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处填涂相应选项。30 个小题,每小题0.7分,共21 分)
1.习近平2015 年1 月13 日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按照()的要求,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A.“四个重点”
B.“四个突出”
C.“四个发展”
D.“四个全面”
答案: D。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3 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 落实“两个责任”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提高国民素质。
A.创新型社会
B.福利型社会
C.学习型社会
D.生态型社会
答案: C。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继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的再次提出。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全民阅读”写进去,说明政府要求国民在追求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更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3.2014 年11 月9 日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在演讲中用()描述了亚太伙伴关系。
A.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B.革新、责任、合作
C.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D.坦诚沟通,各方共赢
答案: A。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用“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描述了亚太伙伴关系。他说,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我们应该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洲
发展的蛋糕。
4.在我国,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体现着()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没有区别的
5.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着() 。
A.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
B.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
D.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改革开放
C.相信人民,依靠人民D.自力更生
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
8.被称为一国发展的三大安全是() 。
A.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
B.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
C.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环境安全
D.粮食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
答案: B。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被并称为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安全”问题。
9.明朝《医有百药》中说: “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句话意在说明() 。
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
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
C.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
D.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
答案: 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 “改恶从善,是药饵也” ,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
10.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答案: A。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方向???道路。
11.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教师讲课
B.医生治疗病人C.工人制造产品
D.艺术家进行创作
答案: C。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工人制造产品就是人们改在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故C 入选。
12.“人不可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 。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超越人的认识能力的过程
C.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是永恒的和绝对的
D.人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应当顺应无限的自然
答案: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 “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
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13.社会主义道德以()为重点。
A.团结友善
B.诚实守信
C.勤奋自强
D.敬业奉献
答案: B。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 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14.下列关于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观点,错误的一项是() 。
A.公共行政权力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B.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是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目标C.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
D.慎独自律是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答案: C。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只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目标之一。C项错误,其余选择正确。
15.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服务群众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答案: B。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的表现。
16.在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途径是() 。
A.由国家权力机关解决
B.向法院起诉或者向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反映来解决
C.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法院起诉来解决
D.向法院起诉
答案: C。在我国,目前解决行政争议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条:
一)通过行政机关内部的复议来解决,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原处理机关的行政处理决定,依法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由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复议机关对原处
理机关处理的决定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行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二)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由法院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现行的法律
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7.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 。
A.主体、内容、客体
B.物、精神利益、行为
C.公民、法人、合伙
D.权利、义务、责任
答案: A。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
(一)主体要素: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民事主体主要有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特定情况下还包括国家。
(二)客体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称标的,是民事主体之间据以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对象性事物,是民事主体追求的利益的反映,成为民事主体活动的目标。就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其客体大致是固定的。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物,指自然人身体之外,能够满足人们需要并且能够被支配的物质实体和自然力。
2.行为,指能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的活动。
3.智力成果,指人的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包括各种科学发现、发明、设计、作品、商标等。
4.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
(三)内容要素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如何实现其参与民事生活的目标,也即实现其参与民事生活的目的,这种实现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的方式和过程,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18.《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中规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坚持()的用人标准。
A.公开平等
B.德才兼备
C.择优录用D.以德为先
答案: B。《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19.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学风
B.宗派主义党风
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作风
答案: A。这是毛主席对那些没有学问、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比喻。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主观和客观相
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表现为教条主义,有时表现为经验主义。
20.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对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重点是考核()。
A.职业道德表现
B.工作实绩
C.政治思想表现
D.业务技术水平
答案: B。《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Ps:《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21.2014 年4 月8 日,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到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船上搭载了诸多先进的水
下探测设备,被称为“海上移动实验室” 。
A.探索者号
B.发现者号
C.雪龙号
D.科学号
答案: D。我国最先进海洋科考船“科学”号起航赴西太平洋,执行中科院“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相关科考任务。按照航次计划, “科学”号将于4 月10 日抵达目标海域,并开展地球物
理调查、地质和生物取样等海上调查工作,预计5 月2 日完成第一航段任务。
22.传说中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 。
A.盘古、女娲、哪吒
B.刑天、女魃、后羿
C.刑天、夸父、精卫
D.盘古、女娲、精卫
答案: D。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
23.“上善若水”一语出自() 。
A.孔子《论语》
B.老子《道德经》
C.庄子《庄子?秋水》
D.孟子《孟子?告子上》
答案: B。“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2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诗句。
A.张载B.陆九渊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C。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的诗句。
25.贾诩、王进、陈光蕊、柳湘莲分别是()中的人物。
A.《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B.《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C.《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D.《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答案: D。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贾诩( 147 年- 223 年8 月11 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故其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王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八十万禁军教头。陈光蕊是《西游记》中唐僧的父亲。柳湘莲是《红楼梦》中人物,又称冷二郎,原系世家子弟。
2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训政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答案: B。本题考查历史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故本题选B。《训政纲领》是训政纲领
是1928 年10 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训政” 。《中华民国约法》又名袁记约法,是指民国三年( 1914)五月一日由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公布的一个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临时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