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给滦州古城留下了太多记忆。 今年85岁的郝志祥是土生土长的滦县人。“滦县的古建筑在我小时候比比皆是,但经历
了两次大地震的浩劫之后,大多已不复存在,很多年轻人对于老城的记忆已经模糊。”郝志祥
说,为了给“滦州古城”项目提供一个民间样本、找回故乡的“影子”,留下乡愁的记忆,自幼生
活在古城的郝志祥开始查阅典籍资料,走访年长的街坊邻居和残存遗迹。凭借着早年对古建
筑的记忆,耗时两年多,郝志祥用钢笔和毛笔白描出了400多幅关于古城的“样子”
在郝志祥老人的介绍下,记者看到,这些古建筑图画囊括了乾隆行官、滦州衙署、詹天佑大
桥、李家大院等滦县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图,也记下了萧太后庙、大觉寺、关帝庙、文庙等有明显
地方特色的古寺图,以及偏凉汀水旱码头、滦州市面图、皮影戏等人文生活图画。
“这是一个有故事、有历史的古城,我们不能忘掉历史的记忆。”郝志祥说。
文化经济的集合体
滦州古城重建,占地2000亩,其中占地888亩的旅游核心景区全面对外开放。其中,还原
古城历史风貌,再现明清建筑风格成为古城建设的主基调。
滦州城门钟楼、鼓楼的标志性建筑,也得到了重建。
“小时候总是听老人说滦州也有钟鼓楼,现在在古城都可以看到。”本地游客李明热情对记
者说道。
现在滦州古城,青砖漫道,雕梁画栋。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显得沉静温润。
据滦州古镇置业公司副总经理钱汝富介绍,现在滦州古城,不仅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更
是商业、文化、居住的综合体。而古城也正在全力打造缅甸玉石街、韩国女人街、青年文化创业
街等十条特色街区,使古城真正成为一个文化、经济的集合体。
缅甸玉石商人拉蒙是古城最早的一批缅甸玉商。他经常和来自缅甸的几个同乡在门店前
的柳树下围着一台木桌专心地玩着游戏。和拉蒙一样,在滦州古城的缅甸玉商有20多人。他
们大多已在古城经营数年之久,用拉蒙的话说,已经把这里当作故乡、
下午五点,王亚荣在滦州古城的烧烤店面已经收拾妥当,等待着客人的到来。
王亚荣是河北省滦县老城区的居民。多年来一直从事餐饮行业,本地人都亲切地称呼她
为二姐。2010年4月滦州古城开发建设,王亚荣家拆迁,“前面那栋楼,用的就是我家的地。”
站在自己饭店门口,指着东南方向的明清建筑。王亚荣记忆犹新。
现在的王亚荣,在滦州古城小吃街的西面,紧靠古城水系旁开设了第二家烧烤店王亚荣
说,自己在滦县创业已经二十多年,从老城到新城,再到古城。她也切实感受到了古城的变化,
也感觉到了古城的日益繁荣,“古城环境优美,游客也越来越多。”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郭常春,今年4月将自己新创办的电商公司安置在滦州古城的青
年创业街上。“这里环境优美、后勤服务不错,而且3年免租金、贴息小额贷款、物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