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11月17日浙江宁波(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当前手机迭代特别快,隔几天软件就会更新一次。请谈谈你对迭代思维的看法。
第2题:现在很多人习惯用口交流,谁的声音大,谁的胜算就大。但是沟通不只用口,还应该用耳。请结合工作谈谈口和耳的关系。
第3题:现在扶贫政策下,部分干部扶贫把扶贫基金当成慈善基金,部分民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请你谈谈看法。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手机的更新换代,相信大多人都感受颇深,尤其是智能手机上市之后,各大厂商的法宝就是不断的研发,不断的更新,软件领域也同样如此。可以说迭代思维确实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好处多多。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接下来,结合题干来分析这道题目:
审题点1:“当前手机迭代特别快”
“当前”二字告诉了我们这个现象发生的时间,那为什么过去没有而现在有呢?联系到手机这个行业,我们的思考方向可以是科技发展,创新意识,人才培养等,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综合发力,才推动了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可以引发意义的思考。
审题点2:“隔几天软件就会更新一次”
“隔几天”三字告诉我们软件更新的频率,如此高频率的更新自然能够及时解决软件运行中的各种问题,但是我们联系实际去思考,软件高频更新,对于我们的使用体验真的就一定好吗?更新之后的内存大小,页面设置等等,需要不断的去调整适应。所以也可以以此切入,去思考更新过快有哪一些问题。
审题点3:“谈谈对迭代思维的看法”
结合之前的分析,迭代思维其实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需要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调整适应新的状况,及时学习更新,但是同样,也要循序渐进,遵守规律,推动迭代思维亦或是社会前行更加科学合理。
综上,这道题的思路可以归纳为:开头表态——讲述意义——注意问题——合理发展。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伴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思维的发展,无论是手机的迭代还是软件的更新,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迭代思维也正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指引着劳动人民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齿轮。
在我看来,迭代思维有着十分深刻的重要意义。
第一,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创新意识。包括手机在内的诸多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体现了相关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设备升级、软件更新,并且不断的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也反映出了人民群众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整个社会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着诸多助益。
第二,能够促进科技进步,带来生产领域的革新。产品更新换代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兴趣,进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类似华为、小米、柔宇科技等企业也会加强产品研发的投入,比如提高芯片性能、推动曲面屏的研发问世等,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能够推动制造业的科技进步。
第三,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新的产品、新的性能,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无形之中完成了资本的全流程转换,对于企业盈利、国家税收、民生事业建设等都有重要意义。
虽然迭代思维带来的好处诸多,但是也依然要留心观察,过快的更新频率是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相关产品的利用率如何?是否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所以,为了使迭代思维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我们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立足实际,让迭代思维在现实物质基础上不断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要以服务消费者实际需求为指引,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利用大数据整理信息,使每一个更新的产品和软件都能真正被人民所喜爱和接受。
第二,要有长远眼光,让迭代思维在现代化浪潮中推动革新。迭代思维不能仅仅集中在产品和软件的研发上,更要根据当前行业发展来设计未来方案。比如网络运营商要加强网络传输建设,全面普及4G网络,大力研发5G网络,进而推动电子通讯行业的发展。
第三,要完善配套设施,让迭代思维真正实现服务于民。除了产品在更新,配套设施和售后服务等也需要更新,例如加强后台系统维护,强化服务意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使用体验,使得迭代思维能更加全面系统的服务社会。
我相信,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意识的觉醒,迭代思维一定能够更好的指引着社会发展大步前进!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根据问法我们知道需要我们结合工作谈谈口和耳的关系,“口”和“耳”分别代表着“说”和“听”,题干有三句话,第一句说指说的声音大胜算就大,第二句话不只沟通是通过嘴巴说还是应该通过耳朵听,最后设问结合工作谈“说”和“听”的关系。那么考生在答题时要先简单回应前面两个观点,再结合工作详细阐述口和耳即“说”和“听”的关系。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现在很多人习惯用口交流,谁的声音大,谁的胜算就大”
指出现在很多人在交流时喜欢一味的说,认为声音大就胜算大。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声音大并不代表占理,有可能是心虚,也有可能是情绪激动,不够理智。声音大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你说话的内容是否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是否让对方觉得“如沐春风”。这些比声音大更重要,因此“声音大胜算就大”存在问题,我们要予以反驳。
审题点2:“但是沟通不知用口,还应该用耳”
这里向我们指出,结合审题点1沟通用了口,告诉我们沟通不仅要口还要耳,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只用“口”或“耳”都是片面的,应该既要会用“口”说,也要懂得用“耳”倾听,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道题目当中进行论证,说话与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可以使用说理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
审题点3:“请结合工作谈谈口和耳的关系”
既然要“结合工作”,要跟自己的岗位有所联系,但是不能点明自己的具体岗位,只需要说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方向即可。我们要结合岗位的特点,将“说话”、“
倾听”分别融入到工作环节中去,既要有口能言,也要有耳能听。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简单谈谈对“声音大胜算就大”的看法,表明沟通“口”“耳”要并用的观点——分别结合具体工作论述“会说话”以及“善倾听”的重要性及在工作中的运用——最后结合自身简单谈谈启示。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我并不认同“声音大胜算就大”,声音只是沟通中的外在形式,声音大有可能是心虚或者是情绪激动,恰恰表明说话方的不理智,相反,语言表达流畅,思维逻辑清晰,声音不急不缓更能体现出会说话的能力。我认为,在工作中有效的沟通应该是“口”“耳”并用,会说话是一种能力,善倾听是一种修养,两者缺一不可。
说话是沟通的必要条件。中国有成语“先声夺人”“一诺千金”“金口玉言”强调的都是要会说话。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是否能说,是否会说,以及言谈交际能力,直接影响着事情的成败或个人的成功。在目前的扶贫工作中,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这是因为部分扶贫干部在帮扶措施全覆盖后不说或者是不会说,没有及时将扶贫的成效、国家对扶贫工作的投入等说给群众听,造成群众不知晓党和国家的“好心”,认为理所当然,只懂得索取,不知感恩。因此,在基层工作中,我们要做好政策的宣讲工作,用群众的话语与群众打交道,上级政策也要“翻译”成群众语言,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出来,才会让人听懂听清听得进。
倾听是沟通的必备技巧。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倾听给了别人一个表达的机会,其实只是放下倾听者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说话者,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获得对方的喜欢与信任。在扶贫领域中,常常出现各种突发情况,群众不理解、有怨言,面对这种情况,不能一味的强行解释,更应该耐心的倾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群众的难处。只有这样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政府决策、环境监管、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要鼓励公众参与,群策群力才能细化落实好规定。
因此,在基层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会用“口”说,更要会用“耳”听。把话说好需要多学习、多实践、能思考、敢担当,切实做到实话实说、老话新说、说了有用,让话语激发出强大的力量。善倾听需要沉下身子,虚心、耐心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和呼声,与群众将心比心,专注群众的诉求,及时反馈,解决群众疑难。
第3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1月17日浙江宁波(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