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1月25日广东省深圳辅警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小张是一名辅警,小张的邻居有事就找小张,但小张每次都让他们去找社区警察。邻居不解的说:“你不就是警察吗”。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第2题:一幅漫画:地上有一个数字,甲说是“6”,乙说是“9”。这对你工作上有什么启示?
第3题:领导下午要执行一项任务,你正在帮他准备稿子。这时一名群众来找你,说“上次那个案子,他有一个新的发现,要跟你反映”。此时,你该怎么做?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目。由于小张的邻居对辅警和社区警察的职权不够清晰,小张对自身定位不够明确,产生矛盾和质疑。面对此类事件,应当归并总结,不仅探讨题目中邻里之间的矛盾,要从更深层次探讨公安机关和群众互相理解的问题。接下来结合题目,再作思考。
审题点1:“小张是一名辅警”
明确身份定位,“辅警”,即警务辅助人员,是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和公安工作实际需要,面向社会招聘,为公安机关日常运转和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人员。辅警作为公安机关的一份子,也有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困难的责任和义务。
审题点2:“小张的邻居有事就找小张”
有事找小张就是有事找“警察”。一方面,体现了群众对警察的信任;另一方面,“有事就找”,又体现了群众对警察过度依赖,无论大事小事都找警察也是对有限警力的浪费。
审题点3:“但小张每次都让他们去找社区警察”
群众有困难,身为辅警却将责任推给社区警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小张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识不足,认为辅警与警察的职责是有区别的,错误的认为辅警没有独立和主动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的义务;另一方面,可能是小张认为社区问题不是自己职权内可以解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才让邻居找社区警察。
审题点4:“邻居不解的说:‘你不就是警察吗?’”
群众对辅警的认识还不清晰,对警察应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责任和义务还不清晰,这就可能因为误会引发警民纠纷,因此要加强群众的宣传教育,让群众对公安队伍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由此,本题的作答思路为:直面问题,从小张和邻居的角度谈谈双方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关于警察队伍建设和宣传方面的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有事找警察”既是警察宣传标语,也是群众认可理念。小张作为辅警,面对群众诉求存在推脱责任的嫌疑,群众将“辅警”误认为“警察”,并且不分职权遇事都找小张,体现了辅警队伍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不利于整个公安系统队伍建设,难以真正发挥辅警队伍为民服务的作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辅警责任意识不强、能力不够。由于辅警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民警开展执法,辅警人员法律地位不明、职责权限不清、缺乏独立执法权,个别辅警就错误地认为自己并不独立承担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的职责,遇事推诿。同时,一些辅警能力有限,专业技术不过硬,面对群众问题不敢冲在前面。二是公安机关培训不足、宣传不够。有些公安机关对辅警人员不重视,缺乏对其专业能力的培养,对警察队伍中各类岗位的职责宣传和讲解不到位。三是一些群众对警察队伍过度依赖。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和职权范围,都要求警察帮忙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警力浪费。
为了打造更加科学的辅警队伍,更好地服务群众,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提高辅警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一方面,宣传辅警队伍和公安系统中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组织“向榜样学习”等活动,号召辅警严格要求自己,要向群众做好职权解释工作,对于超出自己处理范围的事件,也要积极帮助群众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一些培训课程,如聘请体能训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舆情处理领域的专家,对辅警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提升辅警队伍能力。
第二,完善辅警招录和管理机制。公安机关要严把招录关,招聘要统一标准和程序,严格选拔聘用社会优秀人才,受过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有较为严重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等人员,不得从事警务辅助工作。建立健全辅警管理监督和退出机制、投诉受理和反馈机制,对警务辅助人员违法违纪行为作出严肃处理。
第三,明确工作权责,做好群众宣传工作。公开辅警队伍的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让群众更好的了解警察队伍人员职责。同时,利用社会主流媒体,以漫画、动画的方式向群众展示无论大事小事、有事没事,随意占用警力的危害,号召全社会合理科学运用警力资源。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漫画题目,我们需要认真观察漫画中具体描绘的场景,概括提炼漫画作者想要展现给我们的背后内涵,联系工作实际,谈谈带给我们的启示。
审题点1:“一幅漫画:地上有一个数字,甲说是‘6’,乙说是‘9’”
这幅漫画主要体现的是两个人对地上同一数字的不同认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可以从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相互理解等角度进行分析。
审题点2:“这对你工作上有什么启示”
由“6”和“9”的区别谈工作启示。看似是甲乙两人的分歧,其实更深层次是观察方向的区别。方向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可以从同事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学习等角度谈谈对工作的启示。
由此,本题的答题思路为:在全面把握漫画描绘内容的基础上,提炼观点,从漫画迁移到工作上,比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方法,要互相尊重和学习。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漫画中描绘的是两个人对地上同样的数字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个人说是6,而另一个人说是9。这在生活和工作中再常见不过了,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观点是不尽相同,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理解自然不同。在没有既定参考系的前提下,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的论断,所以对待事物要采取理性平和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尊重不同的声音,学会思考创造性发现不同的角度。
我曾在大学期间和一位同学共同组织举办学院关于职场模拟的活动,我选择按部就班根据历年活动经验策划活动方案,而他选择广泛调研同学对活动的意见建议和职场期待,形成活动备选方案。活动的最终方案综合分析选取了两个方案中的最优部分。在组织和策划这次活动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对于工作中的不同观点,应该包容理解、理性平和、优化处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通过以下方式去应对和学习来自他人的不同看法:
第一,要理解和尊重。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要懂得认真倾听。伏尔泰曾经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作为职场新人,在工作中面对他人的不同观点,要虚心请教、认真了解其观点的立足点,在充分尊重他人观点的基础上找到最优解决途径。
第二,要欣赏和学习。面对不同声音和观点,要学会分析他人观点的优点和长处,用欣赏的态度倾听和学习,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保持终身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比如外交政策,对于别国情况要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和平发展。在工作中要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认真听取老同志的建议,完善提高自己工作能力。
第三,要创新和发展。在工作中面对千篇一律的观点和做法,要敢于说“不”,认真思考和总结,提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向敢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人学习,向积极进取的基层干部学习,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比如执法工作,可以尝试改变以往执法检查的单一思路,采用互联网电子执法记录仪记录执法过程,以公开促进公正公平。在其他岗位也要结合“互联网+”思维,提高工作效率。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月25日广东省深圳辅警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