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和答案(二)(word版本)
2022-08-28 06:49:21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和答案(二)》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字母涂黑。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0.8分,共40
1.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指出:在中国,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很多,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大发展、 大变化,许许多多普通家庭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集合起来就是磅礴的 力量,推动着中国发展进步,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这里的伟大进程是指(   )。

A.真抓实干的进程                                B.共同富裕的进程

C.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     D.ABC 选项均正确

2.我国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是()。
    A.
国家机关    B. 国有企业    C. 社会团体    D. 地方政府
3.
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行统一领导、()管理的体制。
    A.
统一登记    B. 分级登记    C. 灵活登记    D. 备案
4.
政府所属事业单位进行公开招聘工作的主管机关是政府()部门。
    A.
人事行政    B. 财务    C. 纪检监察    D. 职工代表
5.30
多年前,父辈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飞信……总有一款适合离别者抒发别情。通信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A.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C.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
    A.
坚持党的领导
    B.
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C.
党的思想路线是正确的
    D.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
7.
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情感和生命。“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则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
    A.
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
    B. 
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
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
    D.
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8.
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9.
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天体演变的观点的分歧体现了()的分歧。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10. “如果你想走得远,就要和大家一起走,因为可以互相帮助。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B. 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C.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11.
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A.
经营权    B. 管理权    C. 分配权    D. 决策权
12.
因甲的违法行为构成了犯罪,人民法院对其判了拘役的刑罚,但此前行政机关已对其实行了行政拘留,那么()。
    A.
拘役从拘留结束后开始
    B.
甲应同时受到拘留和拘役的处罚
    C.
不再适用拘留,已受拘留的日期应折抵相应刑期
    D.
拘役结束后,再适用拘留
13.
我国有期徒刑期限一般为()。
    A.
三个月以上二十年以下    B. 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C.
六个月以上三十年以下    D. 六个月以上二十五年以下
14.
明末,把西方科技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A.
徐光启、顾炎武    B. 黄宗羲、顾炎武
    C.
徐光启、利玛窦    D. 宋应星、利玛窦
15.
行政反馈是()。 
    A.
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B.
行政系统纵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C.
行政系统横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D.
行政人员的协调机制
16.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
《海国图志》 B. 《救亡决论》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17.
夏天,自来水管上有时会有一层均匀的小水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制造水管的材料分子之间有间隙,水渗了出来
    B.
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冷的自来水管液化成小水珠
    C.
自来水的水压大,把水从水管的微孔中压了出来
    D.
夏天自来水温度高,水分子运动快,从水管的微孔中扩散出来了
18.
欧阳修《生查子》中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话涉及了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A.
元宵节    B. 七夕    C. 中秋节    D. 重阳节
19.
乒乓球瘪了用什么办法能较好地使它鼓起来?()
    A.
放到冰柜里                    B. 向里吹气 
    C.
泡在开水里                     D. 往地上使劲摔
20.
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B. 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C.
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 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21.
关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的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A.
甲县规定,乡、镇政府制作的政府信息,统一由县政府负责公开
    B.
乙市一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标准发生变动,在标准变动以后第30日予以公开
    C.
丙区规定,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或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
    D.
丁市政府在市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22.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得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A.
法律    B. 县级政府的决定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性法规
23.
按照法律的表达形式和创制方式的不同,法可分为()。
    A.
国内法和国际法    B. 根本法和普通法
    C.
一般法和特别法    D.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4.
在现代管理学中,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而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被称为()。
    A.
领导    B. 组织    C. 创新    D. 控制
25.
下列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是()
    ①
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②“太初历
    ③
地动仪麻沸散
    ⑤
纸的发明《神农本草经》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26.
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    B. 管制
    C.
剥夺政治权利    D. 拘役
27.
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nb'>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和答案(二)》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