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常山县部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A. 共同富裕
B. 人民民主
C. 经济繁荣
D. 社会和谐
2.(单选题)毛泽东说:“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 )。
A. 治党之策
B. 思想之源
C. 文化之基
D. 根本宗旨
3.(单选题)什么时候坚持并做到了“三个代表”,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冲击。什么时候如果偏离或没有完全做到“三个代表”,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民就会不满意,党就会遇到困难和曲折。这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 )。
A. 行动指南
B. 立党之本
C. 核心利益
D. 最高境界
4.(单选题)(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统筹兼顾
B. 与时俱进
C. 以人为本
D. 科学发展
5.(单选题)整风运动的重点是反对( ),目的是发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神,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A. 党八股
B. 教条主义
C. 宗派主义
D. 唯心主义
6.(单选题)公文用于处理公务,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影响力,这说明( )。
A. 公文的制作者只能是组织
B. 公文具有特定效力
C. 公文的法制性强
D. 公文的内容必须规范
7.(单选题)人们常说:“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这主要是因为( )。
A. 产品使用价值就是价值
B. 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分
C. 滞销的商品没有价值
D. 商品只有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
8.(单选题)“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这实际意在强调( )
A. 法律有效力,国家便昌盛
B. 恶法非法
C. 造法易,执法难
D. 罪刑法定的原则
9.(单选题)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 农村环境
B. 农民收人
C. 农业科技
D. 农村人口
10.(单选题)奥地利法学家埃里希曾说:“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这句话意在说明( )。
A. 立法体系在法发展过程中作用不大
B. 社会本身和社会秩序是法律发展的决定因素
C. 只有法的推动社会才能进步
D. 法总是被动的适应社会
11.(单选题)( )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A. 国际贸易
B.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C. 对外贸易
D. 服务业
12.(单选题)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以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作为管理者应( )。
A. 静观时变,泰然处之
B. 察觉到组织中的渐变,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C. 放任变化的发生,只在关键时刻制止
D. 组织管理体系中可能发生的细微变化
13.(单选题)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人大商场的柜台就卖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睛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从管理者角度看,该效应告诉我们( )。
A. 管理者应善于树立宏大目标
B. 管理者活动应考虑人们的心理满足和价值预期
C. 从众心理是管理成功的关键
D. 管理活动多名不副实 14.(单选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题材料充分说明( )。
A. 物无恒价,关键看包装
B.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味和格调
C.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
D. 产品的定价可以完全随意进行
15.(单选题)经营企业的不二法则——持续创新,可见( )。
A. 企业创新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
B. 企业创新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创新
C.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D. 企业文化管理走向量化
16.(单选题)( )原则是指把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标准和形式,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A. 按需分配
B. 按劳分配
C. 差额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
1.(多选题)生产要素市场有( )。
A. 金融市场
B. 劳动力市场
C. 房地产市场
D. 技术市场
显示答案
2.(多选题)资金融通为融资,一般分为( )两种。
A. 直接融资
B. 国内融资
C. 国外融资
D. 间接融资
显示答案
3.(多选题)“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对这句法律格言的正确理解是( )。
A. 法律等同于秩序
B. 好的法律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C. 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D. 好的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前提
显示答案
4.(多选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 )的理论成果。
A. 顺应现代化规律
B. 驾驭现代化进程
C. 开掘现代化动力D. 制定现代化规则
显示答案
5.(多选题)宪法创造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这说明( )。
A. 宪法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B. 宪法为法的完善奠定基础
C. 宪法具有纲领性
D. 宪法促进经济发展
显示答案
6.(多选题)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有( )。
A.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B. 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
C. 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
D.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显示答案
7.(多选题)公文的标题是公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俗称公文标题“三要素”。
A. 发文机关
B. 发文事由
C. 发文文种
D. 公文关键词
显示答案
三、判断题
1.(判断题)公有经济等同于国有经济。( )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权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两广丘陵是指广东、广西两省低地、丘陵的总称。( )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公文必须写上发文时间,因为要确定公文的生效时间。( )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细胞培养时提供的能促进细胞生长的生产环境就叫培养基。( )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缺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中国地区的农业系统能量结构差异不大。( )
正确错误
8.(判断题)行政管理工作包括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 )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报告是指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者意见,答复上级机关询问使用的文件。( )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唯一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正确
错误
四、材料写作题
1.(主观题)(1).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包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活动。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要求必须改变以往的社会管理。市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也带来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获得了正当性和合理性,但约束、监督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规范系统还不完善;社会生活和生产行为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但适应这种复杂性的社会管理技术还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但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变化,在政府和分散的“社会人”之间,原有的单位管理网络在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网络还不够完善,导致出现社会整合缺失。基层社会矛盾无法解决,上访案件增多,社会问题解决受到阻碍。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全新任务,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梳理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管理理念的科学化。注重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的有机统一,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加大社会管理投人、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同步推进,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重要基础,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要加快推进社会管理方式的多元化。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领,主动地回应群众的呼声用主动帮助群众代理反映、解决诉求难题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秩序。善于运用调解的方式,通过平等对话协调来消除分歧、化解纠纷,自觉地深入群众,尽一切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使社会管理的过程成为实现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利益的过程。三是加快推进社会管理职能的现代化,调整政府的管理职能,在干预范围上,实现从全面干预到有限干预、从过度干预到适度干预、从直接干预到间接干预的转变。在干预内容上,实现从公共服务的“欠缺干预”到“加强干预”的转变,尊重市场的内在规律、公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的自治能力,更好地运用公共政策的杠杆作用,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管理能力水平,努力构建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模式。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自定主旨,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主旨清晰,800~10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A. 共同富裕
B. 人民民主
C. 经济繁荣
D. 社会和谐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单选题)毛泽东说:“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 )。A. 治党之策
B. 思想之源
C. 文化之基
D. 根本宗旨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一宗旨,鲜明地昭示了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
3.(单选题)什么时候坚持并做到了“三个代表”,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冲击。什么时候如果偏离或没有完全做到“三个代表”,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民就会不满意,党就会遇到困难和曲折。这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 )。
A. 行动指南
B. 立党之本
C. 核心利益
D. 最高境界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单选题)(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统筹兼顾
B. 与时俱进
C. 以人为本
D. 科学发展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单选题)整风运动的重点是反对( ),目的是发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神,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A. 党八股
B. 教条主义
C. 宗派主义
D. 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但重点是反对教条主义,目的是发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神,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提倡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启发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树立新的文风。
6.(单选题)公文用于处理公务,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影响力,这说明( )。
A. 公文的制作者只能是组织
B. 公文具有特定效力
C. 公文的法制性强
D. 公文的内容必须规范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公文有如下特点:第一,公文的制作者是依法成立的组织。第二,公文具有特定效力,用于处理公务;公文具有行政机关陚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响力。第三,公文具有规范的结构和格式,各种类型的公文都有明确规定的格式。故本题答案选B。
7.(单选题)人们常说:“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这主要是因为( )。
A. 产品使用价值就是价值
B. 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分C. 滞销的商品没有价值
D. 商品只有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取价值,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所以,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只有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商品的价值。
8.(单选题)“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这实际意在强调( )
A. 法律有效力,国家便昌盛
B. 恶法非法
C. 造法易,执法难
D. 罪刑法定的原则
答案:D
解析:《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9.(单选题)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 农村环境
B. 农民收人
C. 农业科技
D. 农村人口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0.(单选题)奥地利法学家埃里希曾说:“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这句话意在说明( )。
A. 立法体系在法发展过程中作用不大
B. 社会本身和社会秩序是法律发展的决定因素
C. 只有法的推动社会才能进步
D. 法总是被动的适应社会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法是在社会中生长出来的,那么国家的制定法也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法也随着社会本身和社会秩序的发展而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埃里希提出了“法的发展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这一著名的法社会学的命题。
11.(单选题)( )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A. 国际贸易
B.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C. 对外贸易
D. 服务业
答案:B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12.(单选题)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以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作为管理者应( )。
A. 静观时变,泰然处之
B. 察觉到组织中的渐变,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C. 放任变化的发生,只在关键时刻制止
D. 组织管理体系中可能发生的细微变化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