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8年5月5日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事业单位面试题
1、“双11”刚过,不少消费者就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称“千算万算”还是着了商家的“道”:早早预付定金,想“双11”享受优惠。可结果发现,或者商家承诺的优惠并不能兑现;或者折算下来的“优惠”,其实并不划算。你怎么看?
有小部分消费者能享受到商家让利的优惠,大部分消费者则被自己的消费冲动和商家的各种消费暗示导流到了其他并无明显优惠的商品。
再对结论补充一句:做到一定程度、做了一定时间的电商后,大家都向着统一的时间段凑活动,因为这个时间段已经培养出消费心智,双十一、618,现在看到这两个词就能想到买买买,这使得商家和平台投入灌输消费心智的成本较低,换言之,这就是赶集。
电商的基本思路就是引流、分流、做成交。引流最直接有效的做法是单款爆品,分流最有效的做法是力度不一的指向性优惠+多玩法营销活动,成交最有效的做法是多支付方式+分期+成交返利。
原价100的货品特惠1元,但只有10件,这个信息通过市场推广、活动预热、造节惯性等手段打向消费者群体,形成关注度,吸引其中一部分人进入1元品页面(俗称landing page,导流落地页),并在这个页面上挂载其他力度稍小但商家仍有利润的商品。这个做法的前端市场如果是亿级受众,视推广强度和商品本身的接受度,转化到落地页的流量量级可能介于千万~百万,只有10人能抢到真正亏损的品,但如果其他货品带来的利润完全压过这个损失,则活动整体为正利润。
反过来看,参与此类大促的商品很少有低频、弱需求、高单价的特征,一方面是消费者群体还不太接受特高单价商品在电商平台交易,比如说房产交易,换言之消费群体心智尚未培养到位,另一方面则是这种思路需要短平快,客单价介于50~200的商品参与活动,非常容易引发消费冲动,过低则无所谓,过高则流量调动不易、消费者情绪把控略难。
基本玩法就是上面说的引流、分流、做成交。
横向扩展则是多渠道引流、多媒体种类引流(各种返利平台、导购平台,主流媒体,搜索引擎竞价等)
多场景分流(啤酒+烧烤用具+帐篷构成夏季出游场景,手机+充电宝+运动背包构成日常出行场景)、多商品组合分流(手机+壳膜套,酒+酒具)、多落地活动分流(A会场主打凑单满减,B会场主打低价秒杀,多会场交叉重复铺货大面积覆盖不同层次价格敏感度人群)
多平台支付成交(只支持邮局汇款的电商现在一定玩不下去,支付宝+微信+银联是基础,分期付款大杀器)、多形式抵价物成交(信用卡积分兑换、同平台其他产品的活跃度积分兑换、旧物抵价等)
2、政府在当地乡镇盖工厂发展当地经济,有一些村民担心环境污染去建设的工地闹事,你去现场解决,会怎么办?
(1)赶赴工地现场,十分友好地安抚闹事群众的情绪,真诚地请求他们不要着急,先平静下来,把问题说清楚,认真记录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并保证如实向领导汇报。
(2)等群众的情绪稳定下来以后,耐心地告诉他们有困难要通过正常的渠道找政府反映,不能失去理智,做出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
(3)群众离开之后,如实向领导汇报事件处理情况,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3、城管执法难,群众不理解,请你提对策?
在城市管理中,城市“面子”和商贩、老百姓的“肚子”有时是矛盾的,城管作为维护市容的群体,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一个经常深陷舆论漩涡,被指责、期望较多的群体。
一方面,清理无证小摊贩是城市管理的需要。无证小摊贩直接影响了市容的美观和城市的卫生,大量的小摊贩聚集在城市交通要道和行人出没的人行道上,影响了市民出行,造成交通阻塞、引发交通事故。过期变质的食物会侵犯消费者的利益,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而清理无证小摊贩可以减轻和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有助于城市管理。
但另一方面,清理小摊贩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一是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灵活便利的小摊贩可以帮助居民解决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二是不利于小摊贩谋生。小摊贩主要是由城市低收入者、下岗职工、农村流动人口组成的,他们都是从社会各阶层分离出来的弱势群体,既无固定收入来源、又没有社会基本生活保障,生存是他们最为迫切的需求;三是少数城管人员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容易引起社会矛盾激化,也容易带来群众不满,有损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我认为,清理小摊贩虽有着城市管理的合理与必要性,但不能一刀切,不能只管制不考虑群众的生活便利和小摊贩的生存需求。否则仅仅是实现了在公共权利高压之下的“城市美观”,这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更不符合政府的服务职能。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善:
第一,作为城市管理者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政府在承担管理职能的同时需要加大服务职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以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的观点指出,“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他因此主张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并明确认为,小商小贩也是城市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城市对他们的态度应该更加宽容,在周末等合适的时间甚至可以放开管制。而政府尤其是城管人员也要以更宽容的立场、更合法的手段、更耐心的态度来对待小摊贩,杜绝暴力执法行为。
第二,对小摊贩实行规范化管理。比如实行分时、分地、分类限制,加强日常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将各类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个别区域确实没有农贸市场和空闲场地、群众又对农副产品有迫切需求的,在不妨碍交通、不噪音扰民的前提下,设置临时农副产品销售点,或者划定专门的摊贩集贸区,允许流动商户自由进入,尽最大努力保证各取所需、实现和谐共赢。
第三,加大对于执法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如建立服务的问责制,政府要对服务的结果承担责任,发现暴力执法的公务员要进行惩罚并公示大众。重视对政府和公务员的监督,尤其是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这样问责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前要重视群众的意见,开展群众评议,广泛征求民意。只有这样,政府的行为才是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才不会在施行中遭致抵触与反对。比如在清理小摊贩之前,通过召开义务监督员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设置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在门户网站测评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一个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摊贩整改方案,而不是一刀切的清理。在整改过程中,也要注意和群众、摊贩开展“面对面交谈、心贴心沟通”活动,宣传整改原则、提供法律咨询、倾听群众的反馈等等。
总之,政府只有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通过对小摊贩进行适当、人道的管理,才能建设一个各种利益和谐共处的美丽城市。
'>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5月5日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事业单位面试题和参考答案》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