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3年5月省级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综合知识》
一、判断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一切行政行为都具有单方意志性,这是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的本质区别之一。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行政法部分。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2.统治阶级创制各种法律规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确认、保护和发展现实中有利于本阶级的利益的政治关系。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宪法部分。法的制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3.法的实施权仅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将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案件中的活动,一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无此权力。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宪法部分。广义的法的实施,也叫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狭义的法的实施,也叫守法,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驶权利、权力,履行义务的活动。
4.《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民法部分。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人,亦称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5.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3/4以上的多数通过。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宪法部分。《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6.甲开车撞死乙,甲与乙父“私了”所签的赔偿合同不属于民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民法部分。债权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得请求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在债的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称为债权人与债务人。本题中,无论甲开车撞死乙无论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都构成刑事犯罪,双方不能“私了”,故“甲与乙父‘私了’所签的赔偿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债权债务关系。
7.甲为了谋杀乙,在乙的饭菜中投毒,但乙因有急事未吃饭,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应负刑事责任。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刑法部分。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本题中,甲在乙的饭菜中投毒,属于犯罪实施阶段,“但乙因有急事未吃饭”,这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甲的犯罪行为最终没有得逞,构成犯罪未遂。
8. 经济生活中的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缺诚失信现象屡禁不止,成为我过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对诚实守信的理解。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9. 爱护公物体现的是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对爱护公物的理解。爱护公物体现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10.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只要帮助别人脱离了困境,解决了苦难,就是助人为乐。【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对如何做到助人为乐的理解。要有善良的动机和出发点。出于个人私心杂念,或仅仅为了获得报偿而去帮助别人,都不能算助人为乐。
11. “义”一般指人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表示一定的逻辑伦理规范;“利”指物质利益、功利,利是义的存在基础,义是利的价值导向。【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的义利观。“义”主要指“道义”,“利”即“功利”,应该把道义的价值和功利的价值统一起来,树立“以义导利、义利统一”的道德价值观。
12. 四川东部盆地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四川日照情况。四川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13. 攀西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聚宝盆,蕴藏着全国储量最多的钒、铁和钛。【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四川矿产资源储备情况。攀西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大型钢铁、钒钛冶炼基地和水电基地,四川蔗糖基地。攀西地区埋藏有多种矿床,已探明有大型钒钛磁铁矿、铜、铅、锌、锡、煤等54种矿产,其中铁矿储量约达60多亿吨,为中国第2大铁矿基地。
14. 四川地理概势是东南向西北倾斜,呈“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四川地势情况。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15. 公文中的规定既可以用于法规、规章、又可以用于管理规章。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规定的用法。规定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和事物规定出带有约束性的措施和部分的规定。既可以用于法规、规章、又可以用于管理规章。
16. 公文上行文一般可以写两个以上以上主送机关(单位),可以多头主送。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上行文主送机关的写法。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3年5月省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