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4年7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城管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武汉2011年首次开展“电视问政”,在随后的几年里,大量问题被曝光,数百名责任人被问责,引起较大社会反响,近年来,“电视问政”的效果正在衰减。群众所问的问题反复出现,一些问题不但未能及时解决,反而更加恶化。有人说是作秀,你怎么看?
第2题:你们单位要组织电视问政,你会具体采取哪些措施?
第3题:你们单位窗口服务被群众批评,领导让你负责整改,你会怎么做?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首次开展‘电视问政’,问题被曝光,官员被问责。”
“电视问政”的问政形式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政务工作和接受群众监督的创举,也是我们国家在打造“创新型政府”的有力尝试。“电视问政”也突破了以往现场问政辐射范围窄的局限,全国民众只要打开电视就可以持续关注到问政情况,对政府部门工作进行实施监督,也更加促进了政府的信息公开。
审题点2:“群众所问的问题反复出现,一些问题不但未能及时解决,反而更加恶化。有人说是作秀”
为何电视问政在前期受到广泛支持,但近期却凸显出各式各样的问题?群众所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下政府部门在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群众所说的“作秀”也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在答题时要做到客观公正。一方面,不能够否定政府在“电视问政”中努力求新求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包容不同声音的存在,必须想办法提高官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严厉杜绝胡乱作为、懒政怠政行为,打造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阳光政府。由此,我们可以消除部分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电视问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电视问政改变了以往的质询模式,是问政形式的一种创新,也是群众对于政府部门工作开展的监督反馈新途径,更是政府在向“创新型政府”迈进的又一有力尝试。
电视问政其实有着非常显著的积极意义。其一,可以不断加深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电视问政使得我们党直面群众的需求和疾苦,也能让群众通过这种形式更加了解政府的工作流程和不同机关单位的社会管理的职能范围。其二,可以倒逼官员有所作为。把政府工作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待解决的问题暴露在阳光下,使得官员必须正视,无法相互推诿责任,将问题“踢皮球”。也可以倒逼官员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让胡乱作为、懒政怠政不作为的官员现出原形。其三,电视问政其实也是深化群众监督的一种形式。通过电视问政,形成群众监督的跟踪问责机制,也在很大程度了促进了政务公开。
但是电视问政暴露出很多问题,甚至是一些疑难杂症反复发作,引起了公众的极大不满,也反映出我们政府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而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岗位权责不明晰。很多群众反映的问题错综复杂,部分官员缺乏对工作性质的足够认知与了解致使面对问题手足无措,诸多疑难问题迟迟得不到化解。
第二,很多官员官僚作风恶劣。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心态,得过且过,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抛之脑后,爱惜自己的政治羽毛,形成了扭曲的政绩观。
第三,容错机制不够健全。我们的队伍中其实不乏很多想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人员,但是很多评价机制和惩罚机制“一刀切”,一定程度上会打击部分人员的事业积极性。
要让电视问政“问”到实处,实现电视问政的初衷,发现并解决民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就需要我们多方面努力,形成合力。
第一,权责更明确。一方面,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标准,将问题的相关责任人纳入绩效考核,并据此作为问责官员的一项指标。另一方面,通过梳理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明确官员的职责,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从“为官不为”到“有所作为”。除此之外,通过建立一岗双责制、终身问责制等将责任落实到人、细化到岗。
第二,意识更强化。要持续深入学习党规党章,落实“三严三实”学习和党风建设工作,破除官员陈旧的官本位思想,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固化服务型政府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此外,还要使政府工作人员梳理正确的政绩观,在工作中不能总是60分万岁,要在行动上落实公仆意识和履职思维。
第三,机制更完善。不仅需要将电视问政中相关人员的表现、群众的监督反馈纳入绩效考核,还要深化干部容错机制,针对不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让奖惩机制都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要不断创新拓宽监督途径,除了电视问政以外,通过丰富完善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的内部监督,强化舆论媒体、“两微一端”的外部监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希望电视问政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我们的政府全方位不断改善,我们的官员能够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可期。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你会具体采取哪些措施?”
从题目问法上来看,是对此前常规问法“你会怎么办?”的一种变形。这是一道计划组织协调类的题目,需要我们去调配资源、考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可预见性的矛盾与问题,并将具体流程或者重点环节呈现给考官。
审题点2:“你们单位要组织电视问政”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要策划的事情是电视问政。顾名思义,“电视问政”就是通过电视节目播出的形式问询政务工作。此时,我们就要抓住重点,我们的任务要去给考官呈现出一场电视问政。为了办好电视问政,需要我们前期的充分准备、活动现场的紧凑的环节呈现、以及电视问政结束后的后期保障等工作。为了能够给考官呈现出一场如临其境的电视问政,我们就可以在上述的几个环节中添加细节描写。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通过电视问政,普通民众可以通过这种新颖的渠道高效性、便捷性地向政府官员咨询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等关乎民生的问题,也会让我们政府意识到,自己是个被监督的对象,应该对老百姓负责。所以我会审慎筹划,确保能够更好的听取民声、倾听民意。具体会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联系人员方面,我会与单位领导沟通明确此次电视问政的主题、问政的流程、出席的人员和职位;同时与电视台取得联系,说明此次节目的重要意义,并请电视台安排有相关电视问政节目主持经验、应急应变能力强的优秀主持人来担任此次节目主持人。在收集资料方面,一方面,通过“两微一端”和热线电话的后台负责人了解近段时间以来群众反馈和投诉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发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群众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此外,根据我单位的社会职能管理范畴整理出相关问政主题下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条例,将常见问题进行整理,根据政策法规并以有力数据为支撑,为领导形成“问答手册”。做好上述的准备工作,我们也会适当做好问政前的彩排工作。
其次,电视问政具体将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曝光问题”,由现场群众口头阐述、出示照片、提供视频等形式提出自己关注的问题;第二个环节是“各方问政”,针对第一个环节曝光出来的问题,由现场的群众和众多到场的媒体各抒己见,向政府问政。第三个环节是“问题评析”,由出席问政的领导从政府管理工作的全局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予正面回应,如果不能当场解答,会让后台工作人员记录在案,由出席节目的领导向在场群众明确回应的时间节点和方式,以便群众后期跟进。第四个环节是“特别阐述”,针对群众最关心或者问题最多的领域,向群众阐述我们单位制定政策和规定的初衷和考虑要素,让群众更好的了解单位的社会管理工作。第五个环节是“全媒体互动”,为了扩大节目效果,节目在多个网络平台联合直播,我们会有后台工作人员与场外群众进行互动。
最后,活动结束之后一定要落实问政节目反映出来的问题。其一,将这些问题交办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压实责任,并通过“首长问责制”和“终身问责制”等机制倒逼工作人员着力解决问题。其二,在调查处理的过程中要做好政务公开,及时将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报纸、两微一端、地方新闻等形式不断播报。其三,可以将电视问政纳入单位的长效机制。电视问政节目可以定期播出,并将每阶段电视问政的最后一期作为单位的“期末考试”,实行群众满意度打分制,让群众更好地参与电视问政中。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负责整改”
这里说明你已经得到领导的授权,需要充分的利用单位的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需要组织人手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同时,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整改,那么就需要有个具体的整改内容,所以自然就要想到寻找需要整改的问题是什么,也因此引出我们的下一个审题点。
审题点2:“单位窗口服务”
单位窗口服务是我们本次整改的主要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在这里进行展开联想,窗口服务有哪些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第一是人员,群众有可能不满意人员的办事态度;还有可能办事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影响办事效率。第二是场地,即基础设施。有可能场地狭小,没有接待室等设施,还有关于办事大厅我们可以联想到《人民的名义》里面达康书记指出的问题,办事大厅的柜台矮,没有凳子,群众只能蹲着办事。第三是关于工作,群众来办理业务包含两种流程,一种是办事大厅本身的流程,包括询问咨询台,自助取号,窗口排队办理或者自助机办理。一种是单位内部流程,包括准备材料,本人签字,提交身份证件等流程。那对于群众来说,有可能对于办事大厅本身流程不满意,比如人员设置不合理,办事人员太少,开设窗口太少,群众需要等待的时间太久。还有可能就是对于单位内部本身流程不满意,比如要求提交材料过于繁琐,手续繁杂。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4年7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城管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