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5河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打包下载)
2023-10-13 15:40:26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5河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掌握命题规律 直击核心考点 提升教学能力
2003 年教育部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制定凡进必考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以来袁教师招聘 考试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正规化专业化趋势十分明显对应试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遥 教师招聘考 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对应试者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遥 由各地教育部 门或人事部门发布招聘简章应试者经过报名与资格审查尧笔试尧面试基本功考核尧体检等环节袁直至被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 当前教师招聘考试由各地市级或市级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统一组织 区县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考试形式信息见下表
地区 笔试内容
郑州市金水区 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法规知识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及班级管理等
郑州市惠济区 中小学教育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
验区
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念以及教师应具备的相关知识等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教育基础知识
郑州市巩义市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法规知识以及教材教法班级管理等综合知识和技能
信阳市固始县
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 教育基本理论主要考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以及担任小学
教师应该具备的相关知识
信阳市浉河区
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共 100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政治法律管理公文写作事政治
等内容教育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教育法律法规等
安阳市林州市
教育理论渊教育学尧教育心理学冤尧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 教育理论教育学育心理
和公共基础知识一张试 100 学科专业知识一张试满分 100
市直事业单位
业能力测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笔试内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
教师职业道德权重 65%冤曰料作文权重 35%冤袁即给定要求作文
新乡
公共基础知识时事政治 30 教育学 10 教育心理学 10 教育法律法规 10
道德 20 新课程理念 20 100
商丘市永城
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100
许昌市襄城
专业知识曳叶教育基本理论两科 100 教育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尧教育学尧教学方
概论教育法律法规等
阳市栾川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120 分钟冤遥 主要包括教师业道德与个人修养教育法律法规育学
理学知识规教学与教育实新教育理念新课知识等 10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学
续表
地区 笔试内容
驻马店市市直 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等 100
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尧教学技能与实践教学方法
河市
生与团队管理考岗位专业知识一张试卷卷面满 100 卷按层次分为中学组
小学学前教育组的不同专业命题中等专业学校按中学教学校按小学组的语文专业冤遥
教育理论 1曳渊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 2曳渊包括教学教师道德生与
作市市直学
团队管理教育政法规等两科 各科满分均为 50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笔试成绩=教育
理论 1曳垣叶教育理论 2曳遥
开封市教育局直属部
教育基础知识曰教育法规曰业能力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念以及教师
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冤遥
平顶山汝州市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基础理论公共基础知识和所报岗位的相关专业知识等
周口市扶沟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内容为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道德等及小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相应知识
1冤叶语文学综合知识曳袁 100 2冤叶教育教学综合知识曳袁 100 中教师岗位
三门峡灵宝
综合知识包括教育学中学冤尧心理学中学冤尧教师专业标准中学冤及教师应具备的相关知
小学职专教教师岗位综合知识包括教育学小学冤尧心理学小学冤尧师德师专业标准
小学 及教师应具备的相关知识
上表可知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袁但主要考查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
综合知识 从各地考试真题看袁呈现出下显著特点院 1.基础知识要点众多综合性极强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题量适中袁难易适中袁整体比较稳定曰突出考查重点兼顾一般知识 试题性极强一般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其目是增大知识覆盖考查考所掌握的知识熟练 和思维敏捷程度
2.重考查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该项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尧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能力 所涉及领域或者够清楚龙去脉因后果考核考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和现的能
为帮助更多的考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 ^91考试网教招专家团队深入研究了河南省各地教师招聘考试 关政策或考试说明在多年教学研发的基础上推出了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系列辅导图书 该系列图书小学中学个学袁每个学段包含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材历年真题汇编及全模拟 另外
公教招团队还推出一套叶教育理论综合 高分题库渊中小学适用冤曳袁囊括了近年来河南省各地全部 的教师招聘真题全面总结命题规并作权威预测遥
2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专材窑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学曳有以下显著特
紧扣考试大纲 覆盖真题考
在本书的编写程中袁^91考试网教招专家团队系统研究了数十套历年考试真题确定了每一道试题的 及其 在此基础上对考点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考试要求袁最终架构起以教育学尧 理学尧心理学尧教学技能新课程改革尧教育法律规和教师职业道德尧时事政为主体的知识体系 做到了野考试要求的袁书中全有真题到的书中 冶相这种对考进行地式搜索的编写必能将新年的教招考试中的考点一网打尽遥
把握命题规律 点快速提分
凭借着对命题律的精准把握袁^91考试网教招专家团队真正实现了最大限度地高应试者的备考效率 首先讲述每一个知识板块的内容之前袁根据考情作了精细的知识框架图袁使考生一目了然袁对将习的内容形整体的基本识袁确学的主内容 次袁在解考的过中袁要考篇幅袁并有考试真题强化理一般性则篇幅较短或以正文补充形式出现遥 袁在一个知识板块内容讲述完毕后袁有一数量强化习袁便于考生我检前查
双色分栏设计 便于阅读辅助记忆
主体内容进行了双色分栏设计袁在栏区域对重要内容进行红色标记袁侧栏区域设置了知识 展尧题再现尧易分析等内容 在知识拓展板块我们对主体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袁便 于考生理巩固知识点在考板块我们精选表性真题及模拟在易板块我们提炼了考生易内容进行分帮助生识别易 这样设计袁仅能高考效率快速抓住图书构和内容而且够帮助准确记忆袁提学习效率
相信这本凝聚着^91考试网教招专家团队体智慧的图书 一定可以帮助生稳步提升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帮助家顺利过考试袁圆教师之梦
教师是一个敬重的职业时又需要为每学生的发展不断艰辛努的职业遥 师袁范冶袁相信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人袁一定是一个能力和品德都十分出众的人 能为您实想提帮助我们很荣幸感谢您对^91考试网的
殷切期待广大读我们提宝贵意见袁让图书更帮助更的人
^91考试网河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2014 10
3
第一部分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2 本章内容框架 2 重要考点分布 3 本章考点梳理 3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9 高效提升练习 15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8 本章内容框架 18 重要考点分布 19 本章考点梳理 19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19 第二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2 第三节 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的独立性 27 高效提升练习 28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30 本章内容框架 30 重要考点分布 30 本章考点梳理 31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31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33 高效提升练习 36 第四章 教育目的 39 本章内容框架 39 重要考点分布 40 本章考点梳理 40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4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学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42 高效提升练习 49第五章 教育制度 51 本章内容框架 51 重要考点分布 52 本章考点梳理 52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52 第二节 我国的学制 54 高效提升练习 57第六章 学生与教师 58 本章内容框架 58 重要考点分布 59 本章考点梳理 59 第一节 学生 59 第二节 教师 62 第三节 师生关系 67 第四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70 高效提升练习 72第七章 课程 75 本章内容框架 75 重要考点分布 76 本章考点梳理 76 第一节 课程概述 76 第二节 课程设计 79 第三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81 第四节 中学课程设置 85 第五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88 高效提升练习 92第八章 教学 94 本章内容框架 94 重要考点分布 95 本章考点梳理 95 第一节 教学概述 95 第二节 教学过程 96 第三节 教学原则 100 第四节 教学方法 103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107 第六节 教学评价 110 第七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13
2
高效提升练习 117第九章 德育 121 本章内容框架 121 重要考点分布 121 本章考点梳理 122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22 第二节 德育过程 124 第三节 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127 高效提升练习 132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 135 本章内容框架 135 重要考点分布 135 本章考点梳理 136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136 第二节 班级管理 141 高效提升练习 145第十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 147 本章内容框架 147 重要考点分布 147 本章考点梳理 148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148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50 高效提升练习 155
第二部分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158 本章内容框架 158 重要考点分布 159 本章考点梳理 159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对象原则及方法 159 第二节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61 高效提升练习 163 第二章 认知 165 本章内容框架 ???165 重要考点分布 166 本章考点梳理 166 第一节 166
3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学
第二节 感觉 170 第三节 知觉 171 第四节 记忆 174 第五节 179 第六节 思维 181 高效提升练习 186第三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 188 本章内容框架 188 重要考点分布 188 本章考点梳理 189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189 第二节 意志 191 高效提升练习 194第四章 个性心理 197 本章内容框架 197 重要考点分布 197 本章考点梳理 198 第一节 198 第二节 能力 199 第三节 气质及性 202 高效提升练习 205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208 本章内容框架 208 重要考点分布 208 本章考点梳理 209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209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210 高效提升练习 212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213 本章内容框架 213 重要考点分布 213 本章考点梳理 214 第一节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214 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 215 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217
4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施教 219 高效提升练习 221第三章 学习理论 224 本章内容框架 224 重要考点分布 225 本章考点梳理 225 第一节 概述 225 第二节 行为主义习理 227 第三节 认知学习 232 第四节 建构主义习理 237 第五节 人本主习理 238 高效提升练习 239第四章 学习动机 243 本章内容框架 243 重要考点分布 244 本章考点梳理 244 第一节 习动机概述 244 第二节 习动机 246 第三节 习动机培养 249 高效提升练习 251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254 本章内容框架 254 重要考点分布 254 本章考点梳理 255 第一节 习迁移概述 255 第二节 习迁移的基本理 256 第三节 习迁移与教学 258 高效提升练习 260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262 本章内容框架 262 重要考点分布 262 本章考点梳理 263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263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265 第三节 知识遗忘与保持 268 第四节 知识应用 269 高效提升练习 271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273 本章内容框架 273
5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学
重要考点分布 273 本章考点梳理 274 第一节 技能概述 274 第二节 技能的形 276 第三节 智技能的形 278 高效提升练习 281第八章 学习策略 283 本章内容框架 283 重要考点分布 283 本章考点梳理 284 第一节 习策略概述 284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285 高效提升练习 290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92 本章内容框架 292 重要考点分布 292 本章考点梳理 293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293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297 高效提升练习 300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303 本章内容框架 303 重要考点分布 303 本章考点梳理 304 第一节 度与德形的关系 304 第二节 德发展的基本理 305 第三节 度与德学的一过程与条件 307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德的培养 309 高效提升练习 311第十一章 教学心理 314 本章内容框架 314 重要考点分布 314 本章考点梳理 315 第一节 教学设计 315 第二节 管理 318 高效提升练习 324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 325 本章内容框架 325 重要考点分布 325
6
本章考点梳理 326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326 第二节 心理评估 328 第三节 心理辅导 330 高效提升练习 333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335 本章内容框架 335 重要考点分布 335 本章考点梳理 336 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 336 第二节 教师的成长心理 337 第三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 339
第四部分 教学技能
第一章 教学技能概述 342 本章内容框架 342 重要考点分布 342 本章考点梳理 343 第一节 教学技能的概 343 第二节 教学技能特征与作用 343第二章 基本教学技能 345 本章内容框架 345 重要考点分布 346 本章考点梳理 346 第一节 教学语言技能 346 第二节 教师书写技能 351 第三节 教学简笔画技能 353 第四节 激趣教学技能 357第三章 教学技能 361 本章内容框架 361 重要考点分布 362 本章考点梳理 363 第一节 堂导入技能 363 第二节 堂讲授技能 366 第三节 堂提问技能 368 第四节 堂板书技能 369 第五节 习题设置与作业置技能 372
7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学
第六节 教学结束技能 374
第五部分 新课程改革
本章内容框架 378 重要考点分布 379 本章考点梳理 379 第一节 课程改革概述 379 第二节 教育观念 381 第三节 方式的 383 第四节 课程组织的改革 384
第六部分 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教育法律 392 本章内容框架 392 重要考点分布 394 本章考点梳理 395 第一节 教育法概述 395 第二节 教育法关系 396 第三节 教育法规范 399 第四节 教育法律责 402 第五节 教育法律救济 408 第六节 依法对教师的法制教育 412 高效提升练习 414 附录 教育法法规汇编 417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 469 本章内容框架 469 重要考点分布 470 本章考点梳理 470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470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 472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75 第四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和方法 476 第五节 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 479 高效提升练习 482
8
第七部分 时事政治
第一章 时政热点 486 第二章 国际时政热 493
第八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章 马克思义哲 498 本章内容框架 498 重要考点分布 499 本章考点梳理 499 第一节 辩证唯物论 499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 501 第三节 辩证唯物义认识论 502 第四节 历史唯物 505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 508 本章内容框架 508 重要考点分布 509 本章考点梳理 509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 509 第二节 主主革命 511 第三节 社会主造理 51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理 514 第五节 发展毛泽东思想 515 第三章 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 516 本章内容框架 516 重要考点分布 516 本章考点梳理 517 第一节 邓小平 517 第二节 代表冶重要思想 519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 520 第四章 宪法 522 本章内容框架 522 重要考点分布 523 本章考点梳理 523 第一节 政体和基本制度 523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526
9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学
第三节 我国的国机构 528第五章 行政法 532 本章内容框架 532 重要考点分布 533 本章考点梳理 534 第一节 534 第二节 政处罚 534 第三节 政强 536 第四节 政许可 537 第五节 政复议 538第六章 刑法 540 本章内容框架 540 重要考点分布 541 本章考点梳理 541 第一节 法的基本原则 541 第二节 犯罪和犯罪构成 542 第三节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544 第四节 未完 544 第五节 共同犯罪 545 第六节 刑罚 546 第七节 刑罚裁量 546第七章 民法 549 本章内容框架 549 重要考点分布 550 本章考点梳理 550 第一节 民法 550 第二节 物权 553
第九部分 教育写作与面试
第一章 教育写作 558 本章内容框架 558 重要考点分布 558 本章考点梳理 559 第二章 教育面试 567 本章内容框架 567 重要考点分布 567 本章考点梳理 568
10
第一节 568 第二节 570 第三节 答辩 571
河南省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573河南省教师招聘面试课程 575公教育全国分校览表 579
11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理论考前必背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遥 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遥
教育起源说
学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神话起源说 宗教朱熹 教育是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 教育起源于生物生存本能活动否认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 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 米丁斯基凯洛夫 教育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
古代学校的教育
教育机构 课程特点 选拔制度
西
春秋战国 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
汉代 官学私学 罢黜百家独尊 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 实行分科教学 科举制
朱理学成为国学 家经典被缩减 四书冶尧野五经冶
宋朝 科举制
渊野四书冶院叶大学曳叶论语曳叶中庸曳叶曳曰野五经冶院叶诗经
曳叶 曳叶 曳冤 尚书 仪礼 周易 春秋
清朝末年 中体西 废除科举 1905
僧院 主教学 培养僧
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侣和统治
教会学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教区学简单的读
区学 普通贫民子弟
中世纪
行宗教教育
骑士学 骑士七技骑马投枪击剑打猎下棋 效忠封建领主的家庭教育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学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物 著作 主张或地位
1.教育对有教无2.教育目的培养君子3.教育作用性相
相远4.教学原则与方法与立志尧行并重启发诱导不愤不
论语曳
袁不悱不发冤尧因材施尧谦虚笃5.教学内容尧叶曳叶曳叶
曳叶曳叶春秋曳曰6.德育原则和方法立志乐自省自
1.性善论2.明人伦3.道德教学持志养气
1.教学相长2.尊师重道3.长善救失4.启发善诱5.藏息相辅
6.相观
乐正
而善7.豫时孙摩
8.是我也是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 产婆术认为问答分三步讽刺定义助产
1.教育观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家兼政治家2.习观回忆
柏拉图 理想国
3.政治观哲学居于统治地位
1.古希腊科全哲学2.教育是有的3.首次提出
亚里士多 政治学
循自然原则
昆体 辩术原理
渊叶论演家的教育曳冤
1.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2.学习程分为模仿要论要练习三阶
夸美纽 5.班级授课
大教学 1.教育目的2.泛智教育3.教育适应4.
渊野教育学之父冶冤 1632
6.教育原则
卢梭 爱弥儿 倡导自主义教育儿童本位的教育
1.教育目的是进人的一切天力量冶曰
2.
斯泰洛
赫尔巴特
林哈德和葛笃德
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
洛克 2.绅士教育
教育漫 1.白板说
普通教育学 1.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2.第一次提出教育性
渊野代教育学之父冶冤 1806 教学概念3.教学阶段4.提倡教师中中心堂中冶曰
1.主张教育即生活冶野教育即生长冶野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冶曰
杜威 主主义与教育 育无目的3.提出了儿童学生中心冤尧活动中心冶曰
从做中学
2.
4.
克鲁普卡娅 教育主主 最早以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
凯洛夫 教育学
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原对我初期的教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马卡连柯 教育诗
论共产主义教育
提出平行教育原则对儿童高度尊重与严格要求结合原则
杨贤
名李浩吾 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的教育学著作
2
教育理论考前必背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理论派别 理论简介 代表人物及作品
实验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
教育学
起的用自然学的实
研究儿童发及其与
育的关系的理
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曳尧伊的实验育学
化教育学
19 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
教育学说 又称
学教育学
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曳尧斯普朗格的教育文化和利特的职业陶冶教育人的陶冶
实用义教育学
20 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
教育实用主
哲学基础理论依据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曳尧伯屈设计教学
批判教育学
强调运用批判论的研究
方法进行教育研究与分
美国鲍尔斯和金蒂斯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曳尧布厄迪尔的
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曳尧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吉鲁
批判教育学国家与化斗争
人物 国别 代表作品 代表思想
教育与发曳渊1975
他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
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般发展的原则
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创始
教育过程曳渊1963 结构主义学说发现
瓦根舍 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生认知论导
给教的一百条
苏霍姆
斯基
把整灵献给孩
教育目标分曳渊1956
教学过程最
巴班斯基
学论观曳叶教学教育
最优方法论基础
认知发展
和谐全面展教育思想
掌握学习教育目标分类
教学过程
3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学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名称 释义 例证 启示
身心的发在整体上有一定
顺序展的程和特点
现也具一定的顺序
身体遵循从
间到骨骼肌肉顺序
发展忆的由机械
义记忆
在教育教学程中应该遵循
序渐进原则不能拔苗助长
而施
在不同的龄阶段表现出身心
展不同的体特主要矛盾面临着
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5河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模拟..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