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真题及解析 第一部分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单选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B.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单选题)据统计,今年前3个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表明:( )
A. 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B. 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
C. 我国已进人发达国家行列
D. 我国产业结构已调整到位
3.(单选题)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可能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
B. 这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C. 这将会减少市场中的资金流量
D. 这表明我国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4.(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 党的领导
B. 依法治国
C. 人民当家作主
D. 改革开放
5.(单选题)加强公共服务活动的程序控制,是提升服务质量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程序控制的是:( )
A. 城管部门为执法车辆安装执法记录仪
B. 民政部门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制度
C. 卫生部门设定婴幼儿年度疫苗接种率
D. 教育部门制定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标准
6.(单选题)某卫生防疫部门接到辖区内疑似禽流感的报告,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 待疫情确认后再做防范
B. 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等候指示
C. 启动应急机制,部署防范措施
D. 发布澄清公告,稳定社会秩序
7.(单选题)法律的制定或认可主体是:( )
A. 国家B. 人民团体
C. 公民
D. 政治协商组织
8.(单选题)对合同内容当事人可以自由协商,体现民法的基本原则是:( )
A. 平等原则
B. 诚实信用原则
C. 公平原则
D. 自愿原则
9.(单选题)某广告商与向阳小区的开发商商定在临街公寓房的楼顶安放广告牌,支付费用10万元,该10万元的归属是:( )
A. 开发商
B. 临街公寓房顶楼住户
C. 小区全体业主
D. 开发商和小区全体业主
10.(单选题)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发生“海市蜃楼”现象,其原因是:( )
A. 人的幻觉
B. 雾的遮掩
C. 水中倒影
D. 光的折射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多选题)2014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亚太经济体需要共同规划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共同谋求联动发展”。这表明:( )
A.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B. 中国奉行互利互贏的开放战略
C. 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体
D. 中国坚定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显示答案
2.(多选题)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将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曰,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是因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B. 这标志着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地位进一步彰显
C. 这是为了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D. 这是为了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显示答案
3.(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属于公民享有的自由有:( )
A. 言论
B. 集会
C. 游行D. 罢工
显示答案
4.(多选题)一天上午,王某到S超市买东西。该超市保安怀疑其有盗窃行为,将王某带到保安室对其进行辱骂、殴打、搜身,并强迫他写下署名检讨书,直到王某家人下午来时才将其放行该超市侵犯的王某的权利有:( )
A. 姓名权
B. 荣誉权
C. 健康权
D. 人身自由权
显示答案
5.(多选题)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法治经济。下列对这一论断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没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市场经济必然走向混乱
B. 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需要法律给予保护
C. 政府对经济调控只能在相应的法律框架内进行
D. 法治发展程度影响和决定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
显示答案
三、公文实务题
(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恰当的—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律无效。)
1.(单选题)根据该公文的内容,下列适合用作该公文标题的是:( )
A. 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公布部分违法食品广告案件的通知
B. 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公布部分违法食品广告案件的通报
C. 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公布部分违法食品广告案件的意见
D. 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公布部分违法食品广告案件的决定
2.(单选题)根据文意,下列依次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词语是:( )
A. 确保扩大尤其
B. 促进宣传重点
C. 实现保护而且
D. 保障维护特别
3.(单选题)文中划线处错别字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单选题)关于该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份公文应将涉及的广告案件情况作为附件
B. 这份公文应当标明相应机关的签发人,否则无效
C. 这份公文的成文日期书写规范
D. 这份公文的主送机关标注正确
5.(单选题)对这份公文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份公文签发后,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B. 这份公文草拟完成后,还应报上级机关进行审核
C. 这份公文发出后,应要求主送单位进行回复
D. 这份公文办理完毕后,应立刻对其进行销毁处理
第二部分能力素质
一、阅读与理解题(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怡当的—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1.(单选题)在《孝经》中,“孝”被视为“徳之本”,是“至德要道”。如果将考察的视线再往前推,到德、孝观念形成之初,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中国思想通史》以“德一天;孝—祖”描述周人的信仰世界,揭示其道德纲领:在那些观念生成时期,“德”对应着天,“孝”对应着祖。这观点揭示了西周“德”与“孝”之间关系异于后世的特点。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主旨一致的是:( )
A. 西周时“孝”以“德”为本,即德是孝的前提
B. 西周时“德”以“孝”为本,即孝是德的依据
C. 西周时“德一天”与“孝一祖”是同一的
D. 西周时“德一天”与“孝一祖”是并列的
2.(单选题)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观测到“黑洞炸弹”现象,但在理论上,一个黑洞如果自转足够快,经过这个黑洞的光线波长足够长,就不会被黑洞吞噬,而会被散射。同样在理论上,如果在黒洞周围布满镜子,被散射的光线就可能被反射回黑洞,之后再被散射……这个过程反复发生,黑洞自转的能量就逐渐转移到不断往返的光线中。当这些光线挣脱黑洞束缚,就在黑洞周围爆发出极强的光和热,相当于一个“黑洞炸弹”。最适合用作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黑洞炸弹”是什么
B. “黑洞炸弹”在哪里
C. “黑洞炸弹”是实验检测
D. "黑洞炸弹”的理论模型
3.(单选题)很多作家反思个人写作经验时,质疑理论的作用,甚至有人宣称没有学文学理论二样以写出好作品。学者高小康则在《理论过剩与经验匮乏》—文中指出,现在的文学批评理论’远离文本的阅读经验,理论的指导作用变得捉襟见肘,变成自说自话的独幕剧’它的公共价值变得微薄这段话最希望从反面强化的观点是:( )
A. 当下文学理论的匮乏和公共价值的微薄
B. 当下文学批评的堕落和写作经验的缺失C. 与文学阅读体验相结合的文学理论的必要
D. 与文学理论相呼应的文学阅读体验的重要
4.(单选题)她喜欢淘衣服,多得塞满了衣橱、床头乃至床底储物柜,不舍得丟掉。但衣服实在太多了,有些根本没有机会再穿,她把它们分类拍照挂在自己的淘宝店上,期待有人问津,可又担心被人买走,总是忐忑中夹杂着庆幸。这段文字中的“忐忑中夹杂着庆幸”,可以替换为:( )
A. 患得患失
B. 顾此失彼
C. 左右逢源
D. 相得益彰
5.(单选题)机器人专家曾提出过这样一种理论,即:当机器人与人的相似度达到95%,它将变得极其恐怖。影片《她》表现了类似的认识:那套非常厉害的程序,已经与人类极其接近,但因为那微乎其微的一点差异,最终导致了其自身的崩溃。有人说,那5%的差异,可能就是人性。下列符合这段文字观点的表述是:( )
A. 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超乎想象
B. 人类对机器人的优势微乎其微
C. 机器人与人类的本质差异所在
D. 人类对机器人的主要认识依据
6.(单选题)如果说统一的国家考试无法克服其内在性的僵化,那么,通过战略性的制度重组,将考试的僵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大学招生录取体系的弹性,进而缓解甚至消除整个高考制度的僵化,也许是一个稳健务实的改革路线图。至于由此带来的对公平的影响,需要相关配套制度予以完善。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话题是:( )
A. 应当改革现有髙考制度
B. 如何改革现有高考制度
C. 应当完善现有高考的配套制度
D. 如何完善现有高考的配套制度
7.(单选题)拖延、囤积、注意力匮乏、“选择性障碍”“社交恐惧”……似乎突然之间,这样古怪的病症在都市人群中爆发。病因暧昧且无计可施。有人认为,这些“病症”的出现,与中国在都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特征息息相关。实际上,这些“病症”处于某些心理障碍和真正疾病之间。它更像是一种对于当下精神状态的随意描述。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对于这些“病症”的描述,作者的立场是:( )
A. 不认同
B. 不理解
C. 不否认
D. 不排斥
8.(单选题)我们今天所梦想的似乎就是取消一切实体。书籍与纸张不必再必然联系;演唱会、展览等一切需要实际感受的文化活动空间逐渐被各种神奇的“虚拟体验”取代。当皮肤这个人体最大的器官及其感觉实现虚拟化,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石将完全崩溃。互联网正在从一个伟大的技术和工具,渐渐变成不容批判的“大独裁者”。这段文字的主要用意是:( )
A. 埋怨互联网威权
B. 警惕互联网威权
C. 抗拒虚拟体验
D. 怀疑虚拟体验
9.(单选题)—位爱尔兰精神病学家提出,很多天才,包括牛顿、莫扎特、贝多芬、爱因斯坦,多半是“亚斯伯格症候群”。这是一种较为缓和的自闭症,有这种病的人,会有超凡的艺术创造力与高超的数学天赋。这些人多有用不完的精力、敏感的感官知觉、高智商永不枯竭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较极端的情绪高低潮等特征。上述材料未涉及的内容是:( )
A. 天才的艺术才华
B. 天才的数学天赋
C. 天才的行为特征
D. 天才的人格缺陷
10.(单选题)《新证据表明火山碎屑密度流导致了热河生物群的特异地理埋藏》—文解释了距今1.2亿年前热河生物群区域内恐龙的死亡、遗体搬运与化石完美保存很多情况下与火山碎屑密度流紧密相关。作者之一的周忠和院士说:“一些媒体对我们的报道有误解,以为热河生物群的恐龙都是-种死亡、埋藏模式。其实不是那么简单。除了火山碎屑密度流,其他不同埋藏类型也还很多。任何科学理论本身也是一种假说。我们为这种假说找到了证据,这种证据并不是排他的。”这段文字引用周忠和院士的话,所要表达的观点是:( )
A. 应当避免对科学研究结论的误读
B. 想当然地理解科学研究结论无益
C. 科学研究结论都是假说有待验证
D. 科学研究的排他性结论并不存在
二、判断推理题
(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律无效。)
1.(单选题)①双方达成赔偿协议。②物业要求车主出具汽车受损检测报告。③普降暴雨。④地下停车场中的汽车被水淹。⑤车主找到物业,要求赔偿。下列对上述事件排序最合理的是:( )
A. ④-⑤-②-①-③
B. ④-⑤-①-②-③
C. ③-④-⑤-②-①
D. ③-⑤-④-①-②
2.(单选题)①H县农村民房地震安居工程项目中的房屋都没有受到地震破坏。②H县完成对全县3000多户农村危房改造。③H县发生6.2级地震。④H县组织实施农村民房地震安居工程项目。⑤H县住建局对全县房屋进行震后紧急排查。下列对上述事件排序最合理的是:( )
A. ②-④-③-①-⑤
B. ②-③-⑤-①-④
C. ①-②-④-⑤-③
D. ④-②-③-⑤―①.
3.(单选题)①称猴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在路旁,寻找那颗丢掉的豆子②称猴抓了-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又蹦又跳。③称猴沮丧地发现,其他豆子都被鸡吃掉了。④称猴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在地上。⑤称猴始终找不到那颗豆子,只好回头取放置在路边的其他豆子。下列对上述事件排序最合理的是:( )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②-⑤-③-④
C. ④-②-⑤-③-①
D. ②-④-①-⑤-③
4.(单选题)①我的心中生出莫名的温暖和感动。②我和母亲唠叨的时候,父亲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③离开家回到城里,
打开背包,发现父亲不知啥时放进去的几个大红苹果④我在城里找到工作后第一次回家看父母。⑤我当时想,父亲怎么一点都不关心我呀。下列对上述事件排序最合理的是:( )
A. ②-⑤-④-①-③
B. ③-④-②-⑤-①
C. ④-②-⑤-③-①
D. ②-④-①-⑤-③
5.(单选题)①怪兽发出可怕的声音:“我要吃你。”②叶老师瞄了怪兽一眼,看到怪兽的四只蹄子,就继续睡觉。③叶老师笑着回答:“一切长蹄子的动物都是吃草的。”④叶老师正在睡觉,门被撞开,一只长着两个犄角的怪兽冲了进来。⑤“怪兽”现形,问叶老师为什么不害怕。下列对上述事件排序最合理的是:( )
A. ①-③-④-⑤-②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③-④-①
D. ⑤-③-④-②-①
6.(单选题)水瓶:新水瓶下列词或词组关系与上述词或词组关系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 河:秦淮河
B. 窗口:一扇窗
C. 树:香椿树
D. 高端:最高端
7.(单选题)扩散:弥漫下列词或词组关系与上述词或词组关系最为相似的_项是:( )
A. 升腾:下沉
B. 冲击:撞开
C. 奔涌:涌现
D. 追捕:追求
8.(单选题)公司:董事:决策下列词或词组关系与上述词或词组关系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 汽车:乘客:旅途
B. 工厂:工人:生产
C. 政府:公务员:法制
D. 教室:教师:学习
9.(单选题)森林:针叶林:树木下列词或词组关系与上述词或词组关系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 足球队:中国足球队:足球队员
B. 家具:桌椅:餐桌
C. 集团:报业集团:报纸
D. 理学院:化学:物理系
10.(单选题)栀子:庭院:飘香下列词或词组关系与上述词或词组关系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 学生:课堂:读书
B. 木匠:工厂:刨花
C. 腊梅:大雪: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