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成都市属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和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共15题,参考时限20分钟)
一、数字推理。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组具有内在关系的数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找出内在规律,并据此计算出答案。
1. 0, 5, 8, 17, 24, ( A )
A.37 B.45 C.51 D.62
2. 17, 29, 43, 61, 87, ( D )
A.167 B.115 C.259 D.129
3. 13, 16, 20, 34, 92, ( )
A.1124 B.904 C.1316 D.832
4. 2, 2, 3, 4, 5, 6, 7, 8, ( C )
A.9 B.10 C.11 D.12
5. 2, 6, 30, 60, 130, 210, ( B )
A.340 B.350 C.360 D.1370
二、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学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
6.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甲用时15分钟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甲乙第二次相遇后,乙再走( A )分钟才能到达A地。
A.40 B.30 C.45 D.33.3
7.某商店2万元购进一批商品,按原价卖出这批商品的五分之二后,由于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决定以七五折销售所剩商品,等商品全部卖出后结算发现这批商品亏损2000元,则降价前这批商品的利润率约为( A )。
A.6% B.7% C.8% D.9%
8.五年级一班共有55个学生,在暑假期间都参加了特长培训班,35人参加书法班,28人参加美术班,31人参加舞蹈班,其中以上三种特长培训班都参加的有6人,则有( D )人只参加了一种特长培训班。
A.45 B.33 C.29 D.22
9.现有100块糖,把这些糖分给10名小朋友,每名小朋友分得的糖数都不相同,则分得最多的小朋友至少分得( C )块糖。 A.13 B.14 C.15 D.16
10.某领导要把20项任务分配给三个下属,每个下属至少分得三项任务,则共有(D )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A.28 B.36 C.54 D.78
11.学校组织学生举行献爱心捐款活动,某年级共有三个班,甲班捐款数是另外两个班捐款总数的2/5,乙班捐款学是丙班的1.2倍,丙班捐款数比甲班多300元,则这三个班一共捐款( D )元。
A.6000 B.6600
C.7000 D.7700
12.艘轮船负责6个码头之间的货物调配任务,已知这6个码头所需装缺工的数量分别为12人、10人、6人、8人、3人、9人,现在让一部分装卸工跟随轮船移动,而不是在各自的码头等待轮船到来后才开始工作,这样一来,可以使得6个码头所需装卸工的总数减少,则在不影响任务的前提下,所需装卸工的最少人数为( B )人
A.48 B.39
C.45 D.31
13.将700克14.3%的盐水与900克11.1%的盐水混合后,再加入200克盐,蒸发掉300克水后,该盐水的浓度为( C )。
A.22.2% B.24.3%
C.26.7% D.28.6%
14.某单位分为A、B两个部门,A部门有3名男性,3名女性,B部分由4名男性,5名女性,该单位欲安排三人出差,要求每个部门至少派出一人,则至少一名女性被安排出差的概率为( A )。
A.107/117 B.87/98
C.29/36 D.217/251
15.将一个边长为1的木质正方体削去多余部分,使其成为一个最大的木质圆球,则削去部分的体积为( B )。
A.π/6 B.1-π/6
C.π2/16 D.1-π2/16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6.在许多大城市中,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流落街头似已 ,没几个驾驶者会停下来给予施舍或提供援助,一般都会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听过这样的告诫:一味地给这些人钱,只会养成他们懒惰、依赖的生活方式。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C )。
A.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B.蔚然成风 视而不见
C.司空见惯 呼啸而过 D.见怪不怪 一笑而过
17.变老大概是一种对自己的放弃,不断放弃自尊,变得 ,却毫无愧色,仍能 ,渐渐溢出边界,直至失去了人应当有的轮廓,与朋友谈起那样的人,皆感慨,假如自己变成那样,真是 ,如此感慨,或许因为我们还不够老,老到某个时候,对自己就会宽容,无论变成什么样,都可以接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一无是处 乐在其中 无地自容
B.面目全非 自圆其说 生不如死
C.一无是处 坦然自若 生不如死
D.面目全非 怡然自得 无地自容
18.靠机制吸引人,而不是靠补贴吸引人,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思维惯性上的 ,靠补贴的搞工程式吸引人才的最大弊端是已经先入为主地假定谁是人才了,因此,你不能补贴所有人,不能给人们提供 才能的社会氛围。梁文道在他所著的《常识》中写道,新加坡就很能够吸收人才了,但比起美国还是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鸿沟 激发 略逊一筹 B.差异 发挥 望尘莫及
C.差别 触发 稍逊一筹 D.区别 发挥 相去甚远
19.一本好书出了,不过如此,大奖拿上了,响动基巨,原因是大奖调动了社会自愿,与国家、权力、财力结合在一起,堂堂皇皇地闯入文学的象牙塔,以世俗之力去干预有脱俗之心的语言艺术。这样,各种奖被传媒与大众所十分关注,而单枪匹马的作家,没有这样的实力。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 )。
A.大奖比被奖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更牛
B.大奖能调动各种社会资源
C.获奖的作品更有轰动效应
D.世俗的力量会干预脱俗的语言艺术 20.留学精英在国内形成的权威主义人格,在他们浸润于西方文化环境之后会有所改变,但他们作为成年人,其人格特征的改变是很难的。从权威主义人格到最终形成现代的民主人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中国人的整体上来看,需要几代人的进化。具体到一个留学精英,我们需要确认,他是处在怎样一个年代政治人格的形成阶段,他身上有多少权威主义人格特征,多少现代民主政治人格的因素。一个形成民主政治人格的人,无疑会认同和选择民主宪政的建国方案,即使他偶尔接受权威政治,也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但基本上属于权威主义人格的人,则会有两种情景:有的会选择民主政治,但不会很彻底,容易动摇;大多数会选择各种权威政治方案。
以下各项中,与以上文字说法相符的是( C )。
A.留学精英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会迅速转化成民主政治人格
B.民主主义人格的人绝不会接受权威政治方案
C.留学精英多属于权威主义人格
D.权威主义人格的人只会选择各种权威政治方案
21.按照世界银行的界定,基尼系数反映的是收入活消费支出在不同个人活家庭分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统计的是收入的分布,并且将收入界定为税后的可支配收入,但也有一些国家统计的是消费支出的分布,比如印度,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因素,用消费支出计算的基尼系数会明显低于用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比如,2005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印度基尼系数是0.33,但如果用收入指标衡量将超过0.6;反之,如果用消费支出法计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则2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将只有0.26.
上述蚊子意在说明( B )。
A.印度的基尼系数计算存在的问题
B.目前基尼系数计算指标的差异性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可比性
C.使用税后收入计算基尼系数合理
D.中国的基尼系数被高估
22.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优势互补,提高经
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离不开健全的市场机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完善市场机制上下功夫,目前应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纠正要素价格扭曲现象,用价格杠杆引导各类生存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正确应对生产要素供需的结构性交化。
对上述文字的中心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
A.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B.价格机制是调整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C.健全的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D.促进生存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 23.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人不仅是一个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全社会要大力宣扬生命道德,开展一场热爱生命的宣传运动,形成珍惜生命的良好风尚: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生命道德教育中来:网络、电影、电视、报刊等社会媒体要强化正面引导,减少对青少年的负面暗示和误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推展,促使青少年欣赏生命之美好,珍惜生命之存在,尊重生命之权利。
上述文字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D )。
A.开展生命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B.青少年要珍惜生命
C.要加强对青少年生命道德教育
D.生命道德建设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24.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首先保证了居民获得幸福的物质因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寿命都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获得最大的物质享受。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些都是人们保持幸福的无知保障。然而,现实情况也告诉我们,很多收入颇丰的中产阶层甚至富裕阶层还往往比工薪阶层更容易“抑郁”,这当然不是因为“有钱”让人变得不幸福,而是因为“不差钱”让物质丰富这样一个幸福增长点消失了。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C )。
A.中国的工薪阶层比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更幸福
B.亿万富翁多数是不幸福的
C.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它所能带来的幸福体验并不可持续
D.幸福的程度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
25.在经济结构的扭曲度没有得到释放的情况下,在段时间内止住经济下滑趋势,稳住经济态势,建立市场预期,也只有投资拉动以这一条路可走。这样做,实属无奈之举,但是,为了稳住一两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数字,启动数万亿的投资项目,这样的“手笔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所谓”稳增长“的需要。
根据上述文字,坐着对于数万亿投资项目的态度是( D )。
A.欣赏 B.讽刺
C.中立 D.否定
26.①在无意义面前,大脑由于寻找不到的答案而引发的焦虑,当然这是积累到固定阀值之后的事情。
②权利是伴随选择而产生的,譬如电视剧的频道转换器就给了观众看与不看的权利。
③人的大脑有一种无法改变的功能,即不断地追索词语以及多有事情的意义。
④如果在人权当中引申出一项”安静权“的话,公共厕所的这些广告无疑损害了这项权利。 ⑤在城里,已经很难看到纯朴生动的脸了,这和多重因素相关,与无法回避的喧嚣也有关系。
⑥市场竞争在剥夺这些权利,在无孔不入的资讯面前,人群中呈现着一张张冷漠的脸。
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B )。
A③①④⑤②⑥ B③①④②⑥⑤
C④③⑤①②⑥ D①④②③⑥⑤
27①再往后,不光城市有稳像,城乡也有,而且雕像不再是单独一尊放在那里,而是一群地站满全国每个城镇的街头巷尾。
②达沃窦是玛西古第四王朝的第五十五位皇帝,这个王朝以崇拜偶像著称,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林立着历代皇帝的石像。
③由于雕像数目过多,连底蕴都配不起,只好直接安放在街道上。
④他把父亲和爷爷的雕像全部推到,改塑为自己的像,还重新采石新雕了更多石像。
⑤到达沃窦即位,变了规矩。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C )。
A②④③①⑤ B ②③①④⑤ C ②⑤④③① D⑤②④③①
28 纵观整个评估产品组件的供应链,中国企业仍然处在价值增值的低端,利润微薄,仅能赚取低廉的加工费。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现实,一个IPHONE(3G)的出口价格大约是179美元,在中国组装支出大约6.5美元,也就是说,一个Iphone手机在中国的价值增值只有其出口价格的3.6%左右。显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依旧落后,科技含量低,利润率低。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B )。
A.苹果手机在中国的价值增长值非常小
B.中国仍没有改变世界代工厂的低端地位
C.苹果手机组建主要在中国加工
D.中国在苹果产品组件供应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29.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数量巨大,情况也非常复杂,如果不分情况,一位花重金购买,就等于承认了这部分文物流失海外的合法性,这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而中国文物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它是在国家手中还是在个人手中,重要能够项公众展示,它代表的都是中国文化,这个文化是需要宣传和展示的。文物保护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在于利用它,利用它来宣扬我们的文化。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C )。
A.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情况复杂 B.文物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文物宣扬文化
C.文物归还,要冷静思考、理性从事
D.中国流失海外是文物合法性未得到承认
3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商品价格和劳动力的价格迅速高度市场化,土地价格随拍卖而市场化,甚至股票价格也高度市场化了,但唯独最广大劳动者的最主要的财产性收入即储蓄存款利息没有市场化,垄断的利息制度,通过人为地压低公众的财产性收入,即为企业提供了廉价资金,也为银行提供了丰厚的利息和低风险客户,作为这种制度安排基础的,是广大储户变成了金融稳定的牺牲品。
上述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 )。
A.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的制度垄断在全局规模上影响了收入和财富分配
B.目前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制度具有垄断性
C. 我过居民存储贷款制度对于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垄断的利息制度人为地压制了公众的财产性收入
31.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事功方面,历史上最有成功的人是历朝的太相高皇帝。刘邦因为项羽的不行而成功,如果项羽比他更行,他绝不会成功。学问是个人之事,成功则与他人有关,道德能够成为大哲学家,并不是因为德国没有大哲学家。而希特勒能够横行,却是英国的纵容和法国的疏忽所致。历史上有些人实在配称英雄,可是碰到比他更厉害的人却失败了,有的人原很不行,可是碰到了比他更不行的人反能成功,所谓”世无英雄,遂便竖子成名“。
上述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B )。
A.历朝开国皇帝是成功的人
B.事功方面的成就靠命运的成分大
C.康德比希特勒更成功
D.学问的成就主要靠个人努力
32.1970年,伦敦的一本消费者杂志突发奇想测试一下钻石的投资价值,它花了400英镑在一珠宝商家买了两颗1.5克拉的钻石。1978年,当杂志的主编瓦茨打算出售这两颗钻石时,大多数商家都拒付现金,收到的最高报价是500英镑,如果考虑到当时通货膨胀率,这个报价相当于1970年的167英镑。
上述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C )。
A.钻石的价值相对稳定
B.1970年至1978年间英国的通货膨胀率较高
C.钻石并不保值
D.通货膨胀是影响钻石保值的最主要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33~36题。
从花粉到花生,让人类产生过敏变态反应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变态反应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变态反应”这一术语是儿科医生冯?皮尔凯和贝拉?锡克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几乎同一时期,“过敏症”使生理学家查尔士?里歇声名远播并荣膺1913年诺贝尔奖。此后多年,变态反应研究始终将过敏视为一种病态或障碍,极少有科学家探询究竟为何存在这种严重而有潜在危险的免疫反应,更不用说免疫系统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对貌似无害、却经常充当过敏原的物质作出反应。
上世纪60年代有关多细胞真核寄生物引发免疫反应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如果受到蠕虫这种寄生虫的感染会导致高含量免疫球蛋白E的生成,而引起变态反应的正是这一抗体。从那时起,有种观点盛行不衰:在进化中,人体为抵御寄生虫,发生变态反应,但却把免疫反应的目标弄错了。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吉?普罗菲特在1991年对变态反应作出了一种非主流理论解释。她推测,在进化中,变态反应的形成是为了启动免疫系统,保护我们不受环境毒素(例如有毒的植物化学物质和毒液)的伤害。过敏原在多数人看来是无害的,但有很多事实上就是毒素。所以,与其把变态反应看成对蠕虫目标锁定有误的反应,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有益的反应,目的在于防御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虽然“毒素假设”至今仍不受生物医学界重视,但是其仍有一定合理性。首先,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可以理解为身体力求摆脱过敏原的一种尝试,类似于食物和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类似的驱逐反应。其次,变态反应往往发生在接触毒素后的几秒钟或几分钟内,与需要一定时间方才显现的蠕虫感染相比,有一定差异。此外,患有过敏症的人常对过敏原变得极度敏感,环境中稍有微量便立即反应。考虑到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都不能如此灵敏,对蠕虫表现得如此敏感就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了。最后,充当过敏原的物质多种多样。“蠕虫假设”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的物质都能造成变态反应,但“毒素假设”却预料到这些过敏原可能共同具有一种造成伤害的能力。“毒素假设”也无法直接解释面对环境中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过敏原,肌体为什么有时候会作出如此严重的、潜在致死的过敏反应。
过敏症的多数患者会发现,变态反应可能有益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反应的好处可能类似于疼痛的好处:疼痛固然给人带来不快,但这种不快会帮助我们避开损害我们肌体的环境原,从而使我们更有幸存的可能。
33 北京-AA51.关于变态反应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自古以来一直受到重视
B. 过敏症这一术语是由冯?皮尔凯提出的
C. 最初将过敏视为对身体有害的变态反应
D. 贝拉?锡克因在该领域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
34 第2段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A)
A. 变态反应的产生机制
B. 人体过敏的反应类型
C. 导致变态反应的基因
D. 对人体损害最严重的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