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7月28日潍坊潍城区事业单位(综合类)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对政府办事只让群众跑一次腿,你怎么看?
第2题:图文结合:环卫工人扫马路,有一个烟头扣1元,结果2600工资被扣成了1700。谈谈你的看法?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社会现象中的政策类题目。可以分别从目的和行为来分析“只让群众跑一次”,一般政府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所以可以分析意义;接下来就可以分析这个政策通过执行能否达成目的或者在执行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如果有问题或者困难就可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如果没有就可以针对如何执行提出对策。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尽的分析。
审题点1:“对政府办事只让群众跑一次腿”
2018年5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让企业群众办事将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所以,从总体来说是要支持的,可以分析这样的做法能带来什么好处。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一目标要求很高,所以在具体执行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可以分析困难所在。最后,针对这些困难提出对策。
故本道题的答题思路可以为:分析只让群众跑一次腿的意义;分析执行中存在的困难;针对困难提出如何执行的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我认为政府这个举措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具体来讲,此项政策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方便群众办事。之前个别政府单位办事流程繁琐,办事态度差,让群众来回奔波。加上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导致群众办事需要在不同部门间往返,浪费大量的时间。“只让群众跑一次”可以有效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二是推动政府改革。政府办事效率低、互相推诿等不良现象一直为群众所诟病。“只让群众跑一次”可以倒逼政府当好店小二,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推动“一网通办”工程,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只让群众跑一次”,可以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鼓励个人企业创新创业,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但是,在“只让群众跑一次”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可能存在部门间权责不明确、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办事流程复杂、工作人员素质跟不上、和群众不熟悉办事流程和所需材料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的目标,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梳理群众、企业常办事项,出台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对于不必要的流程和材料进行简化,并着力打造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二是加强网络政务平台建设。落实国务院关于在2019年年底前实现“一网通办”的要求,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部门间的系统对接、数据共享,打造统一架构、覆盖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政务服务网络,让群众一次都不用跑就能办好所有事。
三是广泛宣传教育。一方面,对各部门的服务人员加强培训,让其了解“只跑一次”的重要意义,并学习各类事项的处理流程、要求,如何正确与群众沟通等,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微博微信、窗口公告栏、电视广播,宣传改革方向、“只跑一次”的办事目录、流程、所需材料等,让群众了解改革动向,避免来回跑的现象。
四是确保监管到位。主管部门、巡视组可以通过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进行监督;并可设立打分器、电子信箱等,引入群众监督、评价,保障改革落实到位。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是社会现象类题目当中的政府行为类题目。针对政府的行为,首先可以从目的的角度分析,有什么意义;同时,也可以思考是如何执行的,执行方式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存在问题,还要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环卫工人扫马路,有一个烟头扣1元”
扫马路是环卫工人的工作,对清扫区域有烟头进行处罚,其性质是对工作效果进行的一种评价和考核,在督促环卫工人工作方面确实有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其意义,但是结合后文,本题主要感情色彩是不认同,所以这不是重点,简要分析即可。但是评价的具体标准是有烟头就扣1元,不仅会让我们思考它本身的合理性。对扔烟头的人是不是疏于惩罚了?让环卫工人时时刻刻盯着来往的行人并禁止他们扔烟头才能免除处罚,可能吗?这种“烟头指标”背后折射出的,难道不是当地政府在治理乱扔烟头现象时的懒政思维吗?所以我们可以分析背后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对策。
审题点2:“结果2600工资被扣成了1700”
这句话虽然很简单,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环卫工人的工资只有2600实在不高,同时一月扣掉900元对他们来说太多了。这种难过的感情可以在入题时直接表达,使我们的入题摆脱套路更加温暖。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以为:情感表态;简要分析背后必要性;重点分析罚款的问题;针对如何科学考核环卫工,治理烟头问题提出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当看到环卫工人因负责清扫的路段有烟头被罚扣近900元工资时,我感到非常难过。虽然街道办等部门制定该考核管理办法是为了督促环卫工人及时清扫烟头,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清洁和美观度。但不可回避这种考核方式本身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这种转嫁惩罚的方式不公平。乱扔烟头的人没有得到教育,辛苦劳动清理烟头的环卫工们却反而受到惩罚,这种让环卫工为低素质人买单的惩罚方式实在难以服众。
二是这种有烟就罚的标准不科学。往往一位环卫工人需要打扫几百米的路段,并不是只清扫某一个点的卫生,因此在辛劳清扫中无法顾忌刚清扫完毕的地方被扔下的烟头,由此受到处罚而不是因为偷懒受到处罚,实在不科学。
三是这种“烟头指标”背后折射出当地政府的懒政思维。在如何考核环卫工人、治理市容环境问题上,当地政府部门并没有采取精细化、立体化的手段和方式,而是采取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这体现出其在管理方面的懒政思维。
因此,我认为若想进一步减少城市随地烟头的问题,切实打造文明、美丽、和谐、法治的城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叫停并修订现行考核办法。在广泛征求保洁员、群众、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市容环境管理办法和保洁员考核细则,完善奖惩机制。禁止因烟头数量问题对保洁员实施处罚。对于已扣罚的工资必要时向保洁员退回。
第二,重拳治理乱扔烟头的行为。进一步完善细化市民文明公约、市容卫生管理条例等,为开展乱扔烟头行为治理提供依据。城管、卫生等部门可以通过设立宣传点、宣传车巡回播放等形式加大对相关规定的宣传,引导路人不乱扔烟头。同时,加强执法对多次劝阻仍乱扔烟头者不仅要给予一定的处罚,还可以对其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并纳入失信名单,形成有效震慑。
第三,切实提升治理水平和能力。一方面,当地政府应以此次“烟头指标”所引发的舆情关注为契机,举一反三,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在制定决策时必须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另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关心,比如通过给予高温补贴、送上防寒设备等切实加强对环卫保洁人员的关爱,不再让辛勤朴实的环卫工人流汗又流泪。
第1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7月28日山东省潍坊潍城区事业单位(综合类)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