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防空疏散指挥基地保障中心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中国经济发展快,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有人觉得中国人精神并不富裕,缺乏认同感,你怎么看?
第2题:你单位以前组织过一次撤离,现在有三兄弟来说他们80多岁的母亲在撤离过程中精神上受到了伤害,让你们处理,处理不好就去上访。你怎么办?
第3题:某村是火箭掉落高概率地,但是火箭从来没掉到这里过。这一次又让大家撤离,村民们都说是狼来了,不愿撤离,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道题是典型综合分析类的题目。题目的前半段是具体的现象,后半段是一个人的观点,对于“有人觉得中国人精神并不富裕,缺乏认同感”,我们就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去判断这句话对不对,并进行分析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出具体现实的例子,去支撑自己的观点,还可以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中国经济发展快,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结合后文的“但是”可以判断,这句话不是本道题的重点信息,只是交代了背景,即群众的物质生活丰富了。
审题点2:“但是有人觉得中国人精神并不富裕,缺乏认同感”
这是某个人的观点,认为精神不富裕,即精神很空虚,比如无所事实、关注低俗消息。但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判断,其实并不是,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群众在主动学习有益的内容,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还有很多群众通过创作作品、通过参加支援行动,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观点还认为人们缺少认同感,其实也不尽然,我们看到很多群众都在感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还有很多群众理性的抵制辱华行为,维护祖国权威,这都体现了群众其实是有认同感的。但是不可否认,仍然有少数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有人喜欢低俗文化产品、还有人发表不良言论,因此,可以针对这些人提出措施,进一步丰富大家的精神世界,提高认同感。
这是题干设定的矛盾,故本道题的答题思路是:提观点(有些片面);重分析(论证群众精神得到丰富、认同感提高);抓落实(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提出相应的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对于题干的观点,我认为过于悲观了,我认为经过党和政府的努力,我国国民精神世界不丰富、认同感不足的现象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观。
首先,群众的精神世界在不断丰富。随着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发展,很多群众主动利用学习类的app、传统文化教育班以及音乐类的培训班,拓展视野,丰富精神,提高素养。与此同时,还创造出了《人民的名义》、“点赞中国”等优秀的文化作品,并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等积极行动,展现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其次,群众的认同感在不断增强。随着我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群众的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还记得《战狼2》大热之后,“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朋友圈、微博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而近期,更是有很多网友自发、理性的抵制精日行为、辱华事件,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群众对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但是不可否认,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仍然有部分国民的精神世界却没有随之提升,比如,低俗直播依然时有发生,甚至还有留学生在毕业演讲时贬低中国,这都说明了提升群众精神世界和认同感的道路还有很长。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从娃娃抓起,学校除了要做好常规学科教学之外,还要加强人文教育,可以通过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教育,组织读书会、诗词大赛、参观爱国教育纪念馆等方式,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电视、广播、报纸等,鼓励群众多读书、参加各类兴趣学习班,并通过播放《厉害了,我的国》、《辉煌中国》等影片,向群众展示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第二,完善文化供给。首先,国家要通过增加投入,加大类似于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其次,鼓励文化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出更多贴近群众生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产品。最后,基层工作者,也要利用好社区活动室、基层睦邻点,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志愿活动,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最后,我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的日益强大,群众的精神世界一定会得到不断的丰富,民族认同感会得到不断增强。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此题为应急应变题。单位组织撤离,在营救后有家属来投诉说老人受到了精神伤害,让我们单位来处理,如果不处理就会上访,面对这样的问题,让你去处理,要做到接收投诉,及时处理,将此事件合理解决让群众满意。
审题点1:“你单位以前组织过一次撤离”
此题背景在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于已经发生事情,要想进行了解就要查阅以往资料,如:档案、录像、人员等,才会还原事件的全貌,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处理。
审题点2:“现在有三兄弟来说他们80多岁的母亲在撤离过程中精神上受到了伤害”
现家属来我单位进行反应事情,主要矛盾点在于80多岁的母亲在撤离过程中受到精神伤害,对于这种投诉,我们要冷静接待,记录反应事件的缘由,并且开展全面调查,是否由于工作人员处理不当导致,是否有相关的记录证明,是否在场人员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等营救具体措施。以调查来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审题点3:“让你们处理,处理不好就去上访”
作为接待人员,当有群众反映事件时,一定要耐心倾听和记录,并且向上级领导汇报,为接下来的调查工作做好准备。为了处理好此次事件,就要多角度展开调查,通过整理结果及时解决问题,并做到相应反馈,避免上访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答题思路为:安抚情绪,做好记录——按照指示,开展调查——针对情况,解决问题——整理成案,总结反思。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首先,安抚人员情绪,做好相关记录。我会详细记录家属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涉及的人员。我会耐心解释即使上访也是由我部门进行处理,向家属保证我们一定会认真调查此事,给出明确答复。同时,代表单位向老人表示关心,望老人及时到医院救治以免耽误病情。随后,我会此事件向领导汇报,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
其次,按照上级指示,开展调查工作。一是查找档案。我会到档案室找到本次撤离的记录,查看救助老人资料,现场是否有突发状况等。二是调取监控录像。我会请示有关负责人到监控室找出救援影像资料,并将重要救助环节拷贝一份作为证据。三是面谈有关人员。我会找到当日救援人员及负责人,询问在营救过程中是否有年迈老人出现异常情况,营救后是否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整个营救过程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等。
再次,解决出现问题,反馈处理情况。如调查后确认是由于救援过程中出现问题,给老人造成伤害,我会立即向老人和家属道歉,并保证承担医疗费用,及时送老人到医院救治。对于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人员要进行追责和处理。如果通过调查不存在问题,我会整理出相关证据,如:档案资料、影像资料、医院证明、法律规定等。还原现场救助现场情况,向家属耐心解释,可能是由于老人年龄大自身受到惊吓,如果需要我们也会帮助联系医院对老人进行救治,望家属理解,不要产生误会。
最后,总结反思,避免发生类似情况。一是对于救援工作要做好规划和部署,做好紧急情况预案工作,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二是要做好疏散救援的保障工作,要做到事前充足准备,事中及时供应,事后保障落实。三是拓宽反馈渠道,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开通网络举报平台,及时接收群众反映问题,避免出现上访事件。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应急应变和组织管理的杂糅题目,我们看到题干中先是给出了背景,即某村是火箭掉落高概率地,但是火箭从来没掉到这里过。接着给出了当前的问题,又一次让大家撤离的时候,村民不配合了。而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劝服大家撤离,因此在作答的时候就要给出有力方式劝服村民同意。在村民同意以后就要展开撤离工作。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某村是火箭掉落高概率地,但是火箭从来没掉到这里过”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防空疏散指挥基地保障中心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