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5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综合应用能力试卷
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35分
(一)
材料一:在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来是非常小的事,但是它的长期效果却不容忽视。
材料二: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成为近期的一大热门话题。2014年5月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淘汰落后产能、减煤、控车、降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加强三地重污染天联合应急响应……,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以来,各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为了调动市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三地还号召民众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鼓励民众绿色出行,系列措施的出台,推进了三地生态环境的好转。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观的知识,对材料二中的做法进行评价。
(二)
材料一:在一次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说,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还需要深化和完善,“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在一些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重发展、轻改革的倾向,对突破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有畏难情绪。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相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目前,国有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国防、能源、通信、冶金、机械等行业,承担着我国近全部的石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所有的基础电信服务。发电量占全国的50%以上,生产了全国超过60%的高附加值钢材、70%的水电设备、75%的火电设备。
材料二:当前,我们正面临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国企运行中仍存在的矛盾和障碍,坚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让国有企业的作用得到更大地发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带动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3、为什么说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4、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写作题,阅读以下材料,然后按后面的要求作答。65分。
(三)
1.今年“两会”期间,“教育公平”再次成为热点话题,社会上关于“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也频频出现。事实上,为改善地区间教育不公,国家这几年出台了不少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力度和成果前所未有,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人感叹教育不公?教育公平既是国家战略,也是社会共识,政府行动和民间舆论应相互促进。有人大代表呼吁,应提高重点高校在中西部省份的录取率,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发展改革委采取控制部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支援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等,不断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2013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76%,最低省份录取率达到70%,两者的差距由2007年的17个百分点缩小至2013年6个百分点。尤其是2008年开始实施的“支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协作计划”,当年由东部省份安排二本以上高校为主的3.5万名招生计划投向中西部省份,之后逐年增加,2014年达到20万名,相当于在中西部建设了80所万人高校。可见,国家对于考生数量比较多的中西部大省提供了政策、指标、资金等倾向性支持,力图促进区域间教育公平。
2.近年来,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而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不少家长宁可花重金择校,也要让子女挤进重点学校。有些学校因利益驱动,就巧立名目设立分校,名正言顺地收取择校费,导致了校中校、校外校的产生,为教育腐败提供了温床。然而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的择校费,却让很多家长“望学兴叹”。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儿童中心曾对9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年龄段中近9.3%处于失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在高等教育领域,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这势必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
3.虽然教育只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基于差距化入学条件毕业出来的学生,社会很难区分其真实水准,从而导致就业竞争的不公平。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似乎存在”品牌劣势”。某沿海城市在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时,甚至打出“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谢绝入内”的标语,严重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5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试卷_0》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