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10月23日安徽省六安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说明略
题目第1题:某地交警开出了一张空白罚单,罚单上没有填写扣分与罚款,只有交警手写的警告:“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这张罚单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热议,不少人对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纷纷点赞,还有人将这张罚单称为“最美罚单”,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你在某单位工作,有亲戚想把孩子搞到你单位上班,让你透露考试有关的信息,你怎么办?
第3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玩手机,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有时过马路,开车也在玩,而越来越多老年人也开始低头玩手机,对于老年人玩手机你怎么看?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类的综合分析题。对于空白罚单,我们应该从全局把握这件事情的利与弊,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接下来我们结合题干进行逐项分析。
审题点1:“某地交警开出了一张空白罚单,罚单上没有填写扣分与罚款,只有交警手写的警告:‘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
区别于以往的违章罚单,这个交警只是手写的警告,这也是一种执法创新,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另外交警这么写,可能也是基于车主不知道前面有停车场的构想,而不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也是有利好之处的。同时我们要看到,虽然整个题目的感情色彩是积极的,但是我们要看到交警开空白罚单,虽然是符合法律自由裁量的规定的,其实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我们可以简单从社会氛围角度展开一下。
审题点2:“罚单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热议,不少人对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纷纷点赞,还有人将这张罚单称为‘最美罚单’”
罚单获得网友热议,说明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现象,那么我们就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依题目的情感倾向单纯分析题目。不少人纷纷点赞,说明这种“人性化执法”是有积极意义的。群众呼声这么高,对警民关系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还有人称其为“最美罚单”,是群众对政府这项行为的一种认可,其实对于政策的后续完善也有一定的好处,反之这也是政府对过往罚单工作群众热议诉求的一种回应。
纵使有诸多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制度问题,交通方面的社会影响问题等,然后结合题干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样我们的社会体系才会更加完善,干群关系才能更加融合。
故本题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先谈谈“人性化执法”的积极意义——过渡谈谈其存在的问题——后续如何推广完善。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交警面对违规停放车辆,采取手写警告罚单的提醒方式,这种人性化的执法方式确实值得点赞,确实有诸多积极意义。
一是,这种柔性的执法,相较于以往铁面无私“以罚代管”的单一形式,是执法方式的创新,得到网友的不少称赞,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也能促进警民关系的融洽。
二是,交警全面考量的处理方式,照顾到了外地人员的需求,既友善的提醒了外地车辆遵守当地交通规则,又提高了车主对本地人文环境的认同度,有利于城市间的交融发展。
三是,网友的热议点赞体现出群众对交警这种柔性执法方式的认同,也体现出群众对执法方式向着更加公开、人性化的渴望。这也有利于我们执法部门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警惕,一旦执法的自由裁量把握不好尺度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影响,譬如百姓疏于交规,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以及制度有弹性,可能带来权力寻租等问题。那为了更好的促进“最美罚单”式的执法,我们要多方合力,多措并举。
首先,完善交通体系,促进柔性执法。一方面,要通过多方调研,完善和优化当下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法理和人情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宏观规划市内停车体系,联合各住宅小区以及公共停车场等,利用市民工作区域的不同,高效利用市内所有停车场,促进柔性执法的持续。
其次,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执法能力。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网课学习的方式,学习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交通法规,以此提升交警的专业理论素养,同时通过座谈交流总结执法经验和案例拆分讲解的方式,提升交警的专业技能,灵活处理各种情况。
再次,集思广益,推动交警人性化执法。一方面广开言路,搜集群众对交警执法的新思路、新方式,通过多方评估,推进执法人性化发展,另一方面,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设立局长信箱、市民论坛等,鼓励群众、媒体一旦发现违规执法及时举报,设专人负责并且对处罚结果进行及时的公布,以此促进良法的不断优化。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源纠正思想。结合线上的三微一端和线下的报纸杂志、宣传张贴等方式,定期对最新的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进行宣传讲解,同时要结合一些造成恶劣影响的反面案例来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升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从思想上端正行车轨迹。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是一道人际沟通题。题干比较短,矛盾点也比较少,我们在答题时可以围绕主要矛盾穿插一些假设来丰富我们的答题内容。在矛盾解决完后,用惩前毖后的方式提升答题的高度。具体结合题干来分析:
审题点1:“你在某单位工作,有亲戚想把孩子搞到你单位上班。”
整体上这句话的感情色彩是偏消极的,尤其是“搞”字更加明显。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亲戚之所以想把孩子搞到我单位上班,是可怜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心,所以对于这样的一种思想和行为我们也要理解。另外亲戚想让孩子来我单位上班,也是对我单位工作内容以及社会地位的一种认可,所以也是一个答题的切入点。
审题点2:“让你透露考试有关的信息”
让透露考试有关的信息,这是原则性的错误,所以我们要明确的拒绝且不能含糊其辞。让透露信息这也是我们题干中唯一的矛盾点,那对于单矛盾题,我们就要进行合理假设,一个人有求于人,一定是有原因的,具体什么原因我们要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从易到难的假设,比如说是不是表弟复习遇到问题?是不是表弟担心考专业知识?或者是不是就是单纯想走捷径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假设的点,在答题过程中把假设的矛盾点进行合理的解决丰富答题内容。
整合上述信息,此题的思路是:安抚亲戚,明确表态——合理假设,个个突破——明确边界,加强沟通。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对于亲戚想让孩子来我单位上班,这是亲戚对我单位工作情况以及社会地位的认同,但是让透露考试信息,这是原则错误,我不能触犯,我会秉持原则如下处理。
首先,我会跟亲戚明确表态。告知非常理解他的怜子之心,但是透露考试信息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一方面这种做法直接触犯刑法,而一旦触犯刑法将此生不能再考公务员,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同时表扬他孩子一直都学习优秀,能力突出,在大学期间都表现优秀,增强亲戚对他孩子考上我单位的信心。
其次,对于亲戚的要求我也会进一步了解,分情况处理。如果是他孩子当下复习遇到瓶颈,那么我会和他孩子联系,详细询问他的复习进度,将自己学习行测和申论的方法进行分享,同时将自己考试用过的复习资料进行赠送,并且推荐一些性价比高的网课以此来帮助他突破复习瓶颈。如果是他孩子担心考试会涉及专业知识,那么我会告诉他,单位参加的是全国全省的统一考试,试卷是统一的,不涉及单位的专业知识,并且告诉他可以搜集以往的考试题库、研究考试公告对考试范围进行详细了解。如果是亲戚过于紧张孩子的工作想要走捷径,那么我会向他普及考试流程,告知试卷是全国全省的考官统一命题,试卷在开考前才会到达考场,且考试完考题都不会进行公布,招考单位从始至终都不会接触到试题,并告知亲戚只有用心学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最后,处理完这件事,以后我也会更加引以为戒,一方面要明确生活和工作的边界,保证不犯这种原则性错误,另一方面,我也会在工作之余多了解弟弟妹妹们的近况,给予一些正面的引导,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综合分析中的社会现象类题目。我们要思考老年人玩手机的利弊,产生的原因,作为子女如何引导老年人正确使用手机,让老人老有所乐,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玩手机,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有时过马路,开车也在玩”
这句话交代了背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玩手机,无论在走路、等车、坐车、吃饭等何种场合,都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低头族”现象很普遍。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但若把控不好,也会带来很多问题,诸如由于低头玩手机而频繁引发的车祸,危害身心健康等。
审题点2:“而越来越多老年人也开始低头玩手机,对于老年人玩手机你怎么看”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0月23日安徽省六安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