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8年1月6人民银行济南支行面试真题(完整word版)
2022-11-09 03:58:29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月6人民银行济南支行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816人民银行济南支行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某事业单位计划招3个人,本以为会很火爆,结果发现只有9人报考,不够招录比例。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年轻人在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岗位时都选择慢就业,在家做啃老族,对此你怎么看?

 

2题:一个关于拒绝时敢于说“不”调查显示,63%以上的人认为拒绝会有损关系,而70%的人认为要学会说“不”。谈谈你的看法。

 

3题:你的主管准备跳槽,找你谈话希望你跟他走,你会怎么办?

 

4题:习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结合自身谈谈你的认识。

 

 

 

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事业单位招考遇冷”

事业单位的招聘应该算是比较火热的,有编制,铁饭碗。在以往的事业单位招聘现场肯定是人满为患的,而现在出现事业单位招聘现场报名寥寥无几的情况,也是对现实就业境况的一种展现。

审题点2:“年轻人在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岗位时都选择慢就业,在家做啃老族”

慢就业日渐兴起,于社会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从正面看,既可以让大学生通过慢就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发现社会的新需求,也能一定程度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但是无论何种理由,如果长期啃老都是不应该的,危害巨大。其出现的背景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就业观念风气的影响,也有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的因素,还包括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本身出现了较大的转变。

审题点3:“你怎么看”

从问法可以看出此题为典型的综合分析,而事业单位招聘报名少的情况,就可以作为分析慢就业和啃老族的切入点。同时给出如何去解决当前现状,可以为大学生的普遍就业支招,比如大学期间学校做更多就业辅导,社会媒体增加正向的舆论引导等。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题目当中表述的事业单位招聘现场遇冷,正是慢就业和啃老族兴起的一种现实缩影,确实让我感慨良多。

第一,慢就业影响多。一方面,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诸多体制内单位,如果长期招聘不顺利的话,单位会急缺人,缺乏新鲜血液,人员结构老化,导致单位的工作效率降低,缺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慢就业等于继续回到父母港湾,让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成长没有担当。如果长时间啃老的话,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理能力会遇到巨大的挑战,而大学生也会慢慢的对这些单位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了就业的能力,“慢就业”变“不就业”,变成“啃老族”。无论从哪个维度讲,啃老族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而长此以往,很有可能造成整个行业的失衡,更有甚者会加剧当前地域发展不平衡。

第二,慢就业之所以出现,相关因素众多。从积极层面而言,其一是由于现阶段整个社会风气越来自由,允许大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就业市场也不再以出身论英雄。其二是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择业时不再只是考虑薪酬因素,而是考虑职业规划和发展空间等等。其三是家庭鼎力支撑,很多的家庭条件不错的大学生,能够有父母的支持,允许他们毕业后无需为基本的生活水平担忧。

而很多时候,慢就业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举。在当前毕业生众多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就业能力有限,无法匹配岗位需求,有的毕业生则面临专业不对口,就业渠道窄、薪酬低等困境,而一些招聘单位仍存在不规范乃至侵害员工权益的行为,毕业生迫于无奈走向“待机”。

第三,“慢就业”虽好,但毕竟还存在一定的困境。要让“慢就业”回归理性,还必须有所作为。

其一,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用人单位要主动发力。一方面,在招聘之初就应该通过网站、报纸、订阅号等方式把招聘的信息、需求、待遇等进行充分的宣传;另一方面,也应该从现实大学生的需求出发,给更多的人才提供合适的、有竞争力的待遇,增加职位的吸引力;再一方面,也要从多维度方式考察大学生的能力水平,不要局限于学习成绩,多考虑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其二,高校和家庭也都应该对于大学生有正向的引导。高校除了以往的知识教育以外,也应该联系社会的就业前景和现实,给同学们更多的正确就业择业的观念,让大学生从本领和心理双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仅如此,有大学生的家庭在教育方面也应该长远考虑,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支持以外,更多的让学生离开高校之后,依靠自我的本领去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和发展。

其三,政府不仅要做好制度安排,还要搭建平台。比如可以推广公租房,廉租房,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住房保障。可以加大创业就业帮扶,激发年轻人活力,也可以推动高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变革,让高校学子更加适应社会,并能够改变社会。

而作为“慢就业”的主力军,毕业生更应该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要么从容落实工作,在工作中提升自我能力,要么“慢慢来”,精准定位,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无关快慢。

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63%以上的人认为拒绝会有损关系

可以看出,63%的人认为拒绝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损害,那么他们属于在拒绝时不敢于说“不”的一类人,不能果断拒绝,好处是能够顺应传统的观念——以和为贵;坏处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错误认知。

审题点270%的人认为要学会说“不”

这是遵从自己内心的一部分人,勇于说“不”,好处是能够明辨是非曲直,是果敢担当的体现,比如可以想到王石不行贿、布鲁尼等例子;坏处是一味拒绝,会导致自我,从而不利于人际关系和谐,像特朗普拒绝《巴黎协定》。

审题点3:谈谈你的看法

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从这两类人出发,分别分析其好处和坏处,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明确怎么合适的拒绝。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题目中的数据反映了多数人不敢说“不”的情况,但是,结合生活实际在“拒绝”他人时一种是主观不愿做,另一种是客观不应做,对于两种不同的情况我们要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

第一,对于客观不应做的情形来说,不敢说“不”是委曲求全的体现。也能够体现“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符合“吃亏是福”的传统理念,就像康熙年间张英宰相主动退让,最终形成“六尺巷”,成为一代佳话。

但是,这也体现对人际关系的错误认知,认为一味退让能够获得友情,殊不知一旦失去原则,任何关系都难以长远,像落马的一些官员就是错误理解了人际关系,才导致锒铛入狱的下场,而邹忌以小悟大,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勇于向齐王纳谏。

第二,对于主观不愿做的情形来说,是遵从内心的表现,能够让我们及时辨明是非曲折,坚守底线,在必要的情况下及时果敢决断。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先生曾说,“一个企业若想持续发展不行贿应该成为做事的底线”,虽然万科在全国31个城市做房地产开发,但从来没有通过行贿某个官员得到利益,走自己透明、规范的发展道路,稳步前进;又如,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的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朱自清亦是如此,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但是如果一味地拒绝,就会导致过于自我,从而不利于人际关系和谐。比如,特朗普拒绝《巴黎协定》,就是太注重自我利益,最终引发了美国在内的全世界的一致反对。同样,对于90后来说,工作中也是因为太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导致了所谓的“90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月6人民银行济南支行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8年1月5日广东省广州黄埔区开..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