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5年10月16日上午重庆市属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树苗需要修枝才能长得更好更茁壮。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第2题:单位领导让你写一篇关于XX的稿子,要求你4天之内写好,还要求你要提前一天交给领导。但是,在这4天之中你还有两天要出差。对于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第3题:你到了新岗位,发现岗位和你所学的专业不匹配。你会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树苗需要修枝”
“树苗”的特点是处在树木的年幼时期,也就是生长的初期,当然这也意味着一件事物的开始和发端,在这个时期,作为“树苗”它自身是缺少生长经验的,如果任其自然生长,就可能引起枝干发育失衡,影响外形美观甚至是整个生命的质量,因此需要“修枝”,也就是对树苗进行日常护理,修剪,助其均衡长势。由此可以推理到新生事物的发展之初,会有各种问题出现,需要“修枝”,这里的“修枝”意味着对新事物的引导、管理、扶持。
因此,在阐述对题目的理解之时我们可以从题目的字面意思出发,阐述树苗修枝的重要性,再联系新事物发展规律,说明引导、管理、扶持的重要意义。
审题点2:“更好更茁壮”
“更好更茁壮”是树苗历经修枝之后所达到的效果,可以预见新生事物历经引导管理之后也可以和树苗一样蓬勃发展。但是,达到良好的效果是需要过程的,也就是说,如何“修枝”才是达到“更好更茁壮”这种良好效果的保障。因此,在“修枝”也就是引导、管理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去强调一下,如何去做,既保证了效果,又给出实际做法,增强答题内容的说服力。
综合以上两个审题点,我们的答题思路可以确定为:是什么(解释“树苗”和“修枝”的特点)+为什么(阐述“修枝”对“树苗”产生的积极意义)+怎么做(从“树苗”本身和“修枝”方法来论述)。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俗话说:小人要管,小树要修。其实从对日常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树苗处于树木的生长初期,尚未成形且生命力旺盛,可塑性极强,如果任由其自然生长很可能造成枝叶无规则竞争、阳光水分难以均衡,致使其形态欠佳甚至难以抵御风暴。而“修枝”则是对其枝干进行了必要的修剪,调节树苗的生长方向、轨迹,使其密疏均匀、姿态优美,树苗也可以因此长得更好更茁壮。
由此,我想到周总理曾说:“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巨人、成长为力量。”而题目,树苗需要修枝才能够茁壮成长,恰恰为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引导、要管理、要扶持。
第一,“修枝”是成长之基。在孩子的幼年,需要家庭、学校的不断引导才能够为他们奠定正确的成长基石。清朝中兴之臣曾国藩曾在家书之中对家中子弟规劝、引导,纵观曾氏一族前后有240余位后人在教育、艺术、交通、化学、考古、文学等领域取得不凡成就;反观今日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事件,那些年少施暴者就如同未经修枝的树苗一样,在成长初期缺少了家庭和学校的必要引导、教育,才致使他们误入歧途、害人害己。可见,只有经历修剪的人生,才能获得坚实的成长根基。
第二,“修枝”是发展之源。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中国制造摆脱“模仿”、“粗制滥造”等标签,靠的就是强化管理、不断创新,在短短几年内突飞猛进,走上了正确的成长方向;但但反观“三聚氰胺”事件,在三鹿乳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非但不去修剪自身,反而是任由劣质造假奶粉野蛮生长,最终祸国殃民、自尝苦果。这难道不正是告诉我们,“修枝”才能够让企业在竞争之中抢占先机吗?
第三,“修枝”是繁盛之力。不难发现,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初期,如果给予必要的扶持,就会持续迸发活力,但如果缺少必要的扶持就会进退失据,错失繁荣昌盛的良机。就像今天,当经济下行压力陡增,三期叠加来袭之时,群众建言献策,国家及时调整发展脚步,修剪不合时宜的产业,尤其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持续推进,国家由此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前苏联,从一开始就重军工、轻经济,缺少对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意孤行,对“修枝”不屑一顾,曾经的社会主义强国却成了典型的昙花一现。不难看出,历经“修枝”才能获得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力量。
当然,“道不可坐论”,实实在在的作为才能真正让“树苗”茁壮成长。因此:一方面,作为“树苗”的新生事物要懂得时刻反思以求进步,在历经修剪的“阵痛”之后,完成蜕变、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作为“修枝”的引导者、管理者、扶持者要善于观察、精准发力,并且要时常“回头看”检查不足,不忘初心、时常完善引导、管理、扶持等方法才能修剪出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树苗”。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领导让你写关于XX的稿子”
稿子是领导要你写的,所以应该及时、认真、准确的完成稿子的书写;关于“XX”所以在接下来应该查阅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做到提前准备;
审题点2:“要求你4天内写好,提前一天交给领导”
说明时间紧张,提前一天交给领导,时间就只有三天时间,要求即刻开始准备,甚至需要加班加点工作。
审题点3:“4天之内还有两天要出差”
出差也需要提前准备,并且出差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其他的状况,所以这句话一是提醒考生要提前规划,做好计划工作,什么时间出差不能写,什么时间是可以写稿件,出差的时间和写稿件的时间提前进行规划;二是考查考生在面对多种工作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出差也是题目中的一部分任务,对出差的时间、完成的任务题目中也应该进行阐述;三是是否可以寻求帮助,比如说借助同事的力量,同事较为擅长的一部分,让同事帮忙收集资料,向领导汇报时向领导说明同事帮助完成了查阅资料的工作。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在工作中,能否完成多重工作以及及时处理突发状况是考察每一位公务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一定要及时计划各项工作,妥善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首先,合理规划、提前计划。认真了解领导交给的稿件任务,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做到心中有数;需要准备搜集哪些资料,从而提前查阅和搜集。同时对出差进行反复核对,带齐需要物品,核对出差过程的计划和任务。对这四天提前计划,什么时间是需要出差,什么时间是可以写稿件出差的时间和写稿件的时间进行提前的规划,做到合理规划,保证出差任务与稿件任务两不误。
其次,有条不紊,保证质量。(首先,保证高效地完成出差工作,做好工作计划,提前将出差所需的材料、物品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在出差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形成一手资料,同时充分利用出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稿件的书写工作,尽量在出差前、完成稿件工作,若不能在出差前完成,则可以考虑在不耽误外出期间工作的情况下将休息时间利用起来,保质保量地完成稿件书写的任务。必要时可以寻求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吸收他们对稿件的合理意见,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最后,认真校对,后期总结。完成了稿件之后,还需要进行认真地校对工作,查看稿件是否存在语句不通、格式不对、错别字等问题,对稿件进行及时的修改和完善。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该注意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提前的规划,分清工作的主次,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对工作有整体和宏观的把控,遇到问题要及时请教,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第3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5年10月16日上午重庆市属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