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什么是“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案】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
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
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 21 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
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
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
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从具体的工作推进去讲,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第一个当然
是经济建设,第二是农村的政治建设,第三是文化建设,第四是社会建设,第五是农村基层的党
的组织建设,能够让农村基层的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领导力。
2.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答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是
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五个统
筹。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从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
最容易见成效的问题入手,尽快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发展进程,共同享受发展成
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十一五”规划发展蓝图的重要基矗,“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
的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大机遇。
五、简答题(每题 4 分,共 8 分)
1.我国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开发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我国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开发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政府指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统筹开发、注重效益的原则。
2.我国宏观调控的实施手段有哪些?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运用的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中又以经济手段为主,以法律手段为保证,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六、论述题:(10 分)
试述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悬殊与分配不公形成的原因。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政策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下居民收入来源单一、分配中平均主义倾向严重的利益格局,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因分配不公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的现象也相伴而生。主要原因有: 市场竞争必然带来不同人收入和资产的差别。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经济,正如跑步比赛一样,即使参赛者起点相同,比赛的结果也总要分出个第一、第二、第三……的名次来。市场化改革,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让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能使各种稀缺生产要素得到最优化配置,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但由于各人条件的不同,在这个竞争和转变过程中,也就必然产生贫富的差别。这种通过正当市场竞争和资源的合理流动而产生的差别,既是必然的,也应该说是合理的。 依靠牺牲他人利益的不正当手段致富,从而形成贫富的对立。同任何事物都有正负两面作用一样,市场经济的作用也是双重的。市场竞争除了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还会因多种原因,出现无序竞争和资源的盲目流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收入分配的不公。 片面强调经济效率和 GDP 增长,忽视了社会公平,加深了贫富之间的差异。市场化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和 GDP 的增长,然而片面强调经济效率和 GDP 增长,也会带来了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并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无论是通过正当市场竞争或是依靠不正当手段造成的差距,都是同市场化改革过程密切相关的,是市场化导致了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我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