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1、对于当前提出的“延迟退休问题”引起社会广泛热议,有的人建议延迟,有的人建议不变,有的人建议提早,对此你怎么看?
要理解延迟退休,首先要了解我国的养老制度和人口结构。
我国退休职工领取的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在职员工每月所缴的养老金8%计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根据一定标准发还给个人,而剩余的养老金存入统筹账户,根据个人缴费水平确定缴费倍数退休后领取相应基础养老金。就是说,个人账户是你自己的碗里,统筹账户是大锅里的。
现实是,因为我国养老制度一直在改革,现在的制度是在1998年确立的,在此之前退休或者工作的人个人账户全部或部分是没有缴的,但是政策视作他们缴了(想起了法学里的拟制),并按照现今政策发放养老金,钱从养老基金里出。他们在工作之时企业以税收,红利等形式上交的拟确保其养老的财政资金没有计入现在的养老基金,至于现在在哪没人知道。
也就是说,这些人个人账户的空账是要靠现在工作之人的个人账户资金挪去填的,这就是带有我国特色的个人账户空账现象,根据社科院的研究,目前的空账数额已达到2.2万亿,这个数字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会越来越大。
而且,如各位所知,我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首度较上年度减少,意味着将来填这个空账的人会越来越少,空账问题会越来越重。
为了解决空账问题,就有的延迟退休让劳工们多干几年,全会公报里国企上交30%红利的决定,一切都是为了填满这个该死的坑。
2、A局长交待给你一项特别重要的事,同时B局长也交代给你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两件事同样重要,并且都在同一时间,你会怎么办?
在重要程度一致的时候,其实需要看紧急程度了。如果其中有一件事更为紧急,那么很简单,就选择更紧急的事处理就好。或者按难以程度区分,我觉得这两件事,第一件事更容易一点,我可能更快一点处理,那么先做第一件事就好。毕竟第二件事很难的话,我可能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做出来,那还不如先做简单的那件事。这是两种解决办法。最后更为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我们自己更倾向于做哪件事,也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兴趣点去选择哪件事。这样既心情方面觉得愉快,又觉得干劲儿十足。当然,最重要的是选择之后的态度。做出选择之后,就不要去懊恼为什么我没有选择另外一件事,也不要做着这件事还在想那件事。这是关键。为什么我们觉得做选择很难呢?因为那意味着你要舍弃嘛,舍弃就可能不舍啊。所以一旦我并不觉得舍不得,不会懊恼的时候,选择就简单了
3、对于工作中出现的“老实人“以及现在存在的”老实人吃亏“的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老话说,吃亏是福,这句话当然是放屁,明显是欺负老实人的一条金科玉律。
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你的吃亏。怎么定义你的吃亏就我看你自己举的那几个例子呢,我觉得你不是老实,你妈妈太客气了,你那是怯懦好吗朋友。
老实,是非常优良的品质。老实的人呢,吃小亏真的会赚大福,因为他很容易得到在这个社会上人们很吝于给予的珍贵——信任。
怯懦,是人人得而鄙视的缺点,你不会交到真心的朋友,只有觉得你可怜的人赏给你一点慈悲。你也不需要变圆滑,这跟圆滑毛关系没有。圆滑也不是轻易能学的,学不好死的更快。
4、“上个学期得了10000元奖学金,可是要交5000元到院里,这是什么道理?辅导员们说这是提成。”日前,南京大学小百合上的这篇帖子发出后,立即蹿升为全站十大新闻之一。南京某高校负责奖学金管理工作的学工处副处长宗老师说,班级搞活动没有活动经费,向学生收费也是很难避免的。
【问题分析】
据报道,时下很多大学的奖学金评选存在很多漏洞,人选确定既缺乏清晰、明确的标准,评定过程又充满了人为操纵因素,貌似详细复杂的规则,不过是一堆繁琐的虚文,到头来,只能是“撒盐面”、“轮流坐庄”。于是,这样产生的奖学金“人人有份”、“各取所需”,似乎也就见怪不怪了。
评上的学生不以为荣,只当意外之财,而一般同学似乎也不以为意,学校里有多少评比都在类似的敷衍、随意中丧失性,等而下之,“穷斯滥矣”。可见,奖学金评选发放中规则意识的丧失,不仅让奖学金制度蒙羞,也使得这样一大笔奖学资金难以切实发挥应有作用,这实在很可感叹。
权力的过度介入,也让奖学金的良好初衷被扭曲甚至蒙羞。很多大学生都提到,现在一些大学的奖学金往往成了行政化的附庸,不仅学校里的领导在给谁不给谁的问题上有很大权重,就是那些担任学生会职务、班干部的学生,其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也远远比一般学生高。在一些大学,奖学金甚至被视为学生干部的“辛苦费”,班务活动、学生会活动的机动经费。
为什么南大的辅导员会明目张胆地暗示学生“返还”奖学金?根源就在于辅导员在奖学金发放上拥有绝对的权力。既然权力可以影响奖学金的发放对象,则当然可以“合法”提成。可叹的是,学生们对此似乎也已司空见惯,“只要数额不是太大,也能接受”。可见,强权之下只能产生冷漠、顺从乃至无可无不可的学生。
无论国家奖学金,还是大学自行设置的奖学金,其初衷都是为了奖掖优秀学生、扶持贫困学生,从而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上进。从历史上看,尽管具体表现形式不同,旨在奖掖激励的奖学、助学方式却绵亘不绝,众多学子因此获益。近年以来,国家更是加大了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比例,各大学也均有各自的奖学计划。可以说,单纯就制度设计而言,奖学金上面体现出来的制度善意毋庸置疑。
因此,奖学金的制度善意不容扭曲,更不能被所谓“潜规则”践踏。当下,一方面应以更明晰、操作性更强的程序来规范奖学金的发放,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另一方面,还必须从根本上一点点祛除蔓延在大学里的行政化取向,让权力从奖学金评选中退出,让奖学金回归奖学金的本来面目。
5、大量的中青年在外务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低龄老人照料高龄老人或者失能老人的现象,即老老照料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对此,你怎么看?
【真题分析】
此题为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题,以老龄化社会问题为背景,突出老龄化问题中老老照料的新问题,需要考生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既要分析老龄化的背景,又要分析老老照料产生的原因,并且要就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
老老照料变的越来越普遍的社会问题,凸显了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不断提高,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老龄人口越来越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只能是一些高龄老人的子女照顾他们,而他们的子女如今也步入老年,这样就出现了老老照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是由于:第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增长,百岁老人越来越多。第二,高龄老人子女也步入老年,但是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生活品质,自己也有能力照料自己高龄的父母。第三,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起步较晚,主要依托家庭养老,有些家庭需要对于失能老人进行照料就确实辛苦,对于低龄老人要承担养老责任确实较为吃力。无论是体力还是财力,都还有比较大的影响的。所以,社会中很多失能老人都是子女轮流照顾的,照看失能老人确实给家庭带来很多压力。
为了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兴建养老院,补充目前我国养老资源的不足。第二,加大对于社区养老功能的建设,引入营养师、护理师等,给社区轻微失能的老人提供便利。第三,给予失能老人一定的社会补助,减少家庭的压力。第四,社区加强老年人健康保健的教育,提升全面健康素养,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第五,兴建老年人社区,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彼此照顾,并组织社团进行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6、单位开展拓展训练,并分小组进行比赛。你是一组组长,队员小王因为恐高,很多训练都不参加,导致你们小组成绩排名靠后,其他组员心生不满。你该如何处理?
我们先来分析下题目所给的条件。“单位开展拓展训练,并分小组进行比赛”,单位开展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比赛还是为了团队凝聚力,很显然,大家的答案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团队凝聚力,如果是这样的话比赛的结果重要吗?当然,任何成员都愿意取得好成绩,但是当取得不了好成绩的时候,过程、团结会更重要。“你是一组组长”,作为组长,“你”要明确自己的职责,那就是要让团队在团结的基础上争取好成绩。“你们小组成绩排名靠后”,这个条件怎么理解呢,是比赛已经结束,结果已成定局,还是在比赛过程中,只是暂时落后?那大多数考生选择了后者,成绩暂时落后,也就表明,我们队取得好成绩是还有机会的。“小王恐高导致排名靠后,其他队员又心生不满”,这是这道题的主要矛盾。大家想想,你在大学的参加远动会,比如4*100接力,你本来就跑不快,你想不想拿冠军,那肯定想啊,可是你又是团队的短板,因你团队成绩差,此时你心里感觉如何?愧疚、自责、委屈。而此时你的队员们又心生不满指责你,那你的心里更难受了。而其他队员为什么心生不满呢?因为他们想取得好成绩,想为荣誉而战,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他们重成绩而轻视了比赛的初衷,那就是团队凝聚力,这就需要小组长得提醒。同时每个人都有短板,换位思考下,如果每位小组成员现在都在小王的处境下,大家就能体会到现在小王的心情了,那么小组长与组员沟通的内容就有了。既然小组的排名暂时落后,那就还有机会,接下来大家可以帮助小王克服恐高,比如高度逐渐增加。但是还有这一种情况,恐高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帮小王克服恐高的话,那就调整比赛方案,让小王做擅长的,帮小组赢分。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最新甘肃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和参考答案12问》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