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4年12月15日山西省阳泉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大关,超过去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分管的领导让你变通的处理一笔现金往来的业务,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大关”
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刷出新高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也是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的社会热点,谈到毕业生的新高往往接下来都会引出就业问题,所以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增长也是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之一。从这句话我们可以获得两个主体,一个是毕业生,一个是高校,挖掘好主体有利于搭建答题逻辑。
审题点2:“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从毕业生的问题转为就业严峻的问题,可以看出二者既是独立的社会热点,也存在因果关系,前者更像是为就业问题做的铺垫,因此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不可割裂开来。谈到就业话题,我们能想到市场的监管者——政府,结合第一句话,我们能得到针对题目的3个主体,学生、高校、政府,因此在寻找就业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时,我们可能从3个主体的角度搭建框架。
审题点3:“对此你怎么看”
这种题目问法是比较常规的社会现象题目提问。面对此类题目,我们确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题后,要着重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根据原因,问题导向提出对策。每部分的框架可以从我们分析的3个主体角度分别给出,可以有所侧重,详略得当。因此本题的大体思路框架可以确定为“破题表态-分析问题-给出对策-总结升华”。当然,框架是一种逻辑思维,并不是僵化的模板,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优化不同部分之间的自然过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层次原因和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不断刷新新高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毋庸置疑,“最难就业季”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矛盾,但是相信只要找准矛盾,形成合力,庞大的就业群体带来的不会是“就业难”而是“人才热”。
第一,就业难源于高校毕业生不正确的就业观。部分高校毕业生没有做好吃苦耐劳、筚路蓝缕的准备,在思想的象牙塔中想象着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职场,思想上的好高骛远导致了行动上的捉襟见肘;由于缺少合理的职业规划,有的同学在择业时忽略专业和兴趣,一味追求热门导致就业扎堆。
第二,高校相关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目前,对于高校的大多数课程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应试阶段,比如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课程体系大多是纸上是的终觉浅的理论讲解,如此课堂培养出的毕业生自然就少了更多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加之当前高校教师大多来自高校,就业于高校,师资力量本身就缺乏社会实践,也导致了授课内容的实践性较差。
第三,当前人才流动的相关机制有待完善。在当前各城市“抢人大战”的大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的人才观念仍旧落后,存在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等破坏就业公平,不利于人才流动的现象;面对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我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转换,相关教育体制、教育改革仍旧落后,不得不说是制约人才发展、造成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根本所在。
要想真正的形成高校毕业生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还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标本兼治。
一是高校毕业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摒弃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要有“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思想准备。在此基础上努力学习,多参加相关就业培训课程和就业宣讲会,多参与就业前实习创业,才能在思想和行动上接受社会的检验。
二是高校应进一步与社会发展接轨。一方面结合本校原有的专业特色优势与社会发展大局、战略新兴产业主动对接,比如电子科技类高校可以设置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类高校可以设置大数据专业、农业优势高校可以加大融入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统的煤炭、钢铁类粗放经济专业也要不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一系列专业设置、课堂内容的调整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对于师资招聘,也可以适度探索聘任制的市场化师资队伍,引入部分兼职的创业企业家,将职场的拼搏现身说法,在相关创业课程与同学们分享。
三是人才改革要再抓实、再深入。地方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避免“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悲剧。出台相关人才新政,划分就业人才等级,给予相应的税收、落户、住房、创业上的支持服务,打造吸引人才聚集的产业高地。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逐步推广教育改革成果,比如创办更多“西湖大学”“湖畔大学”式的高校,颠覆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当下,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在开展如火如荼的抢人大战,展现了爱才的诚意和聚才的良方,相信随着人才就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形成共识,久久为功,我们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必将转化为复兴路上的强大动力。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分管的领导”
“分管的领导”是你的上级,原则上应该服从领导的安排,并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但是,也应该根据具体的工作具体分析,如果有违背原则的工作安排,也应该向领导提出来。
审题点2:“让你变通的处理一笔现金往来的业务”
“变通的处理”就要根据处理事项的分类,通过向领导请教找到原因,看能否变通处理,可分情况讨论。如果是自己工作经验不足,对要处理的业务不是很了解,应该及时请教领导,弄清楚后再保质保量地把工作做好;如果变通指的是公事,需要加快加急,比如涉及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可以根据领导指示去做,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如果是领导处理私事,要跟领导说明利害关系。
审题点3:“你怎么办”
在表态、分析原因之后,一定要有解决的办法,并且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以后在工作中应该怎么做,这道题目才算答完。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面对分管领导安排的工作,原则上应该服从领导。要秉承着对工作负责、对单位负责的态度,把领导安排的工作没有折扣、保质保量地完成。但是,也应该根据具体工作的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守住底线。面对题目中的这种情况,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处理:
首先,我会向领导请教,全面地了解这项工作的内容,包括这笔现金往来业务的具体分类、现金流转记录存档、工作完成时间节点等,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目的。
其次,根据领导的指示和安排,分析情况,合理地完成此项工作。
如果是由于我自己工作经验不足,对于变通的处理这项工作不理解,甚至曲解了工作内容,我会及时向领导请示,说明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求领导的帮助。我会在领导的指导下弄清楚工作任务流程,攻克难点,保质保量地把工作做好。
如果分管领导是因为公事需要加急加快,比如涉及到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像是发放给所在辖区贫困户的补助款没有及时到位或者创业致富扶贫专项资金分配占比不合适,需要调整等,我会根据领导的指示完成工作,并在工作中重点做好具体事件的分析、现金流转的记录、相关变通工作的文字说明等,争取让每一笔资金的来去都有记录,也便于日后工作的交接和材料的汇总存档。
如果是分管领导是由于私事让我去变通的处理这笔现金,我会坚守底线意识,不做违背原则的事。一方面我会向领导了解情况,并运用自身工作经验和对政策文件的学习,帮助领导分析探究更合适、便捷的方法来解决领导的难题;另一方面我也会向领导谏言,说明私事公办对于领导和单位的不良影响,并说明违规违章带来的危害,相信领导在认真研讨政策法规后,会听取我的建议,打消这个念头。我也会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积极帮助领导解决问题。
最后,在日常工作中我也会不断总结和反思,既服从领导的安排,也注意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做好领导的助手。另一方面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领导请教,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发现工作中问题时能灵活应对,有针对性地向领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便于工作更顺利地开展。
第1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4年12月15日山西省阳泉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