找做法:

在南非各建造了一座公园,德国人建造了德塞公园,南非人建造了克克娜公园。

德塞公园:前期投资较大,引起人们颇多非议;

克克娜公园:投资较小,虽然材料没有直说南非人的反映,但不说其实也就是默默赞许之意。

析结果:

不到两年时间,南非人的看法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为:

德赛公园:大门宽敞、方便;建了下水道,还将公园垫高两尺,没有被淹;建成多少年没变样;

克克娜公园:大门过小造成安全事故;被大水所淹;修修补补,花掉建德赛公园两倍价钱;

揭主旨:

两相比较,德国人在建造德塞公园时虽花费较多,但长远来看,后期需用于维护、修补之类的费用几近于无;而南非人建造的克克娜公园虽前期投资少,但后期修补、完善花费巨大,加起来花掉的是建德塞公园两倍。说明德国人做事时考虑比较长远和全面,而南非人只关注到暂时的眼前的利益而已。

也正如材料最后一句的提示:目光短浅往往代价沉重。其实对本文的中心思想进行了提炼。目光短浅会付出沉重代价,换言之,要想不付出沉重代价,我们就要做到目光长远,即:具有长远的眼光才能有所成就。

【背景知识】

在当前中国社会,这种只顾眼前不看长远的做法比比皆是。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暂时的政绩,一味追求GDP的上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遭到了自然无情的报复。现在中国环境问题突出,给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又如个人而言,在事业和生活中,过分关注于眼前的蝇头小利,缺乏发展的眼光,最终一事无成。例如方仲永,尽管天资聪颖,但他父亲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带着他到处走访赚钱,却忽视了他的学习、成长,结果泯然众人矣。

【解题思路】

结构布局:

对于文章结构而言,常用的文章结构有五段三分式、起承转合式、一个论点多个论据式。对于哲理故事类而言,五段三分式用的频率比较高,且常用的形式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对于分论点的选择,往往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入手,常用的是“为什么”和“怎么办”角度。本道题从“为什么”角度最容易切入。同时,本文亦可以从正反对比角度进行书写。

结构一:正反对比角度

从材料可知,德国人和南非人在建造公园过程中不同的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德国人眼光长远,因此公园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是后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可见长远的眼光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与之相反,南非人虽然初期建公园时投资小,然后后期一系列的事故,花费了建公园两倍的价钱,可见,目光短浅也许会获得一时之利,但是终归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因此,通过材料,最直接的写法也是最容易的写法便是采用正反对比的写法,示例如下:

分论点一:长远的眼光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分论点二:目光短浅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结构二:为什么角度——为什么要有长远眼光?

长远眼光对于做人做事有什么重要意义?竭泽而渔告诉我们目光短浅会导致事情的成败,目光短浅的人永远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反之,孟母三迁告诉我们,拥有长远眼光,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企业中亦是如此,惟有长远眼光方可战胜对手,在众多的企业中获得领头羊的地位。示例分论点如下:

分论点一:目光短浅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分论点二:长远的眼光在生命的价值中折射出智慧。

分论点三:具备长远的眼光,方可成就大业。

角度三:怎么办角度——怎样才能具有长远的眼光?

长远眼光对于我们做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如何培养长远眼光?其实,我们最常用的途径就是学习,可以通过书本知识学习理论,提高自身修养;亦可以从实践中学习,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便是这个道理。

分论点一:从理论上,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可以学习到前人或成功人士的经验,科学文化等精华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素质,让自己的心胸开阔,对事物的理解角度和高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眼光变得长远。

分论点二:从实践上,多接触社会,增加自己的社会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实践来验证理论,让自己在理解、看待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发展观,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使眼光看得长远。所谓站得高看得远,眼光的长远就是靠站在科学发展观上来的,科学发展观要靠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写作论据:

事实论据:

1、竭泽而渔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2、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韩魏为保一隅之安而向秦国献地

群雄追鹿,狼烟四起,锋利的箭镞发出瘆人的寒光。在那个战争时起的时代,秦军带着踏平六国的野心向六国开进了,怯懦的韩魏为了保有一隅之安开始向秦谄媚献地,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燃起了秦贪婪的野心,在一次次屈辱的割让之后,秦不费吹灰之力灭掉了六国,只留下后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美好幻想。

4、和珅:贪婪成性

康乾盛世,物阜民丰,金光流溢的金块刺激着人贪婪的本性。和坤,一介贫寒之士在初登科场时也有忠君报国的鸿鹄之志,许多奴颜婢膝的官员以重金贿赂他都被他义正辞严的拒绝了,但这一次他忘记了自己的高远志向将贪婪的手伸向诱人的金子……从此,便对各种“献礼”全都收入囊中,最终那一块块贪婪的金子将他永远都压在历史的山下。

5、犹太人:只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同意满足他们每人一个愿望。美国人想赚钱都想疯了,他要了1万美元。俄罗斯人喜欢喝酒,要了30箱伏特加。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后,美国人第一个冲出来,他的钱早已花光了,变得憔悴不堪。接着出来的是俄罗斯人,由于饮酒过量,他得了肝硬化、酒精中毒,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都与外界联系以获取我所需要的信息,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增长了4倍。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理论论据:

1、不求近功,不安小就。——恽代英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俗语

【参考范文】

风物长宜放眼量

——要有长远的眼光

鹰的眼光是锐利的,因而能迅速捕获食物;壁虎的眼光是长远的,因而敢于自断其尾;人的眼光是智慧的,因而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只有具备长远的眼光,拥有洞悉大局的“慧眼”,才能乘风破浪,才能一路向前。

目光短浅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仲永是一个天赋极佳的人,可最终却“泯然众人”。这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缺乏长远的眼光,没有给仲永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他“小时了了,大却不佳”的不幸的结局。天资聪颖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大众?只关注眼前的赞誉,只看到短暂的收益,却不着眼长远,终究会被时间淹没,一无所成。

长远的眼光在生命的价值中折射出智慧。现实生活总崎岖,它是对人的考验。只有具备长远眼光的人才能通过这场特殊的考试,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是吗?且看那位犹豫不决的科学家伽利略。他面对宗教裁判所严酷的威逼,可以英勇一死并获得鲜花、掌声和赞誉;也可以忍辱偷生,在世人鄙视的目光中活下来。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看到了物理学的未来的发展,看到了自己将在这领域取得的成就。正因为他具备这样聪慧的眼光,他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具备长远的眼光,方可成就大业。眼光短浅,只能得到蝇头小利;眼光长远,方能真正摘取成功的果实,造就千秋伟业。翻开浩浩青史,里面传写着数不胜数的成功志士。具备长远的眼光,司马迁甘受宫刑,却完成了鸿篇巨制《史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一个瑰宝;具备长远的眼光,韩信蒙受“跨下之辱”,终成大将,逐鹿中原,留名青史;具备长远的眼光,李白放弃了升官梦,游名山,阅大川,写就许多灿烂的诗篇,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异彩。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长远的眼光。若非如此,或许司马迁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或许韩信会无名而终,或许李白在官场碌碌无为地度过余生。

正如毛泽东所言: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只纠结于一时一地的处境,只看到当下一毫一寸的小利,而忽略长远的利益。否则就如同南非的克克娜公园,虽然开始时投入少,但后期修补和完善却耗费巨额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偿失。俗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放眼长远,才能赢得人生。(891字)

热门推荐:如何写好申论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Tags:事业单位 招聘 考试 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4下半年江苏省属《综合知识与..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