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08年江苏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A类(附答案)(二)
2012-10-26 12:04: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
2007年2月3日,丁某因工资问题与单位领导王某发生矛盾上门吵闹,把王某打成轻伤
接到报警后.某市公安局任某前来处理此事。任某欲将丁某带回派出所询问,丁某不从,发生扭打。在扭打过程中,丁某被推倒地,造成颅内出血死亡。2007年3月20日,丁某之父向某市公安局提出行政侵权赔偿。
1关于丁某之父的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从丁某受到任某违法行使职权受害时起2年

B.从任某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2年

C.从任某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3个月

D.从丁某之父第一次提起行政赔偿请求时起2年

2本案赔偿义务人应赔偿的损失是

A.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对丁某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应当支付的生活费

B.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对丁某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应当支付的生活费

C.医疗费、丁某之父申请赔偿的交通费

D.死亡赔偿金、丧偿费、残疾赔偿金

3对受害人赔偿后,赔偿义务人

A.不得向任某追偿

B.可以要求王某承担部分费用

C.应当向任某追偿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D.可以要求任某和王某共同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4如提出行政侵权赔偿诉讼,除丁父外,其他有权提出行政侵权赔偿的主体是

A.丁妻

B.丁兄

C.丁子

D.丁母

2、 (二)2008年1月8日,张某看到某公司的招聘启事后,于1月l0日到某公司应聘,1月11日
双方就试用期、劳动待遇、在职培训、违约金等事项进行协商后,达成了口头协议。张某于1月15日正式上班,2月28日双方签订了书面协议。
1张某与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A.1月10日

B.1月ll日

C.1月15日

D.2月28日

2某公司在与张某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过程中不得从事的行为是

A.扣押张某的居民身份证3个月

B.要求张某提供6000元的担保费用

C.向张某收取进厂费500元

D.要求张某提供毕业证书复印件

3如果张某和某公司约定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张某在试用期依法不得超过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4张某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该公司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合同约定工资的

A.50%

B.60%

C.70%

D.80%

5张某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情形是

A.违反服务期约定

B.违反晚婚约定

C.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D.擅自参加研究生考试

3、 (三)某木制品公司甲与日本某商场订有一份木制品买卖合同。为了履行该合同,甲多方求购某种稀有木材,未果。正当交货时间临近时,本地某木材公司乙主动上门提出以高于市场平均价4倍的价格向甲公司出售相当数量的该种木材。甲公司迫于无奈,按乙提出的条件与其签订了合同。随后,甲乙双方各自履行了合同义务。两年后,甲公司更换了董事长,新任董事长提出这一合同的效力存在问题。
1甲公司新任董事长拟请求撤销与乙订立的买卖合同。关于可撤销合同的情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B.一方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

C.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D.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

2下列关于甲的撤销行使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B.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C..自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D.自知道撤销事由后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3如果甲乙之间买卖合同标的物系国家严禁采伐的稀有木材,则该合同

A.效力待定

B.可撤销

C.有效

D.无效

4如果甲乙双方之间买卖合同标的物系国家禁止流通的稀有木材,则对利用合同危害国
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处理的部门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海关

5如果乙公司提供的木材有质量问题并导致由此生产的木制品被日本商场退回,侵害了
甲公司的声誉及财产权益,关于甲公司追究乙公司承担的法律责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只能追究乙公司的行政责任

B.只能追究乙公司的违约责任

C.只能追究乙公司的侵权责任

D.有权选择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
材料1:我国石油、天燃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已经对节约能源进行了立法。近年来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
材料2:2006年8月5日,国务院同意并公布了由环境保护总局、发展和改革委会员制定
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2007年11月下旬,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等三个办法。12月,备受关注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首次亮相,面向各界征求意见。
1针对能源和污染问题,我国相关立法进程稳步推进,关于这方面的立法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颁行了《节约能源法》

B.我国已经颁行了《能源法》

C.关于污染物排放控制,虽然没有制定法律,但国务院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法规

D.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已经不能适应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需要,应当抓紧修正

2我国政府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思路有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

C.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D.减缓经济发展速度,降低能源消耗

32008年是完成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应尽快形成的工作格局是

A.政府为主导

B.企业为主体

C.加强新农村建设

D.全社会共同推进

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A.消费模式

B.增长方式

C.产业结构

D.生活方式

5从公共政策角度看,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做法属于

A.政策调整

B.政策终结

C..政策规划

D.政策执行

6以上材料表明:

A.公众具有较强的参政意识

B.在政策过程中政府更加注重民意

C.公众影响公共政策的形式是多样的

D.公共政策依据大家的意志为转移

7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有

A.通过参加听证会影响政策制定

B.通过选举人大代表参与政策制定

C.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影响政策过程

D.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影响政策过程

8关于《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个规范性文件都属于行政法规

B.行政法规的立法应当遵循与制定法律、地方性法规相同的原则

C.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均应以国务院总理令的形式公布

D.两个规范性文件为公民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因而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9国家的相关政策调整体现了

A.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B.保障了宪法赋予的公民休息权的实现?

C.实现了拉动旅游经济的根本目的

D.体现了对民族习惯的尊重和对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视

5、 (三)材料1: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的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其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第三,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如农民工群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2亿,作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
材料2: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145.36亿元,增长86.8%;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增长13.9%;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1对于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B.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日益突出

C.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已满足公共需求

D.中央财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

2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的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所要围绕并推进的工作是

A.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B.主体功能区建设

C.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D.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6、 (四)
材料1:2006年12月26日,方便面中国分会在北京召开一届八次峰会,研究棕榈油和面粉涨价引起的企业成本增加问题。会议商定高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5元以上),中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元以上)和低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以下)涨价的时间和实施步骤。从2007年7月26日开始,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中低价方便面价格整体上调,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导致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
材料2:针对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8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对方便面价格串通案调查调查情况的通报》,认定方便面集体涨价已经构成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并责令方便面中国分会立即改正错误,消除不良影响。

1在方便面涨价事件中,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

A.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B.阻碍了经营者间的正当竞争

C.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D.规范了方便面的价格

2有关部门对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的处理表明,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的职能是

A.经济调节职能

B.市场监督职能

C.社会管理职能

D.公共服务职能

3有关部门对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串通涨价行为的定性表明

A.方便面价格应由市场调节,但调价行为必须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B.方便面是基本消费品,必须由政府规定价格

C.方便面价格应由政府调节,政府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规定价格

D.方便面是基本消费品,其价格应由政府与行业协调后共同确定

4下列有关行业协会的表述正确的有

A.行业协会是中介性质的社会团体

B.我国《宪法》有关结社自由的规定是行业协会的合法性根据

C.行业协会应恪守行业规则,加强行业自律

D.行业协会应该保护行业内的平等竞争,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令方便面中国分会立即改正错误、消除影响的行为属于

A.行政监察行为

B.行政指导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Tags:事业单位 历年真题 word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2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