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8年1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济南分行)面试真题(完整word版)
2022-11-09 04:00:32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济南分行)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81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谈谈你对“慢就业”的理解。

 

2题:有一个调查报告显示,60%的人认为"说不"会影响双方关系,70%的人认为要勇敢地“说不”,谈谈对这个调查的理解。

 

3题:你的部门主管要跳槽,找你谈话想要把你带走,你会怎么做?

 

4题:风险会议领导让你部署,会议中间你有事走开导致会议混乱,领导批评了你,你怎么办?

 

 

 

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目。所谓“慢就业”就是毕业后并没有马上就业,但也不拒绝就业,而是慢慢考虑人生道路,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之后再入职。这一理念虽然区别于以往的“快就业”择业观,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个人的自由,必须要尊重。

一方面,慢就业可以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社会、积累经验、规划人生,不失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啃老族也以此为逃避承担社会责任的借口。因此对于“慢就业”我们应该全面的分析其利弊。同时,“慢就业”也罢、“快就业”也罢,都是在谈论当今社会的择业问题,我们更可以以此为出发点,给出关于理性就业的有益做法。

因此本题的作答思路为:1.表明尊重理解的态度;2.论述“慢就业”的益处;3.讲明“慢就业”的弊端;4.提出理性就业相关建议。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我能够理解“慢就业”这一新兴就业模式。其实我身边的朋友也有选择“慢就业”的,他们毕业后并没有马上就业,而是选择游学、支教、创业考察或者环球旅行,慢慢考虑人生道路。我认为这种选择是个人自由,没有对错之分,值得我们去理解。但是这一新生理念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方面,“慢就业”是积累和沉淀,值得尊重。年轻人经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走出校园后稍作放松,能够更加沉着冷静地叩问内心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还需要做什么,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努力方向。游学、支教、创业考察等活动也能够帮助年轻人开阔视野,选择几个职业进行尝试性就业,也留给年轻人足够的“试错空间”。此外,从学习阶段到步入社会,无论是外出旅行还是在家陪伴父母,对于观察社会、理解父母、走向成熟大有裨益。

但另一方面,目前有部分年轻人以“慢就业”为借口,逃避社会、拒绝竞争,成为“啃老族”,这是对个人和家庭极其不负责的一种做法,这种行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惰性,越来越难以适应就业市场,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产生自我怀疑,甚至会产生其他社会问题。

不管是“快就业”还是“慢就业”,就业始终是年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自觉规划职业生涯的理性就业值得思考。

第一,社会理解包容必不可少。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心态发生变化,每一代年轻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社会公众要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信心,包容年轻人的失误,为自主选择的“慢就业”营造良好的理解氛围。

第二,职业规划教育不可或缺。可以通过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慢”前移,在学习阶段规划未来生活,找准方向并为之努力,积累自己喜欢的行业所需技能和资本,实现“快就业”,这样就不至于临近毕业才开始迷茫。

第三,鼓励奋斗精神竞争意识。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当代年轻人要做好充分准备,以敢于竞争、勇于奋斗,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气魄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个人价值、满足家庭期待,更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目。调查中既包含“说不”带来的影响,也包含大部分人给出的对策——勇敢“说不”。单独谈论“说不”会比较抽象,可以举例结合情境进行分析。

具体如何思考,我们需要结合题干信息进一步分析:

审题点1:“60%的人认为"说不"会影响双方关系”

题干主要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指出大多数人认为“说不”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说不”在某些时候的确会有负面影响,中国社会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人情社会,传承下来的处世之道让人羞于说不,并且“说不”似乎就是在否定关系。即便是当今社会,我们能用更加理性的角度考虑“说不”了,但是如果没有较好的沟通方式也难免影响双方关系,因此,说“不”影响双方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情况。

审题点2:“70%的人认为要勇敢地说不”

这一调查出具显示出,我们的社会思潮正在向着更加开明、理性的方向前进。越来越多人的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也愿意去表达真实的想法,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勇敢说“不”并不代表随意说不,乐于助人、团结友爱依然是我们应该保持的良好品质,因此,面对想要拒绝的事情,我们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因此,本题的作答思路为:1.肯定勇敢“说不”的态度;2.表明“说不”的积极意义;3.提出可能的消极影响;4.给出解决之道。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中国几千年的人情社会让我们习惯于人情往来,羞于“说不”。似乎这一拒绝就是断送了亲人间的亲情,否定了朋友间的友情。很多人也曾经因为不敢“说不”一度十分疲惫,而题目中70%的人认为要勇敢地“说不”,正是体现了社会观念的转变,我认为学会合理的拒绝是十分必要的。

其一,合理的拒绝能够让人际关系更加清明。面对领导指示、朋友邀约、亲戚求助时,我们习惯“说好”。这种反应固然可以符合对方的期待,但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难题。而基于理性分析考量后“说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自找麻烦”。

其二,合理的拒绝能够让规矩得到尊重。不仅是人际关系,面对既定的不合理要求、潜规则,勇敢“说不”,不仅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声。只有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才能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其三,合理的拒绝能够让事情处理的更加科学。人力有限,并非所有事情都是能够凭一己之力完成的,合理说不,敢于说不,是拒绝大包大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正确评估,也能让工作找到更加合理的解决途径,有效的促进工作进行。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说不”并不代表对于求助无动于衷、对于他人漠不关心,我们要合理“说不”。

一方面,明确对事物的理性认知尤为关键。如果是该做的事、举手之劳的事,就应该秉持着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用“说好”的态度认真完成;如果是职责之外、能力之外的事,就应该有“说不”和拒绝的勇气。另一方面,也要掌握“说不”的方法和技巧,避免因拒绝产生负面影响。在拒绝他人时礼貌和善地阐述清楚理由,注意沟通技巧,如有必要,可以告知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在拒绝落后封建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民俗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和活力;新旧发展观念交替期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对落后发展模式“说不”,以长远眼光和科学方法谋求发展。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济南分行)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8年1月6日陕西延安市事业单位..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