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1月11日人民银行(江苏、云南等地)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近期出现很多“学院”更名“大学”的情况,其中“科技”“理工”“财经”等字眼更是使用火爆,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第2题:你们单位为了增添一项新的服务工作,开通了电话投诉渠道,由你负责。但是由于来电咨询的群众太多,电话经常占线,出现了一些群众举报电话打不进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第3题:你刚进入单位,但由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在岗位上犯了几次错,你很沮丧,这时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近期出现很多“学院”更名“大学”的情况”
“学院”更名“大学”,联系实际,我们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学院”的院校级别不如“大学”,大学承载国家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扶持,感觉档次更高,所以出现很多这种更名的现象。
审题点2:“其中“科技”“理工”“财经”等字眼更是使用火爆”
为什么“科技”“理工”“财经”等字眼更火爆?这就与我们的国情有关了。我国现在是国力日强阶段,经济和科技,研发等重要领域都是国家的重点扶持产业,在人才培养上也是下了大力气,相对应的这方面的人才属于一大缺口,好就业,发展好,工资高,地位高,一系列的优厚因素,导致各学院将校名加持这些字眼,一是吸引学生报考,二是利于名声和学校门面。
审题点3:“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一说“什么看法”,很明显是社会现象综合分析题的常规问法,需要在答题时,就如何看的,亮明观点,简洁明了。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对此现象”是指什么,这道题因为题干前半部分说的都是学院更名这一热点,只是将其中的更名常用词单独拿出来说了一下,所以综合看,“此现象”指的还是学院更名,在答题时,可以将常用更名词语进行重点谈论。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近年来,刮起了一阵“学院”更名的热潮,有些学校甚至几年之内连改几次名,让人实感啼笑皆非,也让广大群众对大学的专业性和严肃性产生了深深的质疑,而且,这也实在显得“不务正业”,堂堂高校,心思不在教学质量的保障上,反而都在于自己的“面子工程”了。
这么多的名字的修改,我们不排除确实存在部分学院为了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更名,但是更多的“学院”更名并不是出于这些简单的原因,而是多方面的:
第一,迎合社会需要。在国内,“大学”意味着一本或综合性大学,而“学院”意味着二三流小学校,所以这样的更名在无形中就会提高学校的档次,显得更加“高大上”,社会基于更多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扩大招生。家长和学生在五花八门的高校中进行选择的时候,对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只一味通过学校的名字进行选择,认准“大学”字号,特别是带有现在的“财经”、“科技”等火爆专业的学校更是受到极大的欢迎,招生率却有明显提升。
第三,学校管理理念出现偏差。如今高校之间的竞争力非常之大,高校处于一个高速改革时期,但是教学质量、排名、就业率等指标的提高都需要长期的累积,而“改名”能够在瞬间聚集更多关注和资金投入,所以很多高校选择了这条捷径。
但是一流的大学不是通过一次次地改名形成的,那只是在表面上下功夫,应把心思放在办学实力的增长与办学方向的转型上,放在重视人才教育培养和大学精神上。那么根本上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我们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创新教学方法。借鉴优秀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充分结合本校和地方的实际,钻研创新出一套完全属于本校的教学教研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在本校是推行,可以在校官网,校官微,进行匿名民主测评,让学生老师专家提建议,完善新方法。
第二,教学质量排名。在学校开展每个专业内部的教学质量排名,涵盖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硬性指标即学生的各阶段考试成绩,与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排名,软性指标即学生和做客专家进行匿名投票,内容包括责任心,人文关怀,与学生互动,教学实力等。
第三,学术交流融合。与优秀院校建立学术交流,形成交流对象。定期派老师去进修,带回先进的教学成果,或邀请该校优秀教师到校讲座,进行模拟教学示范,提升学校教学氛围和水平,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名师授课,优化教育资源。
第四,重点学科建设。以本校的1-2个优势学科为重点,打造金牌学科,学校给予资金和学科人才的支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空间,安排进修,开展学科成果奖励大会,给予奖励,对老师给予评职称等级优先资格,学生留校资格优先等优厚条件。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开通电话投诉渠道”
我国政府正在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转变过程中,群众意见非常重要。只有倾听群众诉求,才能找准改革发展着力点,有的放矢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本题所做的工作有着非常明显的意义,考生可以在答题开头稍作意义阐述。
接收投诉的渠道非常多,有互联网、电话以及现场等等,题中所说的电话投诉好处在于比较便利,但是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考生可以联系实际情况,例如平时自己在拨打10086、12366投诉电话时,他们的投诉受理方式是什么,融入答题当中来。
审题点2:“来电咨询的群众太多,电话经常占线,一些群众电话打不进”
投诉电话太多,很多人电话打不进,首先我们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接线员分担工作,这就存在人员调配问题;
其次,可以联想12345市长热线的接线方式,将投诉电话进行“分流”。通过第一线接线员的简单询问,快速区分该问题所属科室,再将任务下放;
在解决问题时,不妨也借助一下外力,例如刚才提到的互联网等,可以将投诉电话更有效分流;还可以定期去某个地方进行现场投诉受理,使投诉渠道更加广泛。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开通电话投诉,体现了我单位对民意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构建真正的服务型政府。但是,出现题中的情况,使得政策效率不免有些降低,老百姓诉求不能及时进行解决。如果我作为负责人,我会通过以下办法进行解决:
第一,了解基本情况。通过电信后台数据统计出每日电话接访的业务量、群众反映的问题分别对应哪些科室、是否有集中出现的问题、每名业务员平均每天接访的业务量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也会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系,例如12345市长热线、12366税务热线等单位,学习他们处理投诉的工作经验及方法。
第二,优化电话投诉渠道。根据统计出的业务量情况,在经费及人员数量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当增加接收投诉的电话分机、接线人员。同时,对于接听电话进行系统升级,增加自助服务,让投诉人可以根据语音提示进行自助投诉;对接线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快速区分问题所属科室、解答基础问题的技能,提高接线效率;对接线人员进行党性教育和完善考核制度,避免人为偷懒的情况出现。
第三,拓宽投诉渠道。除了电话以外,在本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单位官网上也都要开通专门的受理投诉模块,并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受理;同时,我也会向单位领导进行提议,希望可以每月拿出一天,派工作人员前往投诉量较多的地区进行现场接收投诉,方便群众可以更加详实得表达其诉求。
第四,解决问题于萌芽。我会将各渠道所受理来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找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进行详细解答,将问题处理办法、处理流程等制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在本单位以及其他人流密集处进行发放,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单位官网等处上传电子版,方便群众下载查看。
第五,保证投诉效果。对于任一渠道收来的投诉,都要派专人进行回访工作,包括问题处理的及时程度以及群众对我单位处理结果是否满意等,以此作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指标,倒逼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后,及时跟进投诉受理工作'>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月11日人民银行(江苏、云南等地)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