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6年1月2日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中小学新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真题(打包下载)
2023-10-13 16:26:21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6年1月2日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中小学新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真题》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 0 1 612日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中小学新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 )而获得20 1 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青霉素 B.青蒿素
C.茼蒿素 D.青莲素
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人寻常百姓。"位于南京乌夫子
庙附近的乌衣巷因唐代著名诗人( )的诗句名闻遐迩。
A.杜甫 B.李白
C.刘禹锡 D.贺知章
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三鼎甲”指的是什么?()
A.状元、榜首、状头
B.大魁、状元、榜眼.
C.状元、榜眼、探花
D.榜首、状头、探花
4“岁寒三友”“四君子”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岁寒三友”和
“四君子”均包含( )
A.松、梅 B.兰、梅
C.竹、菊 D.竹、梅
5录的是()
A.京剧 B.越剧
C.昆曲 D.粤剧
6.( )在于对人的肯定,对人智慧、
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
A.以人为本 B.终身教育
C.人的全面发展 D.素质教育
7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
生生的榜样。"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8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
教育国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
A.机会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区域公平
?
9.下列选项中,与例图的四个图形有一致性规律的是( )
A B C D
1 0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中,( )最关键的一步,且其他都是围绕
其展开的。
A.确定课程目标 B.选择课程内容
C.组织课程内容 D.评价课程内容
1 1“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都阐明了
( )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1 2使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
思维和命题运算,称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 3改教学计划,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的测量称为(
A.终结性测量 B.形成性测量
C.标准参照性测量 D.常模参照性测量
1 4动机可以理解为在( )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
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
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A.自我效能感 B.自我意识
C.自我教育 D.自我调节
1 52080来的学习者重于考虑、发掘问题、
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于是( )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A.内容型 B.问题化
C.形式型 D.方法型
1 6识体系的策略是( )
A.结构化策略 B.条件型策略
C.形式型策略 D.方法型策略
二、判断题
( )
1 7知识。
1 8两情境的迁移才能产生,相同的联结越多,迁移也越大,这种迁移理论是共同要素说。 ( )
1 9习。
20.态度的核心成分是认知成分。 ( )
2 15“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 )
22关于学习和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发展先于学习。 ( )
2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归结为相同的教学原则。
( )
24如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化需要而专门为其量身定做教育方案,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
以从中受益。 ( )
25(B.S.Blm)是发现学习的倡导者。
( )
26在教学中以视觉的方式提供信息,主要是指让学生利用视觉获取信息,不仅指在教学中
使 ( )
三、简答题
27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问题的认知水平与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请从下列问题归类到相应
的认知水平栏目中(只填写序号即可)
A.光合作用的定义是什么?
B.航海图上有几种颜色?
C.你认为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得怎么样?
D.南京与北京两地的气候有什么不同?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布克(wFBk)与诺维尔(LNrveu)让两组大学生以最快速度和正确性来做练习'连续进
7 5次,每次30秒,在前50次练习中,甲组知道每次练习的成绩,乙组不知'自第5 1次开始’
两组条件对换,结果前50次甲组成绩比乙组好,25次甲组成绩变坏了,乙组成绩明显上升
(见图)
4
?
84
74
64
54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4 1 5
次数(每次5格)
(1)试解释甲、乙两组的成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这个实验结果对我们日常教学有何启示?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
中,从课堂的导入到新内容的呈现,新内容的操练以及新内容的使的纸条。一节课下来,黑板上贴满了纸条,几乎没有直接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
试从教学原则、教师角色、学生学习及教学媒体四个角度剖析上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
2 0 1 612日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中小学新教师招聘考试
公共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项选择题
1B
她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答案】C解析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衣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
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3C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一、三名,名称确定
“状元小‘榜眼川t探花”合称“三鼎甲”三鼎甲又称“连中三元”是指连连中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4【答案】D解析“岁寒三友”是指四季常青的松,宁折不屈的竹,傲雪挺立的梅。“四君子”则是指剪雪裁
冰、一身傲骨的梅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的兰筛风弄月、潇洒一生的竹;凌霜自行、不趋炎势的菊。两者共同包含
的是竹和梅。
5CA20 1 0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项越剧于2006年被列入联合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c项昆曲于200 1518日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项粤剧于2009
被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最早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剧种类是昆曲。
6【答案】A。解析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
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
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是对人的肯定,对人智慧、潜能的信任,也是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
7B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示范性。
8【答案】A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
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9A的,而且有一边连接,只有A项符合此规律。
1 0A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经验、组织课程内容及
其他所有步骤都围绕课程目标展开。
1 1【答案】C。解析《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删‘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如果教
学不按照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
有收获。这体现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 2D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
(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
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
使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1 3【答案】B。解析A项终结性测量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
的评价。终结性测量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况水平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
期末进行。 c项标准参照性测量又称为目标参照性测量,是指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
价,它主要包括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D项常模参照性测量是指运用常模参照
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
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的要求。 B项形成性测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
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测验。
1 4D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如本能、需要和内驱力等)与行
为的外在诱因(如目标、奖惩等)相结合,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1 5B关心未来教育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认为,未来的学习者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此策略越来越受到关注。
1 6A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
二、判断题
1 7【答案】×。解析程序性知识是指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
中进行具体操作,而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所
以“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
1 8【答案】√。解析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
一个机能的习得。两种情境中的刺激相似,反应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相同的联结越多,迁移也就越大。
1 9【答案】√。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
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学
位学习,不断将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
中已有的概念或命题中。
20×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的
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2 1V四个阶段,即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
78)可逆性阶段8-10岁)以及公正阶段10-12岁)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规则对他们来
说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他们通常以“自我中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22×促进发展。他提出来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认为教学
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23【答案】√。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均体现的是启发式原则。
24V 如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化需要而专门为其量身定
做教育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所有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都可以从中受益。
25×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而非布卢姆。
26V 不仅指在教学中更多地使用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利用
板书、卡片、动作等,主要指的是让学生利用视觉获得信息。
三、简答题
27【参考答案】
属于识记的是AB,属于分析的是D,属于评价的是C
28【参考答案】
(1)馈的影响造成的。桑代克的效果律告诉我们刺
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以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以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这就启发教师应该对学
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以促使学生不断调整学习状况,断取得进步。甲组在前50次成绩好的原因是因
为练习之后及时获得了反馈,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况
在后25次的练习中,由于改变了练习方式,练
习之后不再获得及时的反馈,所以影响了练习成绩。乙组的学习成绩在前50次中不如甲组,是因为练习之后没
25及时的反馈,所以能够根据反馈结果不断调整自
己的学习状况,不断获取进步。
(2)这个实验结果给我们的日常教学的启示有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以使学生
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而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扬优点,变不足。其次,教师在评价理念上应注意从关注结果走向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过程。第三,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29【参考答案】
(1)从教学原则角度来看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的基本准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特点等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原则为教学服务。
在此材料中教师存在的问题有第一,英语老师的做法属于滥用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把直观当作目的,也不是直观用得越多越好。第二,材料中英语老师并没有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违背了启发性原则。
2)从教师角色来看
3)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
4)从教学媒体角度来说
'>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6年1月2日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中小学新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真题》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1月16日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