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5年11月7日下午浙江省金华市慈溪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完美word版下载)
2022-08-28 00:01:57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5年11月7日下午浙江省金华市慈溪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5117日下午浙江省金华市慈溪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请你谈一谈梦想、现实、毅力之间的联系。

 

2题:你们单位请来一位专家做一个报告,你把专家的观点整理成材料交给领导,领导未告知你就把材料发给了媒体。媒体曝光后,引起群众很大反响。此时专家发现曝光的观点和他的观点并不一致,于是找你对峙,你会怎么做?

 

3题:为了改善群众乱穿马路的现象,政府在路口张贴了“不要乱穿马路”等标语,但收效甚微,只有26%的人不再乱穿马路。后来改用大学生创新标语“你丑你乱穿马路”,结果居然有80%的人不再乱穿马路,对此你怎么看?

 

 

 

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梦想、现实、毅力之间的联系

本题的题干比较简单,审题明确是一道态度观点类的综合分析题。题干让我们去谈梦想、现实、毅力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三者的定义和关系。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指在现在想未来的事或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情况,甚至可以视为一种信仰。现实,即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解释,真实的即时物。通过明确这三者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现实是梦想的基础;毅力,就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必备精神品质和必要条件;梦想是支撑我们奋斗努力改变现实的精神之光和理想信念,反过来激励我们在现实的条件下通过毅力、坚持最终改变现实。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曾经说过:“现实是此岸,梦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毅力和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很好地诠释了梦想、现实和毅力之间的关系:现实是梦想的基础,毅力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梦想反过来激励我们更好的改变现实。

第一,现实是梦想的基础。一方面,现实的基础条件、能力水平决定梦想实现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人生前进的方向也需要根据现实不断地调整,现实起指导作用,不懂得根据现实灵活变通的盲目坚持只会让人劳而无功。那年鲁迅看见了国民的无知麻木,立足中国现实,果断弃医从文,才成就了中国文坛的一颗巨星。

第二,毅力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人能攀多高,不是靠体能而是靠毅力”,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实现梦想,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司马迁忍受宫刑,以惊人的毅力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仅完成了自己写史书的梦想,更开创了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

第三,梦想激励我们更好的改变现实。梦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可以激励我们更好地改变现实。奥普拉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激励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已然唤起人们美好的憧憬,转化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懈探索。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更要正确处理梦想、现实、毅力之间的关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最初的梦想,踏实肯干,意志坚定,为自我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必须坚持学习,培养过硬的本领。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并加强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等方面的学习,开阔视野,提高知识层次,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第二,必须磨掉浮躁,践行实干精神。养成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说实话、讲实情、办实事,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做好,高标准完成自己的工作。要有底气、有胆量、有魄力、有毅力,善于攻坚克难,面对困难勇于解决,又要真干事、干实事、干好事,以饱满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真正将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以端正的态度完成自己的工作,真正用踏实之正气破除浮躁之邪风。

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请来一位专家做一个报告,你把专家的观点整理成材料交给领导”

既然单位请专家来做报告,那么专家的观点就是单位需要了解和学习的,作为整理者,应该做到准确、全面、客观,同时要做好和专家的确认,保证无误。

审题点2:“领导未告知你就把材料发给了媒体”

领导虽然没有告知你,但是在材料审核和交接过程中,需要和领导做好沟通工作,对材料的准确性和用途进行汇报和了解,不管是否要通过媒体公布,都要保证材料无误,所以此题涉及和领导的解释沟通工作。

审题点3:“群众很大反响”

群众反响大,说明群众很关注,对于材料的内容和真实性应该和群众做好反馈,可以借助媒体渠道进行应对。

审题点4:“专家发现曝光的观点和他的观点并不一致,找你对峙”

专家不满,说明自己材料没做到位,既然专家已经找你对峙,那么向专家解释并解决问题就是最重要的。从整个题目审题看,思路就捋出来了:处理专家不满最紧急,其次是进行材料修改使得错误纠正,再次向领导汇报情况,提供解决方案,最后在领导指示下通过媒体向公众澄清。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作为报告材料的整理者,我应该做好与专家的沟通衔接工作,保证材料准确无误后再交予领导,遇到这样的情况,给专家带来一定的困扰和影响,要及时纠正错误,减少误会和不满。

第一,向专家进行解释道歉。我会仔细查阅媒体的稿件,和专家进行了解,如果确实存在与专家观点不符的问题,我会立即对自己的过失向专家致歉,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和沟通不畅,导致报告的材料整理没有准确一致地反映专家的意见,对此我应该负有责任,一定及时改正错误。现在群众反响很大,说明群众对此很关注,为了减少对群众的误导,我们应尽快进行澄清和纠正,保证群众接受准确的观点,希望他能够谅解并指导我。同时,立即就材料与专家进行核对修改,将不准确的地方与专家沟通进行改正完善。修改完毕后,再次和专家进行签字确认,保证无误。

第二,向领导进行工作汇报。对我的失误向领导道歉,我的报告材料和专家观点不一致,说明是由于自己能力水平不足,没有充分领会专家意见,在整理后对材料的审核与专家、领导的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公众出现误解,引起专家的不满,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并向领导表示,我已经取得专家的配合,材料已经经过反复严格的修正,保证不再出现错误,建议通过媒体向公众进行解释,将正确的观点告知公众,第一时间消除误会。

第三,联系媒体进行澄清。在接到领导的指示后,联系该媒体,向其解释并提供修改后的材料,及时撤回之前的稿件。同时,向群众发表道歉声明,为我的失误进行解释道歉,并把材料的论证修改过程向大家进行告知,希望取得公众的谅解。此外,可以留下我们的咨询电话,或者留言信箱,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可以咨询我,我会耐心向大家进行反馈,并请大家继续监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第四,反思改正自身不足。经过这次事件,我会进行深刻的反思,今后在进行任何工作的过程中都要认真仔细,材料一定要通过多次审核、主动沟通等方式去保证内容的准确无误。同时,在学习单位和行业业务方面,要做到深挖、吃透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平时多向有经验的同时学习请教,保证工作到位。

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为了改善群众乱穿马路的现象,政府在路口张贴了“不要乱穿马路”等标语”

“为了”指明了政府张贴标语的目的,说明城市交通存在群众乱穿马路的问题。政府的做法是在路口张贴“不要乱穿马路”的标语,这是政府解决问题的一种做法。

审题点2:“但收效甚微,只有26%的人不再乱穿马路”

政府张贴标语的行为效果并不是太尽如人意。这句话中出现了一个数字:26%,这个数字直观的告诉我们张贴“不要乱穿马路”这样中规中矩标语的效果是非常不好的。所以,这句话也给我们指引了思考的方向,为什么张贴这样的标语结果会不尽如人意。

审题点3:“后来改用大学生创新标语“你丑你乱穿马路”,结果居然有80%的人不再乱穿马路”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onload='if(this.width>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onload="if(this.width>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www.91exam.org/images/1841.png" align="center" style="font-size: 9pt;">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11月29日江苏苏州姑苏区事..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