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真题和答案
1、一些城市在搞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当前,无论是发展旅游业还是吸引投资,城市之间都存在竞争,竞争的压力使城市的管理者意识到,需要树立城市的品牌。但是,城市品牌的建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城市存在的问题是口号化,同质化,没有起到真正体现城市精神、树立城市形象的作用。
大量城市品牌的宣传没有脱离口号化的色彩,简单而抽象的概念,让人无法联想到丰富的细节。而且能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而中国的城市大都拥有几处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几处与众不同的文物古迹,不论你用什么形容词去描述都显得大同小异。
也有一些城市注意宣传自身的建设,但存在的问题是只会站在管理者角度来看,使得宣传数据化,比如城市建设投资了多少钱,新建了多少条高速公路,创收了多少产值……这些数据对于政府来说确实是花费了心血的政绩,但没有直观形象性,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来说是缺乏感受的东西。
另外,城市形象的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道路、桥梁、高楼大厦、品牌连锁、甚至夜市的路边摊都一模一样。对于游客来说,最能区别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的,一是吃,一是看。如果到哪里都一样,是多么乏味的一件事。
总的来说,当下的城市品牌树立中,研究城市特色的专家少,国内成功的经验少,方法不当,研究不深,缺乏社会各界的共鸣和响应,变成官方的一厢情愿。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态度上的认真和方法上的创新。
首先要认识到打造城市品牌不等于编几句简单漂亮的口号,而是要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实力。无论是旅游方面的项目设计,还是工商业方面的软硬件建设,都要做到其它城市所不能做,才值得拿来宣传。比如浙江东阳的横店影视城,就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水平,自然实至名归。而像《爸爸去哪儿》的一些取景乡村,还没有做好规划,就急于宣传招商,结果是人财两空。
其次要下大力气研究宣传的规律,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来设计城市形象宣传的内容,而不是用枯燥的数据来标榜政绩。与其宣传政府做了什么,不如告诉人们在这个城市会感受到什么。其它国家,比如日本的城市形象宣传就做得不错,其方法完全可以借鉴。
城市精神的挖掘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还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能看到多姿多彩的城市形象,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感动。
2、现在你正在开会,突然接到楼下邻居电话,说你家漏水漏到了他家,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处理?
【参考答案】
作为公职人员,我们应具有良好的应急和应变能力,面对突发状况能稳住心神,冷静思考,果断决定,最终妥善处理掉突发状况。所以面对题中情况,我会如此处理:
首先,语态真诚,深表歉意。征得领导、主持人同意之后,暂时离席,收听邻居来电。以温和的语气、真诚的态度就漏水一事向邻居深表歉意,告知邻居我一定会妥善解决此事,由此给他造成的损失我们也会照常赔付,请其不要担心。但因现在正在开会自己不太方便,故我会联系家人马上回家协同邻居处理漏水一事,请邻居稍安勿躁。
其次,联系家人,说清缘由。因正在开会,自己离席不能太久,故我会用简短的语言将漏水一事及自己现在的处境告知家人,请其速速回家协助邻居解决漏水问题。待与家人沟通完毕之后,我会再次联系邻居,说明现在家人正在回家途中,到时会协助其把事情处理完毕。
再次,迅速回席,继续会议。待做好沟通工作之后,我会迅速返回会议现场,向领导、主持人表示歉意之后,继续投入到会议当中,简单询问周围同事会议的进程,争取跟上集体讨论的步伐。对于自己缺席所造成的疏漏之处,我也会在会后通过查看会议纪要以及详细询问其他同事的方法予以补充完毕。
最后,以此为鉴,提升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着重提高自己的应急应变能力,遇事不慌不忙,分清轻重缓急,以妥善应对工作中的突发状况。
3、对于理想与现实,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参考答案】
理想如天边星辰,永不熄灭,照亮我们匆匆的人生;现实如脚下大地,踏实厚重,记录我们行路的足迹。人,既不能活于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能沉湎于现实的喧嚣中。于人生道路上,我们应左边种植梦想,右边种植真实,随时采撷,收获希望。以理想指引现实,以现实成就理想,使植根于现实的理想丰满可及。
于鲁迅而言,解救国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直是自己的抱负。年少的他单纯地以为只要用医疗技术解除国人身上的病痛便可实现这个理想,故立志学医以践抱负。但当有一天在影片上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周围其他中国人却都麻木不仁之时,他突然意识到,手术刀解除的只是国人身体上的病痛,如果思想不觉悟,即使国人身体上的疾病能被治好,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逃离不开被奴役的命运。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才是关键。于是他终下决心,果断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以振聋发聩的文章唤醒中国的老百姓。2014最美村官方月萍,立志用自身所学回报农村,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怀揣如此的梦想,她果断地放弃上海的户口跟高薪工作,成为了江西的一名普通村官。为有效帮助农民致富,她以自身积蓄作保积极游说村民创办合作社,不辞辛劳头顶烈日推销村庄特色大米,如此无怨无悔,终带领民众走上致富之路。鲁迅、方月萍的梦想都很远大,但若没有扎根现实的基础,那些也只能是遥远的梦想。
作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我们的理想便是尽己所能为民众带来最大的便利。如此理想的实现已然需要我们扎根现实。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自己的崇高政治信仰,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同时谦虚好学,积极向同事请教、向书本求知、向实践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团结同事,营造融洽的人际交往氛围,积极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4、有人说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出于偶然,大概是翻《读者》之类的杂志时,我读到过这句话的出处——一篇鸡汤文,这里面的“身份”强调的是一个人的社会评价,包含学历、职位、地位等因素,而并非“身份证”、ID等用以区别于他人的含义。
我显然是同意这句话的。仅仅靠“硬件”——职位、财富、学历、家世等,固然可以打开社会中的几乎一切大门,无论职场还是社交,但这种开门欢迎不免含有一种交易的味道:接纳你是因为有求于你,至少是可以交易互助。但如果没有相应的修养和良好习惯,例如礼貌、谈吐、诚信等,久而久之,必然使身边的人不舒服,不愉快,别人不仅会敬而远之,对你的评价也会大打折扣,这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社会交际是非常不利的。相反,优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守时守信的习惯,都会给你的社交和职场评价加分,这就是所谓的第二身份。
我得承认,修养和举止确实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弱项,但这是一个阶段性问题,有着社会和历史因素。首先说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不到百年,不到三代人,在解放初期,文盲率近百分之九十,大多数人挣扎在温饱线上,争夺着贫瘠的资源苦苦求生,这种社会状态下,普罗大众何谈修养?正是从我父母这一代人开始,中国才开始了普遍的基础教育,才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正是相对充裕的物质生活和普遍提高的文化素养,才使得公民素质和社会公德成为可能。应该承认,尽管和发达国家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民众的举止修养确实在提高,尤其是八零九零后,打开了眼界的中国人称得上是合格的世界公民。
我觉得修养和良好的习惯,固然可以通过读书陶冶而得来,可以从与良师诤友的交往中学来,可以从家庭的教导传承中来,但最简单的是我国的一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所反感的,就尽量避免和改正,不去做那样的人,如果我们讨厌别人言行粗俗,那就要求自己做到礼貌得体;如果我们反感别人不守时不守信,那就要求自己说到做到,掌握好时间;如果我们感到别人妨碍到自己,在提醒他的同时,也要回顾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
我们都重视别人的评价,要想获得好评和尊重,就要靠自己的行为去赢得。
'>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山西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真题和答案 (2)》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