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10月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和答案(打包下载)
2023-10-13 23:41:24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10月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和答案》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10月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和答案
【答题要求】 一律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上。试卷空白处可作草稿使用。 一、 案例分析题(分析题目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30分) 【案例一】 材料1:公平正义,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了,但到底什么是公平正义,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是否公正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社会公正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是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 材料2: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 【案例分析】 1.针对材料1“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请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论述。 2.我国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的凸显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紧密相关,如何解决在经济快速发
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公正问题? 【案例二】 自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救助大门敞开了,门槛拆掉了,来的人却少了,各地救助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少露宿街头的流浪者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愿意接受救助,甚至与救助者打起了“游击”。 20161人员24小时不间断救助流浪人员,但依然有许多流浪人员不愿去救助站避寒。问及不愿意去的有人习惯了打牌、乞讨,救助站里都不允许。不少流浪人员表示,他们不愿意接受救助是担心被强迫送回老家。一位操南方口音的流浪人员对记者说,老家那边是山区,太穷,在这里每天乞讨能有不少收入,虽然有时候会挨点冻,却比被送去救助站然后送回老家好多了。 记者到成都市救助管理站采访时,正赶上被救助人员就餐。在整洁的餐厅内,几十名被救助人员正一边看电视,一边就餐,秩序井然在住宿楼内记者看到,为照顾年老体弱和身体残疾者,他们都被安排住在一楼……管理站站长说,目前成都市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网络体系,与以往的收容遣送时期相比,现在的救助范围更加广、救助方式更趋于人性化,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得到更好的救助服务。《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后,救助站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并未增加,而是在减少。对此,管理站站长分析,部分流浪乞讨人员不了解情况是其中原因之一,但关键还是《救助管理办法》中的自愿原则,即流浪乞讨人员表示愿意接受救助这一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使受助人员的人格得到尊重,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保障受助人合法权益的高度重视,但也使新时期的救助工作出现了一个现实问题部分人员不愿接受救助怎么办? 【案例分析】 1. 试分析???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救助的主要原因。 2. 从公共管理角度考虑,政府应该如何加强对城市中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二、文书改错题(下面这份公文在格式、用语及文字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请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及相关规定,在答题卡上对公文直接进行修改。本题共10分)
A市物价局等关于调整本市原料奶收购基本价格的通知A价督(2015)003
本市所有生产、收购、加工原料奶的企业或单位: A201616核算的原料奶生产成本,在综合研究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之上,调整本市原料奶收购基本价格。体通知如下。 (一)本市原料奶(含脂率3.2%,含蛋白率2.95%)收购基本价格由每公斤3.42元调整为3.59元。 …… (五)本通知自201611日起执行。适用范围为本市所有生产、收购、加工原料奶的企业或单位。 特此通告
A市物价局(公章)A市农业委员会(公章)O一六年四月一日
三、作文题(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和要求写作,本题共60分) 20165困人,甚至会突然滑落伤人,“问题电梯”赫然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有数据显示,去年一年中,W市共发生电梯故障4万次左右,其中困人故障1千余次。有媒体报道:未来十年内,中国将1318座超过152米的摩天大楼总数傲视全球。由此,不禁叫人发出疑问摩天大楼时代,几
多电梯惊魂? 在各种电梯事故中,除却质量原因之外,运行维护管理环节的缺失,也占了较大比重。甚至有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更有调查称八成电梯故障是因为维护保养不合格造成的——按规定,电梯需15天保养一次,但有多少电梯做到这一点? 应当看到,我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数量上去很快,质量却远远跟不上;硬件较为先进,软件却较为落后;设备设施齐全,监督管理残缺……当我们飞快地冲入摩天大楼时代时,如果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那恐怕将给我们造成更多的悲剧。 结合所给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聚焦“安全与风险”这一主题,用不超过1000字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参考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1.[参考答案]首先,价值观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公平的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管是希腊人和罗马人的价值观,还是资本者的价值观,因其所在的历史时代不一样,故而产生了对公平不一样的理解。因此,由于社会存在及其性质的不断变化,公平观念必然会因时因地而变。 其次,价值观是具有主观性的。价值判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受主观因素影响的。由于人们阶级立场、认识事物角度等的不同,对于公平的认识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公平观念往往会因人而异。 2. [参考答案]要解决我国社会公正方面出现的问题必须从国家和公民两个方面来把握。
就国家而言:第一,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第二,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使人们获得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发展的机会;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健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健全各项民主政治制度,为实现和维护社会成员的各项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以依法治国为基本原则,加快立法步伐,提高执法水平,依法维护公民各项权利; 第六,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积极履行国家职能,保障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就公民而言:我们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珍惜并正确行使各项权利,自觉履行相应义务。 因此,必须兼顾国家和公民两个方面,从经济、政治、民主、法治等多方面进行,才能解决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公正问题。 【案例二】 1.[参考答案]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救助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临时救助未能解决根本的生活、生产问题。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他们接受帮助后回到当地又得不到妥善的安置,他们的生活难以为继,只能出来继续流浪乞讨; 第二,流浪的乞讨人员中,大多是“职业乞丐”,每天乞讨能有可观的收入,接受救助后没有了收入; 第三,流浪乞讨者大多过惯了随意自由的生活,救助站条条框框较多,流浪乞讨者不愿意适应救助站的生活,宁愿选择不接受救助。 2.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快脚步建立并完善救助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并落到实处。只有以救助管理工作需要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为依托,才能使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部门协作的救助管理长效机制。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明确执法主体,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3)积极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理念,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政府可以引进民政管理、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专门人才,为救助管理工作队伍注入具有专业素质的新鲜血液。 (4)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流浪乞讨人员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发现和遏制恶意骗助行为,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及保障,最大限度满足受助者的需求,提高救助管理的效果,增强政府决策管理的科学化。 (5)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协调配合,共同安置流浪乞讨者。政府需要改变“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政策,对不愿返乡或无家可归而身体健康的流浪乞讨人员、有求职意愿又有劳动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可以由流入地政府进行妥善安置对愿意回乡或无劳动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由流出地政府依据社会保障制度来安置。 (6)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政府应努力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除了财政支持外,还应该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呼吁社会各界有爱心的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加入到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中来,争取这些单位和组织的捐款捐物,缓解资金压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推动”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二、文书改错题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已于20127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均已停止执行。鉴于此,2016年真题的文书改错题按新规解答,2011年真题仍依旧规。 1.“A“A4机关联合行文时,标题中发文机关名称才可简略。
2.发文字号错误。发文字号“A价督(2015)003号”应改为“A价督〔2016〕3号”。发文字号中,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号(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再根据成文日期可知年份应改为“2016”。 3.主送机关字号错误。主送机关字号应与正文字号统一。 4.“《关于本市原料奶生产成本情况的报告(A价成调〔2016〕16号)》”应改为“《关于本市原料奶生产成本情况的报告》(A价成调〔2016〕16号)”。发文字号不属于标题的构成要素。 5.标点错误。“具体通知如下。”应改为“具体通知如下:” 6.版式错误。“(一)”至“(五)”的回行应顶格。 7.正文结构层次序数错误。正文中的“(一)……(五)”依顺序改为“一、……五、”。公文中正文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 8.“本通知自201611日起执行”,执行日比发布日还早,应比发布日期晚,改为“201641日”之后。 9.结语错误,与文种不符,“特此通告”应改为“特此通知。”。 10.成文日期错误。“二O一六年四月一日”应改为“201641日”。成文日期中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三、写作题 [参考范文]
完善公共安全机制 降低公共风险指数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着公共风险问题。电梯失事、楼房坍塌、路面凹陷等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似乎也在警示我们当我们在飞快地冲入摩天大楼时代时,如果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那恐将给我们造成更多的悲剧。 中国的公共风险问题日益突出,这绝对不是偶然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相关人员的社会责任心的缺乏。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了变态利益需求取向,使社会心理出现失衡,部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缺失,在制作和安装公共设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是由于监
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社会监督检查不到位问题突出,相关部门消极对待公共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这也直接导致了公共设施的安全风险不断加大。 面对日益严峻的公共风险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监督检查机制,搞好公共设施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以促进公共设施的后期维护,大限度地减少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前期预防许可工作。要形成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意识,形成严格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国家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从根本上杜绝风险的产生。 加大力度搞好法律建设。要运用法律手段来确保公众的安全,加快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相关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以法律规范为准绳,更好地消除公共风险,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风险防害体系,把完善公共安全机制,降低公共风险指数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从基层抓体制建设。加强基层机制建设,积极倡导全民参与。提高基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应对安全风险事故的监督能力,应对风险危机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公共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事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完善公共安全机制,低公共风险指数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一步。
'>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10月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和答案》真题及18026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10月29日福建省宁德市事业单位笔..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