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枣庄市市中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类)真题及解析―、单项选择题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生的义务不包括( )。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B.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参考答案:D
? (2). 游戏里得到超级装备的概率非常低,许多玩家为了得到超级装备废寝忘食,这体现了( )。
参考答案:D
? (3). 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改正式启动的通知文件是( )。
参考答案:C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
A. 在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C. 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参考答案:C
? (5). 某高中依据新生中考成绩将成绩优秀的学生编入重点班,其余新生编人普通班,此时中考是( )评价。
参考答案:A
? (6). 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奇迹的是( )。
D. 普及高等教育 [<font color="#f5fdff">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font><!--source from www.91exam.org-->] ? (7).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职业的( )。
参考答案:D
? (8). 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目标的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参考答案:D
? (9). “为人师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 )。
参考答案:B
? (10). “遇物则诲”的教育方式,反映的是现代教育中的( )特点。
参考答案:A
? (11).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参考答案:A
?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参考答案:B
? (13). (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B
? (14).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C. 相互促进的关系 [<font color="#f5fdff">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font><!--source from www.91exam.org-->] 参考答案:C
? (15).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参考答案:D
? (16). 让患者自我放松,减轻焦虑、恐惧,用放松反应代替焦虑反应,通过练习消除恐惧和焦虑的做法即为( )。
参考答案:B
? (1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参考答案:A
? (18). 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
参考答案:C
? (19). 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兴趣开展教育工作,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的发展,这是教师( )教育机智的表现。
D. 掌握分寸参考答案:A
? (20).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 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A
? (21). 在教育实践中单一的政治价值已不复存在,经济、文化价值已确立了其牢固的地位而且人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这说明学校教育应该具有( )方面的教育价值。
参考答案:B
? (22). 教育功能是教育客观呈现的实际作用,是教育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由教育的( )所决定的。
参考答案:C
? (23).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B. 领会知识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参考答案:B
? (24).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教育具有( )。
参考答案:A
? (25). 智力可分解成多种因素,( )是智力的核心因素。
参考答案:C
? (26). 近代教育史上,教育家( )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参考答案:B
? (27). 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 实物直观参考答案:B
? (28). 皮亚杰认为泛灵论是( )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参考答案:B
? (29).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参考答案:C
? (30). 下列不属于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的是( )。
参考答案:D
? (31). 行为目标的三要素是( )。
A. 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参考答案:A
? (32).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拉称这种现象是( )。
参考答案:C
? (33). 处理纪律问题时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的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是( )。
参考答案:A
? (34).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 )。
参考答案:B
? (35). 具有最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 )。
参考答案:C
? (36). 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
参考答案:D
? (37). 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进行( )。
参考答案:B
? (38). 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并重视学科教育的教育家是( )。
D. 赫尔巴特参考答案:B
? (39).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参考答案:B
? (40). 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曰起( )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参考答案:D
? (41). 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人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 且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力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王某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参考答案:A
? (4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为本。
A. 学生参考答案:B
? (43). 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
B. 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font color="#f5fdff">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font><!--source from www.91exam.org-->] 参考答案:C
? (44). 以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
参考答案:D
? (45).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父母的一种永恒的( )义务和责任。
参考答案:D
? (46).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 )是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
A. 智力D. 环境 [<font color="#f5fdff">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font><!--source from www.91exam.org-->] 参考答案:C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 (47). 下列因素属于教师内部归因的是( )。
参考答案:C
? (48). 补偿教育是消除贫困保障儿童学习与发展( )的重要手段。
参考答案:D
? (49). 幼儿行为辅导技术主要是采取( )的方法。
参考答案:C
? (50). 下面不属于身体语言沟通方式的是( )。参考答案:D
? (51). 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
参考答案:C
? (52). “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应了教师劳动的( )。
参考答案:B
? (53). 罗马俱乐部的麦多斯提出影响人类发展的5个因素,并主张“零增长论”的报告是( )。
参考答案:B
? (54). 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这属于( )。
参考答案:B
? (55). 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参考答案:A
? (56). 教育家( )在其博士论文《环境与环境教育》中提出了世界公认的环境教育模式。
参考答案:D
? (57). 下列现象中可以归人到学习中的现象有( )。
参考答案:A
? (58). 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被爆剽窃论文。浙大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事发后,贺海波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浙大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贺海波的行为违反了《髙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参考答案:A
? (59). 高校教师学术品质素质应包括( )。
①求真品质 ②诚信品质 ③自律品质
参考答案:A
? (60). 应该如何解决学术腐败( )。
①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考核机制 ②发扬学术民主
③加强和建立学术的建设
参考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 (61). 某中学王老师想判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以前教学的学校数目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这也是为完成其硕士学位而必须做的一件事,这一课题研究应该属于( )类研究。
A. 应用研究参考答案:ABD
? (62). 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 )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ABD
? (63).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 )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BCD
? (64). 课程模式的主要因素是( )。
参考答案:ABD
? (65).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差异是( )。
A. 在获得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程序性知识B. 陈述性知识需要有意的提取程序性知识才能达到自动化程度 C. 陈述性知识是对事物的说明,程序性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 参考答案:ABC [<font color="#f5fdff">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font><!--source from www.91exam.org-->]
? (66). 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 )阶段。
参考答案:ACD
? (67). 以下属于教师尊重学生的要求是( )。
参考答案:ABC
? (68). 学校教育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参考答案:ACD
? (69).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 公共性和生产性参考答案:ACD
? (70). 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 )功能。
参考答案:BCD
? (71). “课程即经验”这种观点的特点有( )。
参考答案:ACD
? (72). 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 )。
参考答案:CD
? (73). 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
A. 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参考答案:ABD
? (74). 教师终身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
参考答案:ACD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 (75). 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包括( )。
参考答案:ABC
? (76). 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参考答案:BCD
? (77). 依法执教的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BCD
? (78). 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有( )。
参考答案:ACD
? (79). 教师如果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可能会造成( )的结果。
A. 挫伤学生的主动性 [<font color="#f5fdff">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font><!--source from www.91exam.org-->] 参考答案:ABC
? (80). 男生小王平时学习成绩不好,一天给某女生发短信表示爱意,被班主任发现后收缴手机,并将短信内容向全班宣读,同时指责他“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王要求班主任归还手机,班主任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提出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BCD
三、阅读理解
? (81). 一:教师道德范畴,从广义上讲,是指反映和概括有关教师道德现象的特性、方面和关系的各种基本概念。不但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可以看作是教师道德范畴,就是反映教师个体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以及道德评价、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也可以看作是教师道德范畴。
从狭义上说的教师道德范畴,只是教师道德范畴中具有特殊含义的一部分,是在教师伦理学中作为专门问题纳入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进行专门研究的。它应当既是反映教育职业劳动中教师个人与学生、与教师集体、与教育事业及社会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又是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并作为一种基本的职业道德信念存在于教师内心,能够时刻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因为,从狭义上说,所谓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作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参考答案:ABC
? (82). 教师道德规范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可以看作是教师道德范畴,那么教师道德规范与教师道德范畴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AB
? (83). “教师道德范畴体现出人们对教师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
C. 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相同但范畴不同参考答案:AB [<font color="#f5fdff">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font><!--source from www.91exam.org-->]
? (84). 下列概念属于广义教师道德范畴的是( )。
参考答案:AB
? (85). 二:2002年12月,联合国第57届大会通过了第254号决议,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该活动的基本思想是: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可持续未来和积极的社会变革所要求的价值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把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到学习的各个方面,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建设一个全民的、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和公正的社会。
可持续发展是针对于每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服务于每一个人,不论其处于生命中的哪个阶段。因此,它是终身学习,即从幼儿到成人,在任何可能的学习场所进行的正规的、非正规的和非正式的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点是( )。
参考答案:ACD
? (86). 与可持续性发展教育含义接近的概念是( )。
参考答案:A
? (87). 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其观点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BCD
? (88). “每个人都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这句话的含义是( )。
参考答案:AB
? (89). 可持续发展教育内涵丰富,( )包含其中。
参考答案:ABD
四、材料分析
? (90). 社会经济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因之一。
2001年美国的《企业之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为《“无限制”发展的科学技术》。文章指出,知识经济是指发展的经济,出现无限制的企业家和无限制思维。这篇文章的到来实际上是知识经济到来的信号,它是按照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标准来划分的。人类经历了几百多年的工业经济时代(自然资源经济阶段),现在正转向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经济发展不再取决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加快,形成知识经济对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知
识、智力等无形资产起决定性因素。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高技术产业以科技为其重要资源,知识经济在内容 上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等为标志。知识经济强调对知识和信息的占有、应用和创新成为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非常全面,因而对教育的影响及冲击力也是多方面的。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因而教育必须把培养高智力的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之一,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论,简析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本题自我评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非常全面,因而对教育的影响及冲击力也是多方面的。
(1)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来看,知识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也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必然性要求。
①知识经济对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出了新要求
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知识经济使经济发展不再取决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起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教育应该相应地提髙效率。传统的教育形式缺乏活力和效率,因此需要教育改革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②知识经济发展要求更新对教育的结构并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知识经济,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因而教育必须把培养高智力的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之一,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③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知识经济在内容上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等为标志。这就要求学校教育的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同时,教育改革也会培养新型劳动者,塑造出充满创新意识、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达到促进生产力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带动知识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
(2)从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来看,知识经济促进科学技术的更新,从而影响教育者的观念,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如远程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这就要求教育者更新自我观念,掌握适合现代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3)在文化方面,知识经济带来的文化的更新和传播,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
总之,知识经济的到来,对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几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下,教育必须相应地作出调整,这就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必然性的要求。
? (91). 从知识经济视角简析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是什么。
本题自我评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传统教育的教育观念问题及对策
知识经济强调,对知识和信息的占有、应用和创新成为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 “教会学生知识”“重视学习结果”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会的知识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
针对这一问题,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培养自主意识,来适应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
(2)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及对策
传统教育中,课堂教学基本采取“我讲你听”的形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探索精神。针对这一问题,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在不断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让学习者成为未来推动经济进步和知识进步的重要力量。
(3)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问题及对策 .知识经济在内容上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等为标志。而以应试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不免只重视考试范围内的内容,综合实践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免流于形式,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实践操作,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的联系不紧密。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更新教学内容,引进现代信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的个体经验,重视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增强最新的科技信息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鼓励学生的 独立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