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山东省德州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类)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①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②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③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④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⑤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A. 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单选题)在人格特质理论中,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物质的心理学家是( )。
A. 卡特尔
B. 吉尔福特
C. 奥尔波特
D. 斯普兰格
3.(单选题)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菠菜”“韭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 )。
A. 下位学习
B. 相关类属
C. 派生类属
D. 上位学习
4.(单选题)有些学生习惯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能写的比较整齐,这体现出教育心理学中的( )理论。
A. 场独立
B. 场依存
C. 信息的即时加工
D. 信息的同时加工
5.(单选题)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 知识、情感、意志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单选题)一次考试测验,高水平的学生能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的( ) 质量指标高。
A. 难度
B. 信度
C. 效度
D. 区分度
7.(单选题)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上课B. 备课
C. 课堂练习
D.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8.(单选题)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社会主义制度
D.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9.(单选题)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能力的课程是( )。
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发展型课程
D. 研究型课程
10.(单选题)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A. 谈话法
B. 调査法
C. 观察法
D. 问卷
二、多项选择题
1.(多选题)《学记》里面包括的教育思想有( )。
A. 教学相长
B. 启发诱导
C. 因材施教
D. 循序渐进
显示答案
2.(多选题)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 素质教育学习理论
C. 多元智能理论
D. 探究教学理论
显示答案
3.(多选题)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 )。
A. 导向功能
B. 凝聚功能
C. 宣传功能
D. 规范功能
显示答案
4.(多选题)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 )。
A. 招聘B. 续聘
C. 拒聘
D. 辞聘
显示答案
5.(多选题)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有( )。
A. 让三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三遍
B. 刘某的英语课文背诵作业没完成,老师令其在烈日下背诵课文9遍
C. 王某上课说话,老师令其放学后独自打扫教室卫生
D. 张某体育课动作不规范,老师令其反复练习三次
显示答案
6.(多选题)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德育内容
D. 德育方法
显示答案
7.(多选题)班级管理的功能包括( )。
A. 提高学习效率
B.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C. 实现教学目标
D. 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显示答案
8.(多选题)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显示答案
9.(多选题)根据不同的划分形式,学习迁移的种类可以划分为( )。
A. 正迁移和负迁移
B.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 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显示答案
10.(多选题)学校一般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进行辅导,那么心理辅导的目标有( )。
A. 学会适应
B. 克服障碍
C. 学会调节
D. 寻求发展
显示答案
三、判断题
1.(判断题)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 )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生产力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权。( )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根本特点就是自主性、实践性、逻辑性、生成性。( )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 )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
正确
错误
11.(判断题)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 )
正确
错误
12.(判断题)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
正确
错误
13.(判断题)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
正确
错误
14.(判断题)新课程在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 )正确
错误
15.(判断题)“狼孩”“猪孩”的现象说明,环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
正确
错误
16.(判断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
正确
错误
17.(判断题)桑代克根据猫开笼取食的实验得出了学习的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
正确
错误
18.(判断题)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
正确
错误
19.(判断题)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有用的知识。( )
正确
错误
20.(判断题)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成的。( )
正确
错误
21.(判断题)冬冬今年15岁,其父母经常外出经商,让冬冬一个人在家单独居住。冬冬父母的做法违反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
正确
错误
22.(判断题)“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抑郁质。( )
正确
错误
23.(判断题)按照《义务教育法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以收取杂费。( )
正确
错误
24.(判断题)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 )
正确
错误
25.(判断题)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这体现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
正确
错误
26.(判断题)高创造性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正确错误
27.(判断题)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方式,如“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可有效缓解考试焦虑。( )
正确
错误
28.(判断题)根据《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测定一个7岁儿童的智商是114,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应该是9岁。( )
正确
错误
29.(判断题)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
正确
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①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②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③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④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⑤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A. 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解析】:课程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课程内容,应是多元的,故③说法错误。
2.(单选题)在人格特质理论中,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物质的心理学家是( )。
A. 卡特尔
B. 吉尔福特
C. 奥尔波特
D. 斯普兰格
答案:A
解析:【解析】: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这16种人格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3.(单选题)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菠菜”“韭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 )。
A. 下位学习
B. 相关类属
C. 派生类属
D. 上位学习
答案:D
解析:【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个包合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
4.(单选题)有些学生习惯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能写的比较整齐,这体现出教育心理学中的( )理论。
A. 场独立
B. 场依存
C. 信息的即时加工
D. 信息的同时加工
答案:B
解析:【解析】:场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
“场”。有些学生习惯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能写的比较整齐,这体现出学生对于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属于场依存。5.(单选题)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 知识、情感、意志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答案:B
解析:【解析】:新课改所提倡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心度与价值观。
6.(单选题)一次考试测验,高水平的学生能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的( ) 质量指标高。
A. 难度
B. 信度
C. 效度
D. 区分度
答案:D
解析:【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单选题)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上课
B. 备课
C. 课堂练习
D.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答案:A
解析:【解析】:上课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8.(单选题)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社会主义制度
D.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案:D
解析:【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9.(单选题)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能力的课程是( )。
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发展型课程
D. 研究型课程
答案:D
解析:【解析】:研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能力。
10.(单选题)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A. 谈话法
B. 调査法
C. 观察法
D. 问卷
答案:C
解析:【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多选题)《学记》里面包括的教育思想有( )。
A. 教学相长
B. 启发诱导C. 因材施教
D. 循序渐进
显示答案
答案:ABD
解析:【解析】: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最完整的教育专著, 里面包括的教育思想有:教学相长、尊师重道、长善救失、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C项因材施教是《论语》特有的教育思想。
2.(多选题)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 素质教育学习理论
C. 多元智能理论
D. 探究教学理论
显示答案
答案:AC
解析:【解析】: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3.(多选题)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 )。
A. 导向功能
B. 凝聚功能
C. 宣传功能
D. 规范功能
显示答案
答案:ABD
解析:【解析】: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4.(多选题)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 )。
A. 招聘
B. 续聘
C. 拒聘
D. 辞聘
显示答案
答案:ABCD
解析:【解析】: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招聘、续聘、改聘、低聘、解聘、拒聘、辞聘、兼聘和返聘。
5.(多选题)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有( )。
A. 让三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三遍
B. 刘某的英语课文背诵作业没完成,老师令其在烈日下背诵课文9遍
C. 王某上课说话,老师令其放学后独自打扫教室卫生
D. 张某体育课动作不规范,老师令其反复练习三次
显示答案
答案:BC
解析:暂无解析
6.(多选题)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德育内容
D. 德育方法
显示答案
答案:ABCD
解析:【解析】: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7.(多选题)班级管理的功能包括( )。
A. 提高学习效率
B.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