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5年12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南京市新发布市容市政新规定,车辆有污迹泥渍,油漆剥落,车容车貌有问题的情况,要处以2000罚款,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国家实行带薪休假,但制度难以施行,尤其在非公企业,如何让非公企业施行带薪休假制度,你有哪些建议。
第3题:某地是蜜橘大县,秋天原本以发展蜜橘采摘游,销售蜜橘为主,但有人在网上发布不实帖子,说橘子里面有虫子,并有大量跟帖,引起不良影响,导致蜜橘滞销、果农一年辛苦白费。你为乡镇想办法,你怎么做?
第4题:接第三题内容。乡镇要举办蜜橘展销会,你怎么组织?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南京发布新规定
“南京发布新规定”,表明这是一个政府行为。因此,可以从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政策执行过程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如何解决去论证这样的思路进行作答。
审题点2:车辆有污迹泥渍,油漆剥落,车容车貌有问题的情况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新规定所列举的车容车貌问题标准非常模糊,污迹泥渍多少可以罚款?油漆剥落到何种程度可以罚款?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新政策缺乏合理性。这也是我们在分析该项新规时主要的依据。
审题点3:市容市政
考生答题时可以以“车容问题”进行切入,但是不要拘泥在“车容”上,可以扩展到如何维护市容,如何建设美丽城市等,使答题的角度更深、更广。
审题点4:违反者处以2000元罚款
“2000元罚款”,金额较大,因此可以分析下这一罚款金额是否合理,罚款是否有明确的标准,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去完善。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城市作为市民生活的载体,其市容市貌整洁与否与群众的幸福感息息相关。南京出台市容市政新规定,对于车容有问题的车主进行罚款,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一政策的合理性和长效性还有待商榷。
对车容问题进行罚款,一方面会使车主积极清洗车辆,修补车容,保证车辆美观,维护市容市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车主及时关注车况,对问题车辆进行检修,避免交通事故。此外,这一政策也是政府在建设美丽城市过程中做出的积极尝试。从这一角度来说,确实要为这项新规发布的初衷点个赞。
但是这一新规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全面客观的看待。
第一,政策的合理性不足。一方面,罚款金额过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规定:对于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设施可以进行罚款,但仅因为车漆脱落或外观破损,就处以2000元的罚款,没有考虑群众的实际收入水平,缺乏合理性。另一方面,罚金去向未做明确规定。政府未公布罚金的去向与用途,极易滋生金钱腐败。同时,处罚标准模糊。污迹的大小、油漆剥落的程度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无法作为处罚判定的标准。第二,该项规定缺乏长效性。其一,政策执行困难。虽然规定下雨天不处罚,但如何区分泥泞是否为下雨天造成则非常困难。因此,如何规范处罚,避免出现二次处罚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方面。其二,仅仅靠对民众罚款来维护市容市貌,长效性不足,很容易沦为面子工程。
综上,这样的政策规定不仅不利于达到维护市容市貌的目的,还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该项新规也从侧面反映出一方面政府缺乏民主决策的意识;另一方面,以罚代管,不免显得管理形式过于单一。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这一政策,使政府行为真正落实有效。
第一,完善市政新规定。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告知群众,政府将对这一规定进行修订,并且择期举办网络直播以及线下听证会,听取市民对整顿市容的建议,动员民众积极参加。另一方面,和专家以及群众代表一起,细化处罚标准,比如油漆缺失面积达到百分之七十再进行处罚,并参照其他处罚条例,规范处罚金额。此外,公开罚金流向与用途,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创新管理方式,例如可以先责令限期改正,如若不在规定期限内改正的,再进行处罚。
第二,维护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宣传。由政府牵头,社区合作,开展文明行为教育讲座。发动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爱护环境,不乱涂乱画、不随地扔垃圾、遵守交通秩序,按车位停车,不乱停乱放、文明谈吐,文明出行等。另一方面,在法律上进行完善,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及时进行补充。同时,对于一些毁坏市容市貌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不仅进行金额处罚,也可以将相关责任人列入个人征信体系,提高社会道德的约束力。
第三,转变政府管理思维,避免面子工程。一方面,完善重大行政事项民主决策机制,在政府政策制定前,广开言路,通过听证会、专家讨论、集体论证等形式,听取民意。其次,为了防止短视政绩观,出现面子工程,应当加强监管,畅通民意反馈渠道,使每位公民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及时反馈,完善政策修订。
城市建设需要靠大家群策群力,政府以建设美丽城市为目标,创新管理方式,民众也应该以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为根本,共同营造美好家园。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带薪休假
带薪休假制度旨在于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维护其合法权益,所以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好的政策却难以落实,所以在开头可以先进行表态。
审题点2:尤其非公企业难以落实
这是本题中需要分析的重点矛盾。“带薪休假制度”在很多企业都难以施行,但非公企业更甚。为何“非公企业”特别难落实?在分析时,可以结合非公企业的特点,注意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审题点3:提建议
本题直接询问有何建议?因此,答题时要多分析对策。可以采用主体分析方法,从企业角度、员工角度以及监管角度提对策,更具有针对性。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带薪休假制度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该项制度有益于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让其能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也是维护民众基本休息权利的体现。然而,这项制度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难以落实的问题,尤其对于非公企业员工来说,由于企业自身激烈竞争的需要、员工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工作观念以及外部监管的不足,导致了带薪休假制度仍然是“镜中月,水中花”,看得见摸不着。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非公企业带薪休假制度落实难的问题,还需各责任主体共同发力,多管齐下。
首先,政府应做好制度保障。其一,要对非公企业出台一些政策优惠。比如税收优惠、创业扶持,使企业不再通过取消带薪休假来提高经济效益。其二,试点推行。政府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程度,先选取一批经济效益良好的非公企业作为试点,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并以此总结经验,做好由点到面的全面推广。第三,加强主动监管。联合工会,主动对企业进行监督,随机抽查,对于没有落实带薪休假且未按照标准给予员工经济补偿的企业,予以罚款,如果查出三次以上,则将其列入社会征信体系,与企业信用直接挂钩。第四,积极处理反馈。对于员工提出的劳动仲裁,在法律规定期限内及时处理,并且对于后续的结果进行长效监督,避免出现“企业报复员工”的现象。最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政府要通过落实务实的经济政策,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非公企业的经济活力,使其能健康平稳的发展壮大。
其次,非公企业做好自身完善。一方面,企业需要转换“靠人力发展”的发展理念,实现科学发展,比如通过完善工作流程,畅通沟通机制,科学分配任务等来提高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实行年度计划安排、轮休、换岗、家庭成员休假衔接等制度,比如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对全年职工的休假需求进行摸底调查提前安排,让员工签字确认,如果在具体执行时遭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可个别进行二次协商,实现“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为员工创造一个方便的休假环境。此外,最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加强科研创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经济收益,实现长远发展。
最后,作为员工个人,要摒弃不良的传统观点,培养自己的维权意识,对于企业不执行带薪休假且拒不补偿的行为要主动申请劳动仲裁,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5年12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