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9月1日江西鹰潭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乡村环境整治,只整马路表面,里面怎么样就不管,只看领导满不满意,不管百姓满不满意。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禁塑令实施多年,现在效果不好,成一纸空文,领导交给你处理,你如何解决?
第3题:校园共享单车比较多,学生骑进来,无人管理,影响到学校公共秩序,学校领导交给你来做,你会怎么做?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是社会现象题型。题目现象说的是乡村治理中“只重面子,不重里子”的问题,更深层次反应了“只看上面,不看下面”的“官本位思想”。这样一种现象和行为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位的整治方式,今后如何把乡村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把政府的服务理念深入到老百姓的心里去,都是我们可以深入分析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思维将我们的答题思路深化,接下来我们结合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乡村环境整治,只整马路表面,里面怎么样就不管”
这句话展现的是乡村环境整治过程本身的问题。这样的行为只求表面之功,是一种欺上瞒下的表现,这样的环境整治是无效的。我们可以借此分析出现此类情况的危害,其本身对资金造成浪费,对落实群众路线造成阻碍,对不利于政策落地的问题等。
审题点2:“只看领导满不满意,不管百姓满不满意”
这种“唯领导论”的错误认识则是反映了干部本身思想方面的问题。产生这样的“错位思想”也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有主观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有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而这样的“错位思想”的危害是巨大的,可以从群众路线角度、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共治多个角度展开论述。也可以为以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提供借鉴,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简单谈谈此现象折射的社会问题,作出表态;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危害和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乡村环境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其出发点为了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但是,整治过程中“只重面子、不重里子”、“只看上面不看下面”是“官本位思想”的体现,这严重背离了政策执行的初衷。对农村的发展乃至政府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
一方面,这种行为不利于乡村环境整治的深入推进。这种行为给政府财政资金造成了浪费,仅仅是掩盖了乡村深层次“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改善乡村环境卫生的作用,更无法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不利于群众路线的践行。这种表面化的工作,没有让老百姓看到政府真正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没有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便利与实惠。
更深远来说,这种行为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这“只唯上不唯民”的思想和当前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对于整个政府形象的提升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形成社会共治的和谐景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存在偏离,没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而是只看重自己本身的政绩;其二是当前的考核监督机制还不健全。在监督考核时走马观花式只看表面,而缺少对整个环境整治过程的动态监督,基层群众调研工作没有深入下去;其三是群众和政府的反馈渠道不够通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老百姓没有渠道将问题和建议进行反馈,导致了政府工作和群众需求的脱节。
因此,在乡村环境整治推进过程中,要“面子”更要“里子”。这需要政府下更大力气,多措并举。
第一,摆正思想站位。通过“两学一做”、党校培训常态化等方式,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教育,切实践行和落实好群众教育路线活动,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完善监督考核。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对工作进度和工作实效做到全面把握,同时将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一项重要指标,通过电话抽查、随机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对工作开展的满意程度。
第三,拓宽反馈渠道。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官网“民声”板块,开设群众投诉建议专版专栏,将群众的意见和投诉事项予以公示,并设立办结时限,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的知情参与权,不断推进社会共治。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是应急应变类中的工作处理类,让你去解决禁塑令执行效果不好的问题,这属于政府政策落实的效果不理想,那就需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原因给出具体解决方案。结合题目,具体分析如下:
审题点1:“禁塑令实施多年”
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从2008年到2018年,禁塑令已经推行了10年之久。那么这么长的时间中,关于禁塑令应该说人们都有所了解了。
审题点2:“现在效果不好,成一纸空文”
禁塑令效果不好,说明现在塑料袋仍旧在使用,并没有起到当初限制塑料袋的使用的目的。那么考生就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情况?这里要结合审题点一中该项政策已经推进十年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那么可能的原因有: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实际落实不到位、行政处罚未严格执行等。
针对上述分析的原因,我们就要进行解决了。这里要注意结合我们所在的工作环境,所提出的措施应该更加具体一些。具体可以结合前期的假设来进行。在最后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应该有一些惩前毖后的措施确保工作更好的开展。
所以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题的思路为:第一,简单阐述禁塑令的背景意义,第二,调查禁塑令推行不利的原因并针对性给出解决措施,第三,惩前毖后,加强监督确保后期政策落实。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禁塑令实行过程中出现阻碍,未发挥原有的效果。对此,我会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进行全面调查走访,了解原因。通过与环保局、市场监督局等部门等面对面访谈,了解政策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单位微信公众号、微博、官网上发放禁塑令的调查问卷,询问网友们对于禁塑令的看法和建议。实地走访本地区大型超市,现场与收银员、商场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塑料袋的售卖情况和使用情况。
第二,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针对性处理。结合前期调查,根据禁塑令受阻的不同的原因进行解决。如果是由于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对于使用塑料袋的危害认识不足,我会在辖区内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在社区内举办环保讲座,发放宣传海报,进一步提升辖区内的居民环保意识。同时在微信、微博上开展热门话题讨论,随手拍等活动,鼓励当地媒体大V转发,提高宣传活动的影响力。如果是群众认为塑料袋较为便捷使用,缺乏替代物品进行购物,我会在辖区内号召超市举行集赞送购物布袋活动,通过鼓励市民坚持使用购物布袋行为养成微习惯。同时,我会结合我单位开展的宣传活动,购置一批环保购物布袋作为活动奖品,提供给社区内积极参加宣传活动的群众,鼓励他们自觉带头,成为禁塑令的宣传者。如果是因为禁塑令过程中,部分商家仍然存在侥幸心理,违规提供塑料袋,我们也会跟环保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对存在不按要求执行的企业、商家进行查处,依规进行处罚。针对有严重违反环保相关法律规定的企业,在地区的官网上公示其违规行为,对不法行为形成威慑。
第三,惩前毖后,建立长效机制。环保工作并非一日之功,我会向领导建议结合环保工作特征,定期在辖区内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环保企业督查行动,让禁塑令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让人们养成自觉摒弃使用塑料袋的好习惯,为维护环境生态贡献力量。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为应急应变类题,让你解决学校中共享单车难于管理的问题,对于造成的问题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表现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真正将工作落实。下面我们针对具体信息进行分析。
审题点1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9月1日江西鹰潭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