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7月15日上午山东聊城市临清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钉钉子精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2题:广场平时大家可以打球、跳舞,这几天农民过来晾晒麦子,他们之间发生争执,你是县里的干部正好经过此地,该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为态度观点类题目,这道题目的设问并不特殊,难度也不是很高,算是一道中规中矩的题目,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政策理论的理解。答题要围绕着总书记提出的“钉钉子精神”,其实也就是说我们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需要沿着正确的目标”和“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在坚持一件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判断,如果方向错了,那一切都是徒劳。
审题点1:“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钉钉子精神’”
“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以朴素的话语,提出的一个意蕴深远的命题。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干事业也是如此,一个单位、一个地区面貌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沿着正确的目标久久为功、持之以恒,要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才能取得实效。
在作答的时候,首先要做到有明确的论点。接下来就可以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对论点进行论述,为了使论述更有力,在论述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主体出发,运用主体分析法进行论述,使论述更完整,更具有说服力。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就是要具有“钉钉子精神”,这不仅仅是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具有“钉钉子精神”。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党全国要锲而不舍,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同时,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我们都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以贯之地贯彻执行。地方和部门工作也一样,要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切实干出成效来,各项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真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其次,企业要想谋得发展,也要具有“钉钉子精神”。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工作任务紧迫、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企改革工作,对国企改革作出了“两个不动摇”“两个一以贯之”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国企改革,要以“钉钉子精神”坚持科学谋划,化解过剩产能、化解债务降杠杆。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的指示精神,确保党的领导在国企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
最后,我们个人想要谋得发展,同样要具有“钉钉子精神”。就像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他的一生就是在践行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翻译事业,在2014年,许渊冲老先生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在我们个人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习发扬“钉钉子精神”,要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扬“钉钉子精神”,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结合新的实际,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应急应变类。题目矛盾比较单一,即农民在广场上晒麦子引发争执。考生作为县干部,面对这一事件在处理上一定是以化解群众矛盾,满足群众诉求为目的。由于争执的原因在于两群人对于同一公共空间的诉求不同,因此考生在化解矛盾时可通过合理假设不同情况,帮助两群人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那么矛盾自然消解。
审题点1:“大家可以打球、跳舞;农民过来晒麦子”
这个是本题的核心矛盾点,广场作为社区的公共场地,平时的用途是满足大众的业余文化、体育等爱好需求,但是秋收季节,农民晾晒麦子也十分重要。因此要解决此争端,既要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又要解决农民晾晒麦子的需求。
审题点2:“你是县里干部”
作为县里的干部,我们遇到这样的矛盾,首先先要控制住场面,避免事态升级,与此同时在解决矛盾之前要对于情况做一个详细的理解。与此同时,作为县干部是有一定权限的,可以调配到很多资源去解决矛盾。
综上所述,答题思路可以按照控制舆情、了解情况、分情况处理、惩前毖后的顺序进行作答。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我作为基层干部,需要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这一事件正反映出当地群众在公共空间的使用上有不同的诉求,因此我绝不能坐视不理,而是立即着手解决。
首先,我会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对发生争执的群众进行劝说,告诉他们争吵无助于问题解决,希望他们能立刻停止,可以向我反映具体问题,以便更好提供帮助。如果争吵的群众较多,我也会建议他们从中选出代表,并及时疏散围观群众,避免现场秩序混乱。
其次,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向双方了解事情经过,并告诉双方,广场作为居民休憩、活动的场所,因晾晒麦子而占用广场是不对的,但农民的诉求我也会尽力解决,希望他们双方能相互理解,放下成见,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可向政府部门及时反映。
第三,我会立即着手解决。如果晒麦子的农民是因为正好赶上秋收时节,原本的晾晒场地不足,因此来到广场,几天后就会撤离,那么我也会劝说双方可协商出一个折中方案,如农民近期可以在白天晾晒,但需在夜间将移开,并约定具体撤离时限,不影响其他群众的正常锻炼;如果农民是希望能有固定场所晒麦子,我也会记录下村内农民人数、晾晒麦子数量,并估算所需的场地空间,及时与村里分管干部联系,是否有一些适合晾晒的闲置公共空间可提供给农民使用,并及时通过广播、告示等方式告知周边农户聚集晾晒。
最后,这一事件反映出我们政府平时开展工作的不到位。因此在以后工作中,一方面我会对事件的做好后续跟踪工作,查看周边其他村庄是否还存在类似情况,并及时向县里反映,通过在各镇、街设置在秋收时供农民使用的临时晾晒场所。另一方面,我也会建议各级政府在今后更加关注群众意见,通过设置村民意见箱、定期入户走访等方式,了解民生诉求,真正解决问题。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为态度观点类题目,这道题目的设问并不特殊,难度也不是很高,算是一道中规中矩的题目,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政策理论的理解。答题要围绕着总书记提出的“钉钉子精神”,其实也就是说我们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需要沿着正确的目标”和“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在坚持一件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判断,如果方向错了,那一切都是徒劳。
审题点1:“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钉钉子精神’”
“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以朴素的话语,提出的一个意蕴深远的命题。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干事业也是如此,一个单位、一个地区面貌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沿着正确的目标久久为功、持之以恒,要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才能取得实效。
在作答的时候,首先要做到有明确的论点。接下来就可以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对论点进行论述,为了使论述更有力,在论述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主体出发,运用主体分析法进行论述,使论述更完整,更具有说服力。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就是要具有“钉钉子精神”,这不仅仅是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具有“钉钉子精神”。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党全国要锲而不舍,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同时,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我们都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以贯之地贯彻执行。地方和部门工作也一样,要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切实干出成效来,各项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真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其次,企业要想谋得发展,也要具有“钉钉子精神”。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工作任务紧迫、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企改革工作,对国企改革作出了“两个不动摇”“两个一以贯之”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国企改革,要以“钉钉子精神”坚持科学谋划,化解过剩产能、化解债务降杠杆。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的指示精神,确保党的领导在国企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
最后,我们个人想要谋得发展,同样要具有“钉钉子精神”。就像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他的一生就是在践行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翻译事业,在2014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7月15日上午山东聊城市临清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